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4 21: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列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通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的作用。
3.正确评价汉武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想象力
2.汗无毒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巩固,学生通过比较秦皇汉武的一同认识到对历史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多年的思想基础。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秦统一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及资料图片,发给学生预习指导,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情景导入:图片展示
汉武帝
学生们通过图片议论汉武帝
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本课的知识内容
新课教学
一、“推恩令”的实施汉武帝登上帝位只有16岁,这位年轻的皇帝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汉武帝和主父偃是如何通过推恩令使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的?推恩令,汉武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其具体办法是,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原来施行的是郡县制,制推恩令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做的改进,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有其长子继承改为由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讲解削弱了诸侯,使他们在实力上不再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那么在思想上如何才能使人们从此也服从于中央,听命于皇帝呢。一起看看汉朝初年还有哪些问题?了解董仲舒的强项令http://baike./item/强项令/5251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汉武帝为什么要听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盐铁专卖“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教师设问:教师讲解: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汉武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发展,都有哪些措施呢?实行这些措施的影响:
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1.诸侯王实力强大2.诸侯王对抗朝廷,企图谋反学生了解推恩令的背景和意义学生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示推恩令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问题无为而治的政策讨论汉武帝是听从了谁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生讨论并回答:为了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提出的儒家的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师生一起解毒这句话的意思,回答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导致人们弃农经商,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学生回答:1.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同是在全国各地设立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的许多政策推行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展示和教师的集中讲解,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通过出示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汉武帝的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西汉鼎盛的经济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使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汉室江山迎来了空前的大一统局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