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绿》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3 15: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绿 朱 自 清学习目标:
⒈ 整体感知课文,说出文章所描写景物的特征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2、在赏析中体会写景的生动含情及表现手法的别致多样。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
走近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 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镶 踞 薄阴 几绺读准字音穹   倏 皱缬 尘滓明眸   善睐挹 掬 什刹   蕴蓄jùbóliǔqióng zǐyìjūshí chàmóulàixiāngshūxiéyùn寒翠桥山中补山亭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合作学习:
1、第二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观察的角度是什么?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2、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于哪个观察点,看到了哪些景致。 3、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4、①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来概括。②作者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
5、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第一个观察点:观察对象:观察角度:观察到的景致:山边梅雨瀑(远景)仰视(抬起头)1、第二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观察的角度是什么?作者观察到了什么?第二观察点:亭边观察角度:平视(不必仰头近景)观察的景致: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从亭,山,云,岩,草,瀑布,水花等方面勾勒出梅雨潭雄奇,幽峭的环境。潭边 俯视(联想)观察角度:第三个观察点:梅雨潭的绿观察的景致:把三个立足点所绘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悬瀑、飞亭、流云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图”。3、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之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之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的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你学过这种写法吗?) 衬托。作者以梅雨潭周围的亭、山、云、岩、草的美来衬托梅雨瀑的美,再以梅雨瀑的美作陪衬,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 4、①作者对绿的总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形容词来概括。醉人、奇异②作者怎样对“醉人”“奇异” 的绿展开描写的? 多方设喻精雕细刻 运用对比突出表现 大胆联想升华意境 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厚积着的绿;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 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比喻(色彩)纯净(形状 深度)微波荡漾(动态)涟漪(静态)(亮度 质地)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波光的明亮和质地的柔软的特征,也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醉人的美,寄寓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联想 裁你为带,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挹你为眼,赠给那善歌的盲妹, 她必能临风飘举她必能明眸善睐 作者由“绿”的轻盈、妩媚联想轻盈、妩媚的舞女,由“绿”的明澈联想到使盲妹的眼睛复明,“明眸善睐”了。
舞女翩翩起舞,绿带随风飘动;盲妹双目复明,顾盼神采飞扬。这绿真是太神奇了。联想 文中作者还联想到了什么?写出了潭的什么特点? 想到了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女儿绿。活泼可爱。
“祖母绿”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如同一个历经沧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儿绿”清纯、鲜活、灵动,美貌可人,神韵悠长。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联想等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
“不禁”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她的无比喜爱之情。
5、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梅雨瀑水波水光水色北京.杭州.西湖.秦淮河裁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绿朱自清衬 托比喻对 比联 想她松松的皱缬着 她滑滑的明亮着 她不杂些儿尘滓 (奇异、醉人)向往自然 热爱生命绿,生命的色彩! 同样写瀑布,《绿》与《黄果树瀑布》在写作上主要有哪些不同?前者开门见山,直入正题;后者反面入题,前后对比。
前者以视觉感受为主;后者以听觉、触觉感受为主。
前者善用比喻、拟人,丰富多彩;后者多直接正面描写,直抒胸臆。
前者语言文雅细腻,清丽婉约,富有阴柔之美;后者语言朴实浅近,粗犷豪放,富有阳刚之气。练习检测: 1、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几liǔ(  )   qióng(  )门  jū gōng(  )(  )
尘zǐ(  )  明móu(  )善lài(  )   
2、请为下面画线的字词注音:
蹲踞(   )   皱缬(   )   挹(   )   
比拟(   )惊诧(   )   襟(   )袖之间    3、朱自清:字    ,江苏省扬州市人     、     、     、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       、       、《绿》等。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这个亭 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 。
(2)梅雨潭闪闪的绿色   着我们;我们开始   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着草,  着乱石,小心   下去,又   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作业1、背诵第三段。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3、课外练笔
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涵的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试着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