2017-2018学年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五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检测题:第五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3 15: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赊欠(shē)   珍馐   说媒拉纤(qiān)   自谋生计
B.携带(xié)
驽钝
秉烛夜谈(bǐnɡ)
百废待举
C.趿拉(jí)
烦燥
颓垣断壁(yuán)
金碧辉煌
D.德馨(xīng)
伫立
绫罗绸缎(duàn)
佁然自得
【点拨】A项“纤”读qiàn;C项“趿”读tā,“燥”应为“躁”;D项“馨”读xīn,“佁”应为“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初中生才疏学浅,难以理解如此深奥的文章。
B.正在这危急时刻,一群路人赶紧进行施救,终于将奄奄一息的伤者从车轮下救出。
C.几个孩子面面相觑,想不到平时穿得那么老气横秋的高山还有这样好看的衣服。
D.每次出质量事故了,一些厂家总是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以博取消费者的同情。
【点拨】“才疏学浅”指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用在句中与句意不符。
3.判断下面的语句出自哪篇课文,何人之口。(2分)
(1)你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茶馆〉节选》 王利发)
(2)这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陶朱之富!(《〈茶馆〉节选》 唐铁嘴)
(3)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陈毅市长〉选场》 陈毅)
(4)我是个化学家,我干吗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陈毅市长〉选场》 齐仰之)
4.日常交际中,注意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2分)
(1)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海涵;见谅)”。
(2)与人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我市交警部门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把“整治”和“排查”调换位置)
B.中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加上“的措施”)
C.据了解,正在研制的货运飞船载重量大约6吨左右。(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D.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把“提高”改为“进步”)
6.下面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茶馆》以人物的悲剧命运和茶馆的变迁为线索。
B.《茶馆》中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民族资本家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C.《陈毅市长》围绕齐仰之出山与不出山这一焦点展开了冲突。
D.《开国大典》中的毛泽东生活简朴、团结友人、不徇私情、严于律己。
【点拨】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7.根据下面对秦腔的评论,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秦腔的特点。(2分)
外地人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有情有味的美。
粗犷豪放,刚健有力,深沉哀婉,慷慨激昂。
8.认真观察下面题为“冷遇”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2分)
当下人们沉迷于电子产品,传统图书受到冷遇。
9.综合性学习。(9分)
材料一: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类,每种角色分别由不同的演员担当。观赏以下图片:
材料二:4月20日至5月6日,为迎接正乙祠古戏楼重建三百周年,海航文化旗下新华雅集公司举办了正乙祠春季演出。正乙祠演出以戏曲和音乐为主,古戏楼版越剧《红楼梦》作为开幕大戏首度亮相;而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也将登陆正乙祠;同时,素有“西方乐器之祖”之称的吉他此次也加盟到演出季中,当来自于西方的浪漫琴声在东方戏楼中缓缓响起时,别有情调。
(摘自《北京晨报》)
材料三:白山市近日开展小学生学戏曲活动,《智取威虎山》《穆桂英挂帅》等经典选段受到同学们喜爱,在传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同时,三月中旬,同学们将带着他们新编排的戏曲节目走入乡村,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摘自《吉林新闻联播》)
(1)根据你具有的戏曲知识,你能区分开材料一中各图片的角色名称吗?(2分)
A丑 B生C旦 D净 E末
(2)由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戏曲有哪些发展趋势?(3分)
继承古代传统,发掘新的题材;古今中外音乐精华有效融合;后继有人,呈现繁荣发展的趋势。
(3)假如你是“文化下乡”活动的主持者,在开始演出前要致开幕词,请你撰写。(60字左右)(4分)
示例:各位朋友,大家好!戏曲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欣赏精湛的演出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生活。今天我们的小演员给大家带来了传统戏曲节目,请大家欣赏。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12分)
《陈毅市长》节选
齐仰之 不不不,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礼贤下士,已使我深为感动。在此以前我之所以未能从命,一是我对共产党人的革命化学毫无所知,二是……二是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
陈 毅 我的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
齐仰之 (大笑)妙,妙!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多年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陈 毅 我哪里是什么化学家哟!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
齐仰之 (笑)但不知陈市长对发展医药工业有什么设想?
陈 毅 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齐仰之 (大喜)哦?这可是我多年的愿望!
陈 毅 市政府决定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
齐仰之 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
陈 毅 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先生细谈吧。
齐仰之 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
陈 毅 (看表)已经谈了三十分钟了。
齐仰之 没关系,没关系。
陈 毅 (指墙上的条幅)喏,喏!
[齐仰之解嘲地大笑。电灯突然熄灭。
齐仰之 咳,又停电了!
10.结合上下文,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
陈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齐仰之深受感动,答应办厂之请,并迫不及待地要秉烛夜谈详细计划。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1)酸性:指知识分子的清高、迂腐。
(2)中和:指发生反应,接受对方的观点。
12.“陈毅(指墙上的条幅)喏,喏!”潜台词是什么?(3分)
提醒已经打破条幅上的“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规矩了。
13.结合选段概括陈毅的性格特征。(3分)
他有着良好的修养以及坚毅干练、豪爽直率、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征;他待人诚恳,善用人才。
(二)(14分)
读书的完美构图
徐飘飘
诚然,在爱书人眼中任何与书有关的风景都是美的。这多少带有主观意念。有没有一种读书构图,能让人瞬间产生视觉之美呢?
那天,一身淡蓝色连衣裙的她坐在窗前,头发干净地挽在脑后,已过中年的脸始终没有抬起。她是埋首于一本书,一本不知道什么名字的书,厚薄适中,大小正好。她用两个手捧着,从翻开书页的多少可以目测出应是已读到中段,精彩纷呈,不忍释手。她的书不是一般的书,精心地包着红底白圈的封皮,粉色蔻丹的十指与书皮互相映衬。淡蓝色连衣裙在书皮的映衬下更充满夏天的气息。忍不住想象,这样的女子是在家务琐事中抽身出来的吗?也许读书在她生活中已必不可少,所以她才会在打扮自己的同时打扮一本书,她和书密不可分,书于她是一种必需。
女人细致入微的心思不经意就照亮了她周遭的世界,男人则另有其男人气味。灰蒙蒙的天色没有给车厢里的人们带来生机,而那个老男人却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自享其乐。他粉色条纹的衬衫与淡色西裤很相配,头上一顶淡色鸭舌帽更让他显出悠闲与艺术的品位,不过更让他给人留下印象的则是他手里正捧着一本黑色小羊皮封面的英文书。他的太太睡着了。而他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是答应了老伴要在这样的阴天出游的吗?也许他心里并没有那么想远行。长期的工作之后,他更珍惜自己的时光。这样的时光是在他心里的,因此他才会那么用心地读一本书,而不在乎他身处的环境和此行的目的。那会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他的英文竟如此了得。
精致的人可以增加阅读画面的美感,而一本书也绝对有提升一个人魅力的能量。这魅力即使不深层透视,也可表面传达。朦胧中抬头看见的是一个婆婆,她已经在那里坐了很久了吧。她浑身上下穿着廉价的衣裤,皱皱巴巴,像任何一个刚从集市回来的老太太,肩上背着鼓鼓囊囊的包,手边脚边都是塞得满满的塑料袋。可她的脸色那么平静,眼神那么坚定。因为她的手里正翻看着一本竖排古书,她不时地把食指放入嘴里,又用那沾了唾液的手指去翻书页。她这样已经坐了很久,没有看任何人,也没有放下过手里的书。书的古旧与她的古旧相辅相成。原来古书这样看才有味道。
这一幅幅一幕幕都是读书的完美构图,直入眼帘的视觉感受。
14.“原来古书这样看才有味道”一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3分)
“这样”指阅读时的专注、投入,不时用“古旧”的方法翻看,加深理解。(意近即可)
15.文章的题目“读书的完美构图”有什么含义?试作简述。(3分)
三位读书人读书时都具有外在神态之美和内在气质之美,在不经意间成为完美的构图。(意近即可)
16.文章从外貌、姿态、动作等多方面表现了三位读书人的个性特点,请举一例简述。(4分)
示例:从外貌打扮看:中年妇女打扮亮丽入时,还有“粉色蔻丹的十指与书皮互相映衬”;“老男人”的穿着打扮“显出悠闲与艺术的品位”;“婆婆”的“廉价的衣裤,皱皱巴巴”则显出普通和随意。
17.“精致的人可以增加阅读画面的美感,而一本书也绝对有提升一个人魅力的能量”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和作用?(4分)
意义:用“精致”一词概括“老男人”的气质特点,用“一本书也绝对有提升一个人魅力的能量”赞美“婆婆”阅读古书的美丽。__作用:内容上,在比较中凸显个性;结构上,承上启下。
(三)(2015,沈阳)(19分)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地处偏远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太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太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太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老太太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像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选自《意林》,有删改)
18.选文第④~ 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方框中的内容。(2分)
——A安稳平和————B心悦诚服
19.选文第⑦段和第 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4分)
第一个“妙事”:泛指美好的事。
第二个“妙事”:乔治帮助盲学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事。
20.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3分)
因种生长迅速的萝卜可以让乔治体会成功,找到自信;表现了老太太有智慧,充满爱心,教育方式巧妙。
21.选文第 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学生对乔治的喜爱。
22.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议论。内容上:点明中心,写出一个人所经历的痛苦能转化为体会和体贴他人之心的仁慈;结构上:总结上文(过渡)。
23.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3分)
这首曲子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盲学生感受到乔治对他们的关爱就像是清风流水一样滋润心田。
三、作文(50分)
24.以“意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