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纹、潮”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深入理解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
4.在学习中感受大海的美,激发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抓住所观察的景物特点来描写。
【教具学具】
PPT课件。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引领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潮、渔”;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十二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习第一首诗和第三首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大海的景象?(提问后播放出示PPT课件)
教师描述:刚才,我们见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旷神怡。作家笔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颜色变化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让我们师生一起走近大海,听一听它唱的是什么歌。
2.板书:大海的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词和不理解的词。
2.出示生词(PPT):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鼾声、绽开、掀起、奔腾、渔帆”等词。
4.检查读文情况。
3.结合生活理解。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学习《天和海》、《大海睡了》
朗读:这两首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中写到的大海?请你读给自己听。
谈话:引导学生边读边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首开始,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独特感受。
1.学习第一首《天和海》播放PPT(蓝蓝的天空和蓝蓝的大海的图片),通过图片让学生最真切的感受天和大海。
(1)引导思考:天和海相连,引起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作者的眼中天即是海,海即是天,满目的蓝色,勾起诗人无边的诗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
2.学习第三首:《大海睡了》出示课件(大海平静的画面)
(1)引导思考: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2)启发想像: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白天,风儿什么样的?晴天,风儿什么样?大雨将来时,风儿什么样?
(3)她睡的香吗?从哪里看出。
这时的大海没有欢闹嬉戏,也没有巨浪滔天,相比之下是安静的,所以叫做静态描写。
(3)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描绘的意境。
3.朗读:海的多情感染着我们,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同桌听。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的读音。
2.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同桌小声说一说。
3.你想提醒同学写哪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用钢笔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作者按不同观察点的变换顺序,把看到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仿照诗中的内容,自己创作一段。
2.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
1.检查背诵诗歌。
2.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二首诗《海上的风》
1.上节课,我们认真学习了《天和海》《大海睡了》,这两首诗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大海是蓝色的,大海在夜晚非常平静)
2.师生朗读《海上的风》。出示课件(海上风吹的情景)
3.引导思考:在《海上的风》这首诗中作者把海上的风分别比做了什么?(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4.相互交流:这些比喻让你觉得大海上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有时大而急,有时小而缓)
5.风吹浪涌,诗人在有风的海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海上涌起美丽的浪花,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风把船只推向不同的方向,风很大时,海浪会怒吼)
6.师:其实,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能感受到风,是因为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变化。诗人用丰富而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海上的风给大海带来的形态上、声音上、力量上的变化,就把看不见的风写活了。
这些生动的比喻给我们展现的是活动的大海,是动态描写。
7.诗的每一节末尾为什么都用了一个省略号?(因为大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8.发挥想象:海上的风还会像什么?
9.下面,请男女生分节朗读这首诗,读出大海的不同特点来。播放PPT(海上的风声)
三、仿写训练
1.师生讨论:大海是美丽的,有的人见到大海只是简单地赞叹一句:太美了!有的人却可以写下优美的诗篇。这是为什么呢?
2.升华总结:因为诗人热爱大海,所以他愿意去讴歌大海。而且他必定细心、认真的观察了大海,还经常练笔,又把自己的想象注入诗歌,这样他写出来的诗就分外感人了。
3.激励动笔: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赞美那些我们喜欢的事物,用心写下来,就是动人的诗。现在,就让我们来到大海边,(播放海浪的画面,配以清晰的声音)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和诗人一起,把海上的风写出来。
(课件出示)格式:海上的风是_______________
他一来,
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写诗,然后互相读一读。
四.扩展阅读,吸收语言
1.将师生收集到的作品筛选后,展示给大家,学生读后自主修改自己的诗歌。
2.展示修改后的习作,教师指导评价。
五.课堂总结
只要我们用眼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感受、勤于动笔,每个人都能成为小诗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六、朗读、背诵全诗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板书设计】
天和海:蓝
海天一色
大海的歌
海上的风
对大海
的喜爱
大海睡了
安静、幽美
之情
【教学反思】
《大海的歌》是一组儿童诗,由《天和海》、《海上的风》和《大海睡了》三首诗组成。三首诗都是写大海的,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大海千变万化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大海的感情。课文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教学时让学生们反复朗读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语言之美,感悟作者的发现之美。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而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读中得。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这组诗歌时,我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大海的哪些特点;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体会去品读,让学生在杜仲体会大海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仿写的作业,鼓励他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大海有风时的景象。
在教学中,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在质疑问题的安排,美读的训练,各个教学环节都是以人为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