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战争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战争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8 11:16:0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甲午战争》练习
选择题
1.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日:“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平 ” —— 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
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2.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3.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把朝鲜变为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D.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4.台湾诗人丘逢甲在诗中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应写于( )
A.1842年 B.1860年 C.1896年 D.1901年
5.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旅顺战役
6.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
日军力量强大
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D.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
7.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
8.“三国干涉还辽”的真正结果是( )
A.被中国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 B.为俄、德、法三国瓜分
C.表面收回,但仍被日本控制 D.置于俄国势力范围之内
9.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
A.征服朝鲜 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 D.炫耀武力
10.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二、简答题
11.阐释《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12.阐释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操纵中国,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践踏中国主权:割占土地;强行租借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强迫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司法、航海、外交主权等等。经济上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通过银行实施金融控制;以大量政治性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各个方面;利用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法与其竞争,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通过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手段实施文化侵略,灌输殖民主义思想。此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战争侵略和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帝国主义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总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首要力量。先是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然后从经济、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还签订不平等条约。
请回答:
列出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形成有决定作用的三个不平等条约?(3分)
(2)三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3)香港被割占后,香港岛哪一年回归?结合条约,你想说什么?(3分)
《甲午战争》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C
5.A
6.D 解析: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是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7.D
D 解析:A项中“维护了国家主权”说法不准确,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正确,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租借旅顺、大连港,将长城以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D项正确。
9.C
10.D 解析:19世纪40--50年代,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了19世纪80--90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二、简答题
11.阐释《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开放放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12.阐释甲午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内因(根):清朝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清军装备落后;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装备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南 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分)
(3)1997年7月1日,雪洗了三百年的耻辱。(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 第五课 甲午战争 教学设计
课题 甲午战争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多媒体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 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视频能直接反映本课的主题,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身边发生的变化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海战与陆战思考:甲午战争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学生:岛国,地少,资源贫乏。学生: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动画展示“大陆政策”教师: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标志战争爆发。教师: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动画展示动画演示侵略路线教师: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 慈禧后来甚至挪用海军军费700万两做“万寿盛典”,修建了颐和园。教师:近代著名海军将领邓世昌,黄海海战时为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图片展示致远舰官兵教师: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思考:甲午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体现了广大官兵的“以四报国”的精神,为了祖国不被倭寇欺侮,广大官兵拼死反抗。以此,来守护我国的海疆。图片展示日军屠杀旅顺居民教师:黄海大战后,北洋海军虽受重创,但实力尚存,而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图片展示动画演示图表展示战争过程教师:1895年初,日军分水陆两路攻占威海卫,包围了军港内的北洋海军。孤守无援的丁汝昌、刘步蟾等清军将领拒不投降,“以死报国”。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讨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内因(根):清朝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清军装备落后;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装备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二、《马关条约》教师:《马关条约》在什么时间签订的?学生:1895年4月教师:在哪里签订的?学生:日本马关教师:签订条约的人是谁?学生:李鸿章、伊藤博文。图片展示教师: 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教师:《马关条约》签订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学生: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学生: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学生:开放放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图表展示讨论:中国民间痛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官员们也纷纷上折要求惩办李鸿章。想一想,谁应该承担签订《马关条约》 的主要责任?学生:我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我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敌人实力强大,我国清政府腐朽黑暗,导致了战争决策的失误。三、瓜分危机动画演示三国干涉还辽教师:“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有为耳?” ——————徐骧 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出示相关的资料开拓让学生的知识面。 设置问题锻炼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当时的场景画面教师的问答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和整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巩固提升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侵略的条款是( C )A.割地 B.赔款C.开设工厂 D.增加通商口岸2.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和大大加深的两个条约是( D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 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A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4.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C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5.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D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请回答:(1)“此日”指发生于何时的那一历史事件?“公”指何人?1894年甲午海战;邓世昌(2)“海军”的名称是什么?北洋舰队(3)“公”在这次战争中指挥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黄海战役;全军覆没。(4)为什么说“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的北洋舰队足虽然失败了但是能够震慑外侮的侵略。(5)“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今天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爱国主义;学习他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重点是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板书 一、海战与陆战1.背景2.大陆政策3.侵略过程4.原因二、《马关条约》1.时间2.地点3.代表4.内容5.影响三、瓜分危机1.三国干涉还辽2.保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甲午战争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得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甲午战争在什么背景
下爆发的?
一、海战与陆战
岛国,地少,
 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的国情
台湾
日本
中国
朝鲜
满蒙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标志战争爆发。
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美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支持
英国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支持
法国
德国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支持
俄国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
不干涉
日 本
列强的支持
丰岛战役,1894.7爆发的标志
平壤战役,1894.9,左宝贵(回)牺牲
黄海海战,1894.9邓世昌、林永升牺牲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慈禧做“万寿盛典”
  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
  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
  慈禧后来甚至挪用海军军费700万两做“万寿盛典”,修建了颐和园。
邓 世 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近代著名海军将领,黄海海战时为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致远舰直冲敌舰
致远舰部分官兵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邓世昌是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
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思考:甲午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的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
体现了广大官兵的“以四报国”的精神,为了祖国不被倭寇欺侮,广大官兵拼死反抗。
以此,来守护我国的海疆。
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黄海大战后,北洋海军虽受重创,但实力尚存,而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用于“万寿盛典”
李鸿章:保船避战,退让求和
威海卫战役
旅顺
辽东战役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战争的过程 阶段 战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 平壤战役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左宝贵
黄海海域 黄海战役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林永升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半岛 辽东战役 占旅顺大屠杀 赵怀业
山东半岛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1895年初,日军分水陆两路攻占威海卫,包围了军港内的北洋海军。孤守无援的丁汝昌、刘步蟾等清军将领拒不投降,“以死报国”。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讨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内因(根):清朝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李鸿章“避战求和"政策;清军装备落后;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装备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二、《马关条约》
地点
代表
时间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1.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开放放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军费2亿两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讨论:中国民间痛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官员们也纷纷上折要求惩办李鸿章。想一想,谁应该承担签订《马关条约》 的主要责任?
我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我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敌人实力强大,我国清政府腐朽黑暗,导致了战争决策的失误。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策划
干涉
法国
俄国的盟国
支持
干涉
德国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日 本


清政府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三、瓜分危机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众志成城,山可移,海可干,愿吾血随吾台俱尽,吾头与吾台俱碎,安知终不可有为耳?”
——————徐骧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侵略的条款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增加通商口岸
C
2.分别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和大大加深的两个条约是(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马关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3. 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A
4.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C
5.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
D
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此日”指发生于何时的那一历史事件?“公”指何人?
(2)“海军”的名称是什么?
1894年甲午海战;邓世昌
北洋舰队
(3)“公”在这次战争中指挥的战役是什么?结果如何?
(4)为什么说“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战役;全军覆没。
邓世昌的北洋舰队足虽然失败了但是能够震慑外侮的侵略。
(5)“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今天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爱国主义;学习他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重点是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甲午战争(1894-1895)
原因
海战与陆战
背景
大陆政策
侵略过程
《马关条约》
影响
内容
瓜分危机
三国干涉还辽
保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时间、地点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