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件+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4 10:29:10

文档简介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史实;掌握《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分析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阶级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洪秀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史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就是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发生了农民运动,走向灭亡。现在我们就来根据所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3.教师提问:洪秀全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学生回答: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洪秀全为加强起义军队伍建设所作的努力?
学生回答: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目标导学二:定都天京
1.教师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让我们根据地图和教材描述,简单看看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2.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至此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3.教师过渡: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教师讲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分配方式
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分配原则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评价
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教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暴雨即将开始。
目标导学三:天京陷落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学生回答:
2.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3.教师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
学生回答: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4.教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指出: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太平军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学生回答:浦口、三河大捷——安庆陷落——受挫上海——天京围困——天京沦陷。
6.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7.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8.教师总结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三、课堂总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是新篇教材中作为一课时讲授的内容,增加了这一事件的前后联系。在此课的讲授中,重点是围绕对史实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历史教训。通过导学、分组讨论、史料分析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史料的选取和解读不够精确;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够灵活等,都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从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过程
意义
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天京陷落1864
失败
英、忠与干王《资政新篇》
防御
转折
天京变乱1856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
高潮
准备
爆发
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
发展
金田起义1851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43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
背景(共28张PPT)
目的
时间
侵略国
根本原因
结果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推销商品
1840-1842
1856-1860
英国
英、法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
旧知回顾
金田起义,纵横大江南北,成为清政府10余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与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851年---1864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背景:
历史意义:
领导人:
失败原因:
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
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外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启示下,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洪秀全创
立“拜上帝会”,
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他劝说同学
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
(1814年—1864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特点: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广西桂平紫荆山
紫荆天王谷

洪秀全和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的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教徒,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扩展到周围数百里。拜上帝教逐渐形成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和石达开六人领导核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领导人
金田起义(1851)
①开始:
金田起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时间:
地点:
建号:
起义军:
1851年1月11日
广西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称号
东王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②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
意义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
(1853年)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建制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天王府模型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④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
(积极)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你觉得这一方案可行么,说明理由?
未实施
(消极)但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⑤北伐、西征
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意义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结果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185
6年
⑥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结果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洪仁玕
《资政新篇》
⑦挽救措施:
a.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b.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未实施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⑧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被俘就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⑨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华尔洋枪队
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太平军攻克苏州之际,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州道台吴熙出面,委派美国人华尔召募外国籍亡命徒及军人组成雇佣军。后来,这支军队和李鸿章淮军密切配合,疯狂屠杀太平军。
洋枪队
⑩天京陷落:
(1864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经过
(太平天国运动结果)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影响
1864年6月1日,天王府中愁云惨淡,洪秀全病重死去。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和太平天国的斗争,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反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中,反封建的同时,反外来侵略,客观上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向西方学习,首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性质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旧式农民运动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天王失国丧邦,实其自惹而亡。
——《李秀成自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根本原因)
失败
原因
教训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单元
意义
悲怆起义歌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D
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B
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C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C
4.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