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14 15:42:43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配方法——直接开
平方法解方程1课堂讲解形如x2=p(p≥0)型方程的解法
形如(mx+n)2=p(p≥0)型方程的解法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你会解哪些方程,如何解的?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消元降次思考: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1知识点形如x2=p(p≥0)型方程的解法问 题(一)一桶某种油漆可刷的面积为1500 dm2,
李林用这桶油漆恰好刷完10个同样的正
方体形状的盒子的全部外表面,你能算
出盒子的棱长吗?知1-导设其中一个盒子的棱长为x dm,则这个盒子的表面积为6x2 dm2,根据一桶油漆可刷的面积,列出方程
10×6x2=1500. ①
整理,得
x2=25 .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 x=±5 ,
即 x1=5, x2=-5.
可以验证,5和-5是方程①的两个根,因为棱长不能是负值,所以盒子的棱长为5 dm.知1-导知1-导当p>0时,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方程(Ⅰ)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x1=- ,x2= ;当p=0时,方程(Ⅰ)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0;当p<0时,因为对任意实数x,都有x2≥0,
所以方程(Ⅰ)无实数根.知1-讲解: 例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x2-81=0. 移项得x2=81.
根据平方的意义,得x=±9,
即x1=9,x2=-9.移项,要变号开平方降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化成左边是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的形式,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当整理后右边为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知1-讲1 方程x2-3=0的根是________.对于方程x2=m-1.
(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________;
(2)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________;
(3)若方程无实数根,则m________.知1-练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
A.2x+3=0 B.x2-1=0
C. =1 D.x2+x+1=0知1-练知1-练解下列方程:
(1)2x2-8=0
(2)9x2-5=3
(3)9x2+5=12知识点形如(mx+n)2=p(p≥0)型方程的解法
探究知2-导 对照上面解方程(Ⅰ)的过程,你认为应怎样解
方程(x+3)2=5?
在解方程(Ⅰ)时,由方程x2=25得x=±5.
由此想到:由方程 (x+3)2=5,②
得 x+3=± ,
即 x+3= ,或x+3=- ,③
于是,方程(x+3)2=5的两个根为
x1=-3+ ,x2=-3- .知2-导 上面的解法中,由方程②得到③,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把方程②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了. 例2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x-3)2=25;(2)(2y-3)2=16.
解:(1)x-3=±5,于是x1=8,x2=-2.
(2)2y-3=±4,于是y1= ,y2=- .
知2-讲知2-讲 解形如(mx+n)2=p(p≥0,m≠0)的方程时,先
将方程利用平方根性质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
次方程,再求解.1已知b<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1)2=b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知2-练2一元二次方程(x+6)2=16可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x+6=4,则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  )
A.x-6=4 B.x-6=-4
C.x+6=4 D.x+6=-4
一元二次方程(x-2)2=1的根是(  )
A.x=3 B.x1=3,x2=-3
C.x1=3,x2=1 D.x1=1,x2=-3知2-练3知2-练解下列方程:
(1)(x + 6)2-9=0
(2) 3(x-1)2-6=0
(3) x2-4x + 4=5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步法”开方求解变形将方程化为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非负常 数的形式;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将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得出方程的根.课件18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 配方法——配方法
解方程1课堂讲解二次三项式的配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回顾旧知1知识点 二次三项式的配方知1-讲 例1 用利用完全平方式的特征配方,并完成填空.
(1)x2+10x+________=(x+________)2;
(2)x2+(________)x+ 36=[x+(________)]2;
(3)x2-4x-5=(x-________)2-______.255±12±629导引:配方就是要配成完全平方,根据完全平方
式的结构特征,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常数
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知1-讲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已知一次项的系数,
则常数项为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已知常
数项,则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的平方根的两
倍.注意有两个.
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则先化二次项系数
为1,然后再配方.1填空:
(1)x2+10x+____=(x+____)2;
(2)x2-12x+____=(x-____)2;
(3)x2+5x+____=(x+____)2;
(4)x2- x+____=(x-____)2.
将代数式a2+4a-5变形,结果正确的是(  )
A.(a+2)2-1 B.(a+2)2-5
C.(a+2)2+4 D.(a+2)2-9知1-练2对于任意实数x,多项式x2-2x+3的值一定是(  )
A.非负数 B.正数
C.负数 D.无法确定
若x2+6x+m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
A.3 B.-3
C.±3 D.以上都不对知1-练342知识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知2-导x2+6x+4=0(x+3)2=5这种方程怎样解?变形为的形式.(a为非负常数)变形为知2-导知2-讲解: 常数项移到“=”右边例2 解方程:3x2-6x+4=0.移项,得 3x2-6x=-4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因为实数的平方不会是负数,所以x取任 何实数时, (x-1)2 都是非负数,上式都不成立,即原方程无实数根.    两边同时除以3两边同时加上二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例3 解下列方程.
(1)x2-8x+1=0;  
(2)2x2+1=3x;
(1)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直接运用配方法.
  (2)先把方程化成2x2-3x+1=0.它的二次项系数
    为2,为了便于配方,需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为此方程的两边都除以2.知2-讲分析: 解: (1)移项,得
     x2-8x=-1.
   配方,得
     x2-8x+42=-1+42,
       (x-4)2=15.
   由此可得
     
  
     知2-讲  (2) 移项,得 2x2-3x=-1.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由此可得          知2-讲知2-讲 —般地,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成 (x+n)2=p (Ⅱ) 的形式,那么就有:
(1)当p>0时,方程(Ⅱ)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2)当p=0时,方程(Ⅱ)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n;
(3)当p<0时,因为对任意实数x,都有(x+n)2≥0,
所以方程(Ⅱ)无实数根.2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 加上4的是(  )
A.x2+4x=5 B.2x2-4x=5
C.x2-2x=5 D.x2+2x=5
一元二次方程x2-6x-5=0配方后可变形为(  )
A.(x-3)2=14 B.(x-3)2=4
C.(x+3)2=14 D.(x+3)2=4知2-练知2-练下列用配方法解方程2x2-x-6=0,开始出现错误
的步骤是(  )
2x2-x=6,①
,②
,③

A.①   B.②  C.③   D.④3知2-练4解下列方程:
(1)x2-x- =0
(2)x(x+4)=8x+12.直开平方法降次配方法转化课件23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 公式法——一元二次
方程根的判别式1课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类别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老师这里有一手绝活,就是:我随便拿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我不用具体地去解它,就能很快知道它的根的大致情况,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我们可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a x2+b x+c=0 (a≠0).
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知1-讲识点配方,得

因为a≠0,所以4a2>0. 式子b2-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
(2)
(3) 知1-讲知1-讲 一般地,式子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表示它,即Δ=b2-4ac. 1方程4x2+x=5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后,
a,b,c的值为(  )
A.a=4,b=1,c=5     
B.a=1,b=4,c=5
C.a=4,b=1,c=-5
D.a=4,b=-5,c=1知1-练2已知方程2x2+mx+1=0的判别式的值为16,则
m的值为(  )
A .    B .    
C .    D . 知1-练2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类别知2-讲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有三种情况: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0时,方程无实数裉.例1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2)
根的判别式是在一般形式下确定的,因此应
先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算出判别式的
值.
(1)原方程化为:
     知2-讲∴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导引:解:知2-讲∴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化为:知2-讲判断方程根的情况的方法:
①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的 左边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
数根;
②若方程中a,c异号,或b≠0且c=0时,则该方
程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③当方程中a,c同号时,必须通过Δ的符号来判
断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x2-4x+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确定知2-练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知2-练知2-练3 利用判别式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
(2)3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知3-讲例2 k取何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12x
+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导引:已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该方程
的Δ>0,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Δ,然后列出
以k为未知数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知3-讲解:∵方程kx2-12x+9=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k≠0.方程根的判别式
Δ=(-12)2-4k×9=144-36k.
由144-36k>0,求得k<4,又 k≠0,
∴当k<4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知2-讲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说明两点:
一是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二是该方程的Δ>0.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5-a=0有实
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1 D.a<1知3-练2a,b,c为常数,且(a-c)2>a2+c2,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有一根为0知3-练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b+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kx+b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知3-练(1)今天我们是在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学习
了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
重要地位,是中考命题的重要知识点,所以必须
牢固掌握好它.
(2)注意根的判别式定理与逆定理的使用区别:一般
当已知△值的符号时,使用定理;当已知方程根
的情况时,使用逆定理.(3)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Δ=b2-4ac)课件20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4课时 公式法——公式法
解方程1课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求根公式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项;
(2)二次项系数化为1;
(3)配方;
(4)开平方.回顾旧知1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
转化为一般形式 ax2+bx+c=0(a≠0)
你能用配方法得出它的解吗?知1-导知1-讲解:1.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
的右边;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4.变形:方程左分解因式,
右边合并同类项知1-讲当b2-4ac ≥0时,5.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6.求解:解一元二次方程;7.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知1-导当b2-4ac ≥0时,它的根是: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1方程3x2-x=4化为一般形式后的a,b,c的值分别为(  )
A.3、1、4 B.3、-1、-4
C.3、-4、-1 D.-1、3、-4
一元二次方程 中,b2-4ac的值应是(  )
A.64 B.-64
C.32 D.-32知1-练23以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
是(  )
A.x2+bx+c=0
B.x2+bx-c=0
C.x2-bx+c=0
D.x2-bx-c=0知1-练2知识点求根公式的应用知2-讲 解一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时,把各系数直
接代入求根公式,可以避免配方过程而直接得出
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确定a,b,c的值时,要注意它们的符号.例1 用公式法解方程:x2-4x-7=0; 知2-讲a=1,b=-4,c=-7.
Δ=b2-4ac=(-4)2-4×1×(-7)=44>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解:即1.确定系数;2.计算Δ ;3.代入 ;4.定根 ;例2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x2- +1=0;
(2) 5x2-3x=x+1;
(3) x2+17=8x.知2-讲解:(1) a=2,b= ,c=1.
Δ=b2-4ac= -4×2×1=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化为5x2-4x-1=0.
a=5,b=-4,c=-1.
Δ=b2-4ac=(-4)2-4×5×(-1)=36>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知2-讲 (3)方程化为x2-8x+17=0.
a=1,b=-8,c=17.
Δ=b2-4ac=(-8)2-4×1×17=-4<0.
方程无实数根.知2-讲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确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在确定了a,b,c后,先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再用求根公式解.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是(  )
A.
B.
C.
D. 知2-练2已知4个数据:- ,2 ,a,b,其中a,
b是方程x2-2x-1=0的两个根,则这4个数
据的中位数是(  )
A.1 B.
C.2 D.知2-练知2-练3解下列方程:
(1) x2+x-6=0;
(2)
(3) x(2x-4)=5-8x.知2-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个步骤”:(1) 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 确定a,b,c的值.
(3) 计算b2-4ac的值.
(4) 当b2-4ac≥0时,把a,b,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
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
无实数根.课件27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5课时 因式分解法1课堂讲解因式分解法的依据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回顾旧知降次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根据物理学规律,如果把一个物体从地面以1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那么物体经过x s离地面的高度(单位:m)为
10x-4.9x2.
根据上述规律,物体经过多少秒落回地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设物体经过x s落回地面,这时它离地面的高度为0 m,
即 10x-4.9x2=0. ①
思考:
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以外,能否找到更简单的方法
解方程①?1知识点因式分解法的依据 知1-讲观察方程 10x-4.9x2=0,它有什么特点? 你能根据它的特点找到更简便的方法吗?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10x - 4.9x 2 = 0x1 = 0,x2 =x = 0或 10 - 4.9x = 0x(10 - 4.9x) = 0 因式分解法的依据:
如果a·b=0, 那么a=0或b=0.1我们解一元二次方程3x2-6x=0时,可以运用因式分解法,将此方程化为3x(x-2)=0,从而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3x=0或x-2=0,进而得到原方程的解为x1=0,x2=2.这种解法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转化思想 B.函数思想
C.数形结合思想 D.公理化思想知1-练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下列过程正确的是(  )
A.(2x-3)(3x-4)=0化为2x-3=0或3x-4=0
B.(x+3)(x-1)=1化为x+3=0或x-1=1
C.(x-2)(x-3)=2×3化为x-2=2或x-3=3
D.x(x+2)=0化为x+2=0知1-练2知识点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知2-导思考:
解方程10x-4.9x2=0.时,二次方程是如何
降为一次的?知2-讲 可以发现,上例解法中,不是用开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例2 解方程:x(x-2)+x-2=0;知2-讲解: 因式分解,得
(x-2)(x+1)=0.
于是得
x-2=0,或x+1=0,
x1=2,x2=-1. 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例3 解方程:知2-讲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4x2-1=0.
因式分解,得
(2x+1)(2x-1)=0.
于是得
2x+1=0,或2x-1=0,采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为:
右化零,左分解,两因式,各求解.
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不能将“或”
写成“且”,因为降次后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并
没有同时成立,只要其中之一成立了就可以了1解下列方程:
(1) x2+x=0; (2)
(3) 3x2-6x=-3;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
x2-4x+3=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  )
A.5 B.7 C.5或7 D.10知2-练2知2-练3△ABC的三边长都是方程x2-6x+8=0的解,则△ABC的周长是(  )
A.10
B.12
C.6或10或12
D.6或8或10或123知识点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知3-讲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其中配方法和公式法适合于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方法适合于某些特殊方程.
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
将二次方程化为一次方程,即降次.知3-讲3.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的选择顺序:
先特殊后一般,即先考虑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不能用这两种方法时,再用公式法;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不用配方法.(来自点拨)例3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2x-3=0;
(2)2x2-7x-6=0;
(3)(x-1)2-3(x-1)=0.
导引:方程(1)选择配方法;方程(2)选择公式法;
方程(3)选择因式分解法.知3-讲(来自点拨)知3-讲解: (1)x2-2x-3=0,
移项,得x2-2x=3,
配方,得(x-1)2=4,x-1=±2,
∴x1=3,x2=-1.
(2)2x2-7x-6=0,
∵a=2,b=-7,c=-6,
∴Δ=b2-4ac=97>0,知3-讲 (3) (x-1)2-3(x-1)=0,(x-1)(x-1-3)=0,
∴x-1=0或x-4=0,
∴x1=1,x2=4.(来自点拨) 在没有规定方法的前提下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考虑用因式分解法,其次考虑用公式法.对于系数较大时,一般不适宜用公式法,如果一次项系数是偶数,可选用配方法.1解方程(5x-1)2=3(5x-1)的最适当的方法是(  )
A.直接开平方法
B.配方法
C.公式法
D.因式分解法知3-练2已知下列方程,请把它们的序号填在相应最适当的解法后的横线上.
①2(x-1)2=6; ②(x-2)2+x2=4;
③(x-2)(x-3)=3; ④x2-2x-1=0;
⑥x2-2x-99=0.
(1) 直接开平方法:________;
(2) 配方法:____________;
(3) 公式法:____________;
(4) 因式分解法:________.知3-练解下列方程:
(1) 4x2-121=0;
(2) 3x(2x+1)=4x+2;
(3) (x-4)2=(5-2x)2.知3-练3归纳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的口诀
方程没有一次项,直接开方最理想;
如果缺少常数项,因式分解没商量;
b,c相等都为0,等根是0不要忘;
b,c同时不为0,因式分解或配方,
也可直接套公式,因题而异择良方.课件23张PPT。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根
与系数的关系1课堂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复习提问ax2+bx+c=0(a≠0) 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不仅表示可以由方程的系数a,b,c决定根的值,而且反映了根与系数之间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联系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吗?导入新知1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思考1 从因式分解法可知,方程(x-x1)(x-x2)=0
(x1,x2为已知数)的两根为x1和x2,将方程化为
x2+px+q=0的形式,你能看出x1,x2与p,q之
间的关系吗?知1-导知1-导方程两个根的和、积与系数分别有如下关系:
x1+x2=-p,x1x2=q.(此讲解来源于教材)知识点 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二次项系数a未必是1,它的两个根的和、积与系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知1-导思考2知识点 由求根公式知知1-导知1-导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有如下关系:
这表明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
两个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两个根的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此讲解来源于教材)识点知1-讲例1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
下列方程两个根x1,x2的和与积:
(1) x2-6x-15=0 (2) 3x2+7x-9=0;
(3) 5x-1=4x2.
解: (1)x1+x2=-(-6)=6,x1x2=-15.

(3)方程化为4x2-5x+1=0,
     1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根为x1,x2,则x1·x2的值是(  )
A.4    B.-4    C.3    D.-3
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根,则x1+x2的值是(  )
A.0    B.2 C.-2 D.4知1-练23不解方程,求下列方程两个根的和与积:
(1)x2-3x=15;
(2)3x2+2=1-4x;
(3)5x2-1=4x2+x;
(4)2x2-x+2=3x+1.知1-练2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应用知2-讲例2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6x+p2-2p+5=0的
一个根是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和p的值.
导引:已知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利用两根之
和可求出另一根,再运用两根之积求出常数
项中p的值.知2-讲解: 设方程的两根为x1和x2,
∵x1+x2=6,x1=2,∴x2=4. 
又∵x1x2= =p2-2p+5=2×4=8,
∴p2-2p-3=0,解得 p=3或p=-1.    知1-导 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可以直接代入先求方程中待定字母的值,然后再解方程求另一根.也可以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另一根及待定字母的值.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8=0的一个实数根为2,则另一实数根及m的值分别为(  )
A.4,-2
B.-4,-2
C.4,2
D.-4,2知2-练2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  )
A.9    B.10   
C.9或10    D.8或10知2-练3知2-练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x+a-2=0.
(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
另一根;
(2)求证:不论a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
的实数根.知2-讲例3 方程x2+2kx+k2-2k+1=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
足x12+x22=4,则k的值为________.由x12+x22=x12+2x1·x2+x22-2x1·x2=(x1+x2)2-2x1·x2=4,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到一个关于k的方程,从而求得k的值.
∵x12+x22=x12+2x1·x2+x22-2x1·x2= (x1+x2)2-
2x1·x2=4,x1+x2=-2k,x1·x2=k2-2k+1,
∴4k2-4(k2-2k+1)=4,
解得k=1. 导引:k=1知1-导  已知方程两根的关系求待定字母系数的值时,先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用待定的字母表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然后将已知两根的关系进行变形,再将两根的和与积整体代入,列出以待定字母为未知数的方程,进而求出待定字母的值.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4k2-3=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满足x1+x2=x1x2,则k的值为(  )
A.-1或   B.-1  
C.    D.不存在知2-练(来自典中点)2已知a,b是方程x2-x-3=0的两个根,则代数式2a3+b2+3a2-11a-b+5的值为________.知2-练1.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x1,x2
和系数a,b,c的关系:
2. 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另一根及
未知系数的方法:
(1)当已知一个根和一次项系数时,先利用两根
的和求出另一根,再利用两根的积求出常数项
(2)当已知一个根和常数项时,先利用两根的积
求出另一根,再利用两根的和求出一次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