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
本文用细致入微的笔墨描写一只小蚂蚁爬上我的书桌,几经试探后,发现桌面上有一粒饼干屑,最终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联想,慨叹蚂蚁的幸福货真价实及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识记理解生字词;
2、品读文章对蚂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语的特点;
3、加深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懂得珍爱生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读文章对蚂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语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感和人文悲悯情怀。
【教学重点】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识记理解生字词;
2、品读文章对蚂蚁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用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感和人文悲悯情怀。
相关图片若干张;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蚂蚁是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你仔细观察过他们吗?观察过他们后有什么感想吗?写下来过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帆的《蚂蚁》,看看南帆是如何观察,如何联想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者介绍:南帆,原名张帆,学者。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主要学术著作:《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阐释的空间》《冲突的文学》。在学术研究之余,写一些“智性散文”。散文集《文明七巧板》、《叩访感觉》、《追问往昔》等。
2、积累字词:
畏畏缩缩
wěi
偷渡
tōu
透彻
chè
谨慎
jǐn
shèn
左顾右盼
pàn
试探
tàn
摇晃
huàng
嗅
xiù义无反顾
gù
饼干屑
xiè
打量
liang
瞬息
shùn
涵义
hán
渺小
miǎo
怜悯
mǐn
居高临下
lín
顷刻
qǐng
捻成
niǎn
碎末
suì蹒跚
pán
shān
戳破
chuō
感慨
kǎi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一只蚂蚁在我的书桌上发现了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
2、若是将课文分层,可以怎么分?
(1—5段)一只蚂蚁爬上书桌并发现了饼干屑的过程。(叙事)
(6—9段)作者看到蚂蚁所引发的个人感慨。(议论)
3、齐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2)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举动?
(3)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微小、胆怯、自足、勇敢
透彻晶莹,没有一点杂质(外貌描写)
畏畏缩缩、谨慎、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神态描写) 迈、试探、摇晃(动作描写)
2、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心情和举动?
停、晕、打圈子、冲、尝、退、打量(动作描写)
心情是惊奇、快乐(心理描写)
3、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态度:静静的观察
感慨:(1)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2)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3)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4、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
这种感慨实际是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
五、课堂总结:
人和蚂蚁一样,在偌大的地球只是沧海一粟,渺小非常,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既要学会知足,学会把握眼前的幸福!还有看到未来,创造长久的价值。
全文在记叙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描写,并适时地议论突出主题。语言生动、形象、活泼,诙谐幽默。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对蚂蚁生动传神的描写,感悟作者由蚂蚁所引发的感慨,同时还要学习这种感悟式的写作方法。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作业;
2、试着选择一种小的生物,以它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并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小习作,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略。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