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7张PPT。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法兰克王国世系: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克洛维
——法兰克王国第一代国王5世纪末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Frankish Kingdom)法兰克王国世系: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查理?马特(宫相)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主要内容: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影响: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小 封 建 主大封建主帝 王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给予土地和保护给予土地和保护提供农耕土地效忠和提供军队效忠和服兵役服劳役和耕种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2016·江苏南京·15)“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式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
【答案】C法兰克王国世系: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查理?马特(宫相)
↓矮子丕平(篡位为王,创加洛林王朝)
↓丕平献土 梵蒂冈教皇国法兰克王国世系:查理大帝(创查理曼帝国)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查理?马特(宫相)
↓矮子丕平(篡位为王,创加洛林王朝)
↓9世纪查理曼帝国建立(Charles Empire)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法兰西 德意志 意大利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基督教的诞生 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起初,基督教信徒组成很多小宗教团体,后来这些小团体逐渐形成统一的基督教会。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会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罗马天主教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思想文化上形成一元垄断。 “丕平献土”后,国王和教会的联系加强,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的地产散布在各地。巴黎一个修道院的地产分散在许多地方,其中一处就占地1000多公顷。这个修道院每年征发劳役15万个劳动日,收缴大量实物,仅母鸡就有5000多只,鸡蛋3万多个。
基督教会的膨胀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总结(2015·山东临沂·17)图5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A.古代美洲
B.古代亚洲
C.古代欧洲
D.古代非洲【答案】C(2014·江苏南京·15)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加紧对人民精神统治,残酷压制“异端”思想的是( )
A.教皇与教会
B.富裕商人
C.天皇
D.银行家【答案】A(2014·广东珠海·68)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答案】B(2016·湖南长沙·19)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答案】D中世纪欧洲的一句谚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遍布西欧各地。正像恩格斯所说城市如同“中世纪的花朵”到处开放。最著名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法国琅城起义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1128年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实行自治。 动脑筋:1、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反映了什么?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2、市民里主要有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了哪一种新的阶级? 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早期资产阶级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英国伦敦:4万中国开封:100万法国巴黎:6万动脑筋:P31。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政治方面: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市民阶级形成新的世俗生活观念,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2014·湖北孝感·31)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答案】A(2016·湖北黄冈·11)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D(2015·山东东营·17)依据右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A.希腊 B.马其顿
C.波斯 D.拜占廷帝国【答案】D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垄断的天堂、特权的天堂、家长式的天堂。
皇族和政府要员都穿上与黄金等价的丝绸服装……
“全世界船只云集的市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
圣索菲亚大教堂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发展历程议一议: 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的原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2016·甘肃武威等市·7)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亚历山大东征
C.丕平献土
D.查理?马特改革【答案】D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禅让制(黄河流域的尧舜禹)[七年级上册第3课]
(2)王位世袭制(夏朝启开始)
[七年级上册第4课]
(3)分封制 (西周)
[七年级上册第4课]
(4)中央集权制(秦朝秦始皇开创)[七年级上册第10课] 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①形成:战国——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七年级上册第9课]
②建立:秦朝——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七年级上册第10课]
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思想上: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筑长城、南凿灵渠中央集权制③巩固:西汉——汉武帝[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专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上:出击匈奴,漠北战役,使匈奴无力于西汉政府抗衡
民族关系上:张骞通西域
对外关系上:开通丝绸之路④完善:隋唐——隋时创立科举制[七年级下册第4课] 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完善:
①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学员
②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⑤加强:北宋——杯酒释兵权[七年级下册第9课]⑥发展:元朝——行省制度:[七年级下册第12课]
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尤其是把今蒙古、西藏、新疆东部及南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北边远地区纳入中央的管辖范围之内,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疆域。我们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可见其影响深远。⑦顶峰: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七年级下册第15、17课]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2.厂卫特务 明太祖 锦衣卫
机构 明成祖 东厂
3.八股取士
4.削藩 迁都北京明朝君权的加强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君主集权的强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