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3 17:4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2.历史研究小组在研究某个政治组织时,搜索到了如图所示材料,他们在研究的是(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强学会 D.共产党
3.“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对联中“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  )
A.辛亥革命 B.西安事变 C.南昌起义 D.洋务运动
4.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5.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虎门销烟
6.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7.民国初期,各种政治党团达到200多个,尽管各党派在具体政治主张上有差别,但都相信民视民听之实克举而政象即于良,这表明(  )
A.辛亥革命造成中国政治混乱 B.辛亥革命摧毁了中国封建社会根基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党社会地位下降
8.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9.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报纸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魏源说:技不如人。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我革命。对文中所说的四人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直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人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材料题
11.“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年代
事迹
1894
1905
1912
1924
创办黄埔军校
(2)以下是某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B 3.A 4.A 5.A 6.B 7.C 8.A 9.B 10.B
11.(1)
年代
事迹
1894
组织兴中会
1905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2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4
创办黄埔军校
(2)③②①
(3)三民主义;
(4)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解析】
1.
据所学知识,兴中会是中国国民党最早的前身,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
故选B.
本题考查兴中会。
重点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与影响。
2.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人孙中山、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故选B.
本题考查孙中山,知道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
本题考查孙中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
题目中的“废两千年帝制”指的是废除了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这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对联中的“废帝制”,并识记孙中山的主要贡献。
4.
1905年中国同盟会上,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后来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是指“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知道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是指“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5.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故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武昌起义。
故选A.
本题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块浮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和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
6.
据“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可知,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本题以陈旭麓的认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7.
据“民国初期,各种政治党团达到200多个,尽管各党派在具体政治主张上有差别,但都相信民视民听之实克举而政象即于良”可知,这表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C.
本题以民国初期各种政治党团都相信民视民听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8.
根据材料“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这是强调辛亥革命的意义重大。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熟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故选B.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知道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0.
从材料“魏源说:技不如人;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我革命”可知,材料反映了近代爱国的知识分子、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国探索历程。魏源代表的是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探索;洪秀全代表农民阶级的探索;康有为和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的救国探索。所以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的相关知识,知道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源的思想、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1.第(1)(3)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根据图片确定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再按先后顺序排列;第(4)题孙中山所说的“创举”即对历史的改造,也就是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能力。
选择题
综合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