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4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件(4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4 13: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平均寿命仅为17.7岁 平均寿命也才26.4岁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如何生存呢?我来想一想 ……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
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议一议: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粟鱼纹彩塑陶盆人面鱼纹陶盆尖底瓶彩陶尖 底 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
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
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
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
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
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
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
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
容易溢出。猜猜:这个瓶是做什么用的?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 动脑筋: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6.定居生活:
7.原始手工业:
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种粟)猪 狗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纺线、织布、制衣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骨耜河姆渡出土石器我国是世界上种植
水稻的 国家。最早粮食作物:水稻(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7000年前的水井复原后的水井杆栏式房屋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河姆渡
出土的陶猪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骨哨河姆渡陶器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二、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地点:
2.时间: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5.定居生活: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约7000年前磨制石器水稻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原始乐器猪、狗请思考:为什么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和居住的房屋不一样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等自然条件小结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山东最早种植水稻最早种植粟农耕经济更大发展磨制石器磨制石器
饲养家禽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制造彩陶、织线制造黑陶、白陶,手工业更大进步墓中男子是墓主,旁边是女子和幼童。三人同时埋葬,但是随葬物品主要放在了男子的身边。这表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居民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并且出现了私有财产。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0/18/2018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时间:
2)兴起地区:
3)发展变化:1)水稻: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约9000~7000年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10/18/2018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独特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国家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生产工具时间及地点生活状况生产状况时间及地点生产工具生活状况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DB练一练3.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D D5.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
6.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