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2.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3.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4.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造纸术的发明
纸出现之前,人类的书写材料有哪些
追问历史
商朝的书写材料兽骨和龟甲
商周的书写材料青铜器
石壁也是一种书写材料
战国时期的竹木简
西汉时大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足足用了三千
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商周时代
战国时代
商朝时
书写材料的变化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西汉最早的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121年)
东汉人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
进造纸术。纸逐步取代
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
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
纸叫作“蔡侯纸”。
蔡伦在监督造纸
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工序
蔡伦改进造纸术
朝鲜
4世纪
阿拉伯
8世纪
欧洲
12世纪
大洋洲
19世纪
非洲
12世纪
美洲
16世纪
中国
造纸术外传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这是中
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再生纸”有何意义?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张仲景和华佗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要邀请你介
绍东汉医学成就,你将如何介绍
看谁的描述
更精彩。
人物:___
人物卡片
人物:___
贡献_______
贡献_______
张仲景像
“医圣”张仲景
编写《伤寒杂病论》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
和治病原则
你知道有关“医圣”
的哪些故事?
医圣
史海泛舟
华佗像
“神医”华佗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
沸散”
,创编“五禽
戏”。
87岁老人练习五禽戏
五禽戏
华佗曾为曹操扎针治疗头
风病,后来曹操头疼请他
治病。华佗诊断后,让他
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
颅,施行手术,才能除去
病根。曹操以为华佗要谋
害他,把华佗关到牢里,
并杀掉。
华佗之墓今何在
华佗墓位于许昌城北
15公里苏桥村南石梁
河西岸,墓高4米,
占地360平方米。墓
呈椭园形,前有清乾
隆十七年立石碑一
通,楷书:“汉神医
华陀之墓”。
我们应该学习华佗和张仲景什么精神
3.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
西汉人
《史记》书影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史记》的内容: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
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的体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我们应该如何多角
度认识他对《史记》的评价呢?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史记》也是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采访史迹
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司马迁祠——高山仰止
司马迁祠
位于陕西韩
城,是后世人
为了纪念我国
西汉时期著名
的史学家司马
迁而修建的。
司马迁祠现场——拜谒司马迁
司马迁与《史记》
4.道教和佛教
道教教主—太上老君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道教简介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
在文化传统上,道教传承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
在这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
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
青城山——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古印度
中亚
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
河南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
于古都洛阳城东十二公里
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朝
廷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已
有1900多年的历史。东汉永平
七年,明帝遣使赴西域拜求佛
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摄摩
腾、竺法兰应汉使之请,以白
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
阳。翌年,明帝昭命于雍门外
兴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
功,命名为白马寺。
佛教名山峨眉山
佛教名山九华山
佛教名山普陀山
佛教名山五台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为什么能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联系现实,如何正确认识正统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历史与现实
1.观察下图,它反映的生产流程应出现于我国(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A
2.下图中这套模仿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的
医学体操最早出现于(
)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东周
C
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
记》”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史记》的作者是
(
)
A.孔子
B.屈原
C.司马迁
D.司马光
C
3.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
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B
5.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我
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6.
“彻底消灭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与此教义相关的宗教
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A
C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图为造纸工艺流程图。
2.右图中的“蔡伦纪念园”位于湖南省耒阳市蔡子池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该纪念园的主题是 ( )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蔡伦的主要成就是改进造纸术。
3.下列各项对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的是 ( )
A.指南针的应用
B.火药的发明
C.地动仪的发明
D.造纸术的广泛传播
【解析】选D。西汉时期我国发明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仍然影响着人类社会,因而说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是我国对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播作出的极为重要的贡献。
4.(2017·福州模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奖是中国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阐述中国古代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著作是 (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解析】选A。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5.(2017·三明模拟)河南省南阳市的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是 ( )
A.孙武
B.华佗
C.张仲景
D.王羲之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南阳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称为“医圣”。
6.华佗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华佗的医学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的名医,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所以②④都是华佗的医学成就。“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排除①③。
7.(2017·泰州联考)下列史实,可以通过下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
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秦国商鞅变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③排除。①②④都在这一范围内。
【概念链接】史书的三种主要体例
(1)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
8.(2017·十堰模拟)下列教派中,属于中国本土宗教的是 (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解析】选B。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并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很快发展起来。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合称世界三大宗教,但都不起源于中国。
9.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起源于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
B.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C.产生于东汉末年,尊奉黄帝和老子
D.主张世人只有不断地抗争,今生才能享受幸福
【解析】选A。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B、C是对道教的描述。
二、非选择题
10.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在纸发明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
(2)图一的造纸工艺是东汉时哪一人物改进的 他使用的是什么原料 造出的纸有何特点
(3)图二中人物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后人如何尊称他
(4)图三的作者是谁 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品质和精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汉时期我国的科技成就,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1)(2)题根据图一“造纸工艺流程图”,我们可以联想到纸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就是龟甲、兽骨、青铜器、简、帛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所用的材料是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成本低、易推广。第(3)题,图二是张仲景,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第(4)题,《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精神和品质属于主观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甲骨、青铜器、简、帛等。
(2)蔡伦。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植物纤维。质优价廉,原料易找,易于推广。
(3)《伤寒杂病论》。医圣。
(4)司马迁。敬业、刻苦努力的精神,敢说真话,坚韧不拔的毅力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共32张PPT)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纸术的发明
1.背景:
(1)书写材质: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
(2)局限性:简分量很重,帛虽轻但价格昂贵,使用受限。
2.发明:_____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改进:东汉宦官_____改进造纸工艺,提高了纸质,使
其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
传。
4.地位: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
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之一。
西汉
蔡伦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简介: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_____________的开
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
“_____”。
临床理论体系
医圣
(2)成就。
①著《___________》,发展了_______的理论和治疗
方法。
②提出了“_______”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伤寒杂病论
中医学
治未病
2.华佗:
(1)简介: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
能实施外科手术。
(2)成就:发明“_______”,创编出了“_______”用
来强健身体。
麻沸散
五禽戏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_______,生活在汉武
帝时期。
2.地位: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通史。
司马迁
纪传体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_____时约3
000年
的史事。
4.影响: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_______
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黄帝到汉武帝
文学史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_____末年兴起。张角创立_______,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两者是早期道教不同的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东汉
太平道
2.佛教:
(1)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___
___,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_________。
(2)教义: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
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印
度
释迦牟尼
(3)传播:张骞通西域后通过_________传入中国,东汉
明帝时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4)影响: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
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
【微点拨】
☉易错点1:蔡伦改进造纸术,不是发明造纸术。
☉易错点2:“医圣”指的是张仲景,不是华佗。
☉易错点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是西汉末年从古印度传入的。
我国文字载体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陶器——刻画符号)——商周时期(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金文)——春秋战国(简帛)——两汉时期(纸)
【微思考】
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
(2)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3)民族因素: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4)中外交流:两汉时期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活跃;
(5)历史基础:前代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6)群众因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为两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
【微阅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解读】原文大意: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贯穿古往今来的变革,撰写有独到见解、自成体系的著作。
【图解历史】
A: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作者: A__
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B__
内容:记述了 C 的史事
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黄帝到汉武帝时
【知识构建】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科技篇——世界领先】
材料一 美国作家哈特写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书中将世界100位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被排在第七位。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前列的理由。
提示:蔡伦改进造纸术,扩大原料来源,提高纸的产量和质量。造纸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材料二 造纸术外传时间表
时间
4世纪
7世纪
8世纪
12世纪
16世纪
19世纪
国家或
地区
朝鲜
日本
阿拉伯
国家
欧洲
非洲
美洲
大洋洲
(2)根据材料二,指出4—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了哪些国家。
提示: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
【医学篇——独树一帜】
材料三
(3)“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 他还有哪些成就
提示:华佗。成就: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4)“医圣祠”是纪念谁的 人们纪念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张仲景。
原因:①著《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治未病”的理论。
②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文化篇——影响深远】
材料四
(5)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他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司马迁的巨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6)材料四图二、图三中的建筑物分别与哪种宗教有关 说出这两种宗教的起源。
提示:佛教和道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道教兴起于我国东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