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1长恨歌含答案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示例
长恨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玉扃 迥异 窘困 炯炯有神
B.凝睇
孝悌
缔约
啼笑皆非
C.花钿
佃户
甸子
白圭之玷
D.绰约
泥淖
船棹
卓然不群
解析:A项,jiōng,jiǒng,ji
( http: / / www.21cnjy.com )ǒng,jiǒng;B项,dì,tì,dì,tí;C项,均读diàn;D项,chuò,nào,zhào,zhuó。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妩媚 粉黛 春霄 芙蓉帐暖
B.闲暇
揣磨
城阙
虚无缥缈
C.潇索
渺茫
缠绵
沉湎欢娱
D.萦纡
人寰
迤逦
踌躇不前
解析:A项,“霄”应为“宵”;B项,“磨”应为“摩”;C项,“潇”应为“萧”。
答案:D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10000)
A.始是新承恩泽时 承:承受。
夕殿萤飞思悄然
悄然:寂静无声。
B.到此踌躇不能去
去:前往。
尽日君王看不足
不足:不厌,不够。
C.上穷碧落下黄泉
穷:穷尽,走到尽头。
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弃:自我埋没。
D.含情凝睇谢君王
谢:道歉。
遂教方士殷勤觅
殷勤:热情而周到。
解析:A项,“悄然”意为“忧愁的样子”;B项,“去”意为“离开”;D项,“谢”意为“感谢”。
答案:C
4.名句默写。
(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 , 。
(2)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3)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 。
参考答案:(1)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2)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3)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5.试分析画线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
解析:可着重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进行解答,注意结合原诗分析。
参考答案:画线的诗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6.“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两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这两句采用白描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着一点色彩,但前句分明让我们看到桃李盛开的美景,后句分明让我们听到雨打梧桐的声音。前句是乐景,后句是哀景。但不论景是乐是哀,人物的哀情却是一样的。另外“春”“秋”二字也代指四季,显示时间跨度之长。
参考答案:采用白描手法,选取春、秋季节中两个典型画面,一乐一哀,烘托了人物长年不断、无处不在的哀伤之情。
7.这一部分诗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解析:首先要了解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然后细读诗句,认真筛选,结合诗句作答。
参考答案:(1)通过景物的渲染来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景中见情,如“黄埃散漫风萧索”“旌旗无光日色薄”等;有的寄情于景,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等。
(2)通过人物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
(3)直接描写心理,如“尽沾衣”“对此如何不泪垂”“思悄然”等。
8.从“天旋日转”起,诗人是如何层层表现“长恨”的
解析:要从多角度进行回答,分析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
参考答案:首先在叙事中表现“长恨”。“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得伤心泪下。叙事中,增加了一层回忆的痛苦。
然后在景物描写中抒发唐玄宗的感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以表现“长恨”。回长安后,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而这种苦苦的思恋,“花开夜”是这样,“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起他对往日欢娱的怀念,自是黯然神伤。
而后又转入直接描摹唐玄宗的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想要梦见故人,好不容易入眠,竟也看不见丽人的影子。通过唐玄宗的思念之苦表现“长恨”。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0710001)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 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9.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 为什么
解析:要从两首诗的侧重点去分析,如第一首中的末句和第二首中的三、四两句。
参考答案: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10.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是否一致 请简要分析。
解析:判断手法时同样要结合诗句。第一首中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两句形成对比,有“不动心”的,就有“动心”的;第二首末句中的“比”字同样说明在诗中出现了对比。在分析时要结合诗句说出形成对比的两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两诗的表现手法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进行对比;袁诗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1~12题。(导学号50710002)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1.诗人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 请简要分析。
解析:“卧迟灯灭后,睡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声中”中的“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睡眠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淡的情怀。
参考答案:老翁“卧迟”,表现了他闲坐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不喜早睡的悠闲;“睡美”表现了他心无牵挂的闲适情怀;“未起”写出了他打算继续躺着的闲散,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淡泊。
12.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
解析: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心境的清静淡泊。
参考答案:这是以景结情(或“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写法,以一夜秋雨后落叶满阶的景象来衬托老翁对此漫不经心的清静淡泊的闲适心态。
三、语言运用
13.按照要求把下面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可酌情增减词语,但不能改变句意。
《长恨歌》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叙事诗。
白居易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的作者。
诗人含蓄地批判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二人爱情之忠诚。
(1)以“《长恨歌》”为主语:
(2)以“白居易”为主语: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把句子的主干排列好,然后将枝叶部分放到句子的相应位置,注意不要遗漏原有信息。
参考答案:(1)《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含蓄地批判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二人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创作了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含蓄地批判政治之腐败并极力讴歌二人爱情之忠诚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右面这幅图片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插图,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图片中的情景。要求:语言鲜明、生动,50字左右。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琵琶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对当时环境以及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展开联想和想象。在组织语言时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注意句式整散结合,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答案示例:浔阳江头,月光如水,琵琶女端坐船头。她怀抱琵琶,纤纤玉手拨动琴弦,悠扬的乐声如潺潺流水,与清风明月相应和。
15.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论”的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字)
(导学号50710003)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了近
3
000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①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②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解析:根据“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第一个空应填“言和声是诗的……”,因为苗和华(花)是一个果树的外在形式,所以说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第二个空根据“大凡人之感于事”可填出相应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②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2017-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2—1.4(自主赏析)含答案
自主赏析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 书愤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潺湲(yuán) 星宿(xiù)
蛊惑人心(gǔ)
苦心孤诣(yì)
B.衣袂(mèi)
剖析(pāo)
清沁肺腑(qìn)
含英咀华(jǔ)
C.汀洲(tīng)
踯躅
(zhú)
颠沛流离(pèi)
应运而生(yīng)
D.惩创(chuàng)
衰鬓(bìn)
概不赊账(shē)
恬不知耻(tián)
解析:B项,“剖”应读“pōu”;C项,“应”应读“yìng”;D项,“创”应读“chuāng”。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江皋 荟粹 驰骋 头晕目眩
B.僭越
偕同
缤纷
旁征博引
C.斟酌
水裔
伫立
辞彩华丽
D.伯仲
羁縻
振撼
三顾茅庐
解析:A项,“粹”应为“萃”;C项,“彩”应为“采”;D项,“振”应为“震”。
答案:B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10004)
A.袅袅兮秋风 袅袅:柔美的样子。
鸟何萃兮衴中
萃:聚集。
B.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
合百草兮实庭
实:坚实,坚强。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泻水置平地
泻:倾、倒。
D.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世:名传后世。
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打开,开启。
解析:A项,“袅袅”意为“微风吹拂的样子”;B项,“实”意为“充满”;D项,“开”意为“开创”。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解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像仰望高山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慕和崇敬。符合语境。B项,“倾巢而出”,全体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多用于贬义。不合语境。C项,“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与句意不符。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与“舞者形体”不能搭配。
答案:A
5.名句默写。
(1)“袅袅兮秋风, 。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 。”王褒《渡河北》有名句:“秋风吹木叶, 。”沈佺期《古意》有诗云“ ,十年征戍忆辽阳”。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 ,不尽长江滚滚来。”
(2)杜甫、陆游都在诗歌中留下了吟咏诸葛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句,如“出师未捷身先死, ”,再如“出师一表真名世, ”。
参考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微脱 还似洞庭波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2)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8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衴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 http: / / www.21cnjy.com )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6.诗歌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解析: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往往起到奠定感情基调、渲染主人公感情的作用,此题可从这几个角度概括作答。
参考答案: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有力地渲染了湘君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的心理。
7.第三段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解析:第三段是湘君幻想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从这一世界中可以体会出主人公的幸福与快乐。
参考答案: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
8.“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心理
解析:首先弄明白这两句话的大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然后分析主人公的心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既然相见之机已经错过,时难再来,与其颓唐苦闷,莫如暂且逍遥,自相排遣。
参考答案:表现了主人公虽然失望而仍然自我安慰,虽气愤却不失镇静优雅,打算在耐心等待和期盼中走完这段相恋相思、好事多磨的心路历程。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这首诗标题为“蜀相”,为什么诗歌却从祠堂入手写起
参考答案: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
( http: / / www.21cnjy.com )钦敬诸葛亮。写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10.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景物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目的是更深刻地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从中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二)拓展阅读
(2015·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导学号50710005)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月圆。④列宿:众星。
1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解析:本题只需要概括画面内容,不用作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先要判断写了“几幅”画面,前三联一句一景,六句就是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简洁的词语把画面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1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哪些是实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是虚写。“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的景物,虚中又有实;“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写,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其次要对虚实结合表达效果进行分析,这是关键。
参考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4题。(导学号50710006)
拟行路难(其六)
[南朝·宋]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dié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13.赏析本诗的前四句。
参考答案:前四句集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一上来先刻画愤激的神态,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关注。接着便叙说愤激的内容,从“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再联想到生命短促、岁月不居,更叫人心焦神躁,急迫难忍。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彩。
14.诗人已经在享受“弄儿床前戏,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妇机中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发出“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两句对揭示全诗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诗人闲居家园毕竟是不得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法,这并不符合诗人一贯企求伸展抱负的本意,因此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诗人思想上的矛盾,所以在诗的结尾,诗人又由对宁静的家庭生活的叙写,一变而为对牢骚愁怨的抒发。最后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历史的层面,提高到历史的高度——怀才不遇并非个别人的遭遇,而是自古皆然,这样就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三、语言运用
15.展开想象,将“屈原怀石投汨罗”扩展成一段生动形象的话,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屈原怀石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汨罗”这句话进行分析,想象屈原在汨罗江畔的绝望心境;其次,所写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再次,注意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茫茫的江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袭白衣,披散的头发,一个苍凉的背影在如血的残阳下愈显孤独。屈原立于江畔,深情地环顾四周后,怀抱石头,毅然决然地纵身投入了江水中……滚滚的江水呜咽着,似在为其鸣不平,这残阳下的背影被定格为永不褪色的镜头。
16.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时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仔细分析这些短语的特点,找出对偶的短语,如“门上桃符”对“江边柳线”,“碧波竞舟”对“青艾驱瘴”,“迎春绿”对“耀眼红”,“十里欢”对“千家乐”。其次,考虑意象与节日特点的关系,将表现同一个节日的短语组合在一起。
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17.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取苹果》,配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旨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
要求:①配合画面情景;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使表达鲜明生动。(不超过40字)
解析:配文要能表现出漫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所体现出来的孩子的天真——面对桌子上的苹果,竟想到了拉出抽屉作为登高的梯子,实在是聪明可爱至极。同时呼吁成年人不能以自己的眼光去低估孩子的创造力,更不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没有什么能难住一个孩子!桌子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那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 2017-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1.3(推荐作品)含答案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鉴别(jiàn) 哀号(háo)
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
B.沉沦(lún)
驰骋(chěng)
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
C.鹧鸪(zhè)
春殿(diàn)
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
D.绸缪(móu)
倏然(shū)
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
解析:A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商榷 文过饰非 飞皇腾达
B.缘分
倦殆
不经之谈
老羞成怒
C.坐落
差池
浮想联翩
甘之如饴
D.凭吊
踌躇
披星带月
弥天大谎
解析:A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答案:C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50710007)
A.薄帷鉴明月 鉴:审察。
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
B.荡荡空中景
景:景色。
白日沦西河
沦:落下。
C.义士还家尽锦衣
尽:完毕。
红藕香残玉簟秋
秋:秋凉、凉意。
D.不眠知夕永
永:长久。
望影倏不见
倏:疾速,忽然。
解析:A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忧思独伤心 B.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念此怀悲凄
解析:B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答案:B
5.名句默写。
(1) ,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越王勾践破吴归, 。 ,只今惟有鹧鸪飞。
(3)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
(4)花自飘零水自流。 ,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答案:(1)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2)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3)红藕香残玉簟秋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4)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杂诗十二首(其二)
[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悽,
终晓不能静。
6.“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两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诗歌后六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限,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抒发了诗人有志难酬的悲戚。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词的上片,首句先写秋景。词人通过 、 、 三方面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
答案:视觉 嗅觉 触觉
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参考答案: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无法排遣。皱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愁绪又涌上心头。这里,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1题。(导学号50710008)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0.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解析:根据“醴泉”“山冈”这些意象的特点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分析出“凤凰”的品性。这四句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和阮籍自身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高洁(或“超凡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11.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首诗中的“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诗人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诗人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就是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导学号50710009)
送杨山人归嵩山
[唐]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①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②。
注①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呈紫色。传说服之长生,可成仙。②骑白龙:飞升成仙的意思。
12.首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解析: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嵩山玉女峰远离世俗的神秘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向往之情。
13.有人评价这首诗“口道送别而全无怅意”,请简要阐释。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
参考答案:诗歌写友人所去之地清幽宁谧,神秘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但开头言“我有”,好像友人要去的是诗人的家,丝毫没有远离的愁绪;想象中友人归山后的生活是恬淡安适的;最后诗人设想自己骑龙访友的瑰奇场景,豪放飘逸。总之,诗人表达了惜别之情,但一点惆怅之意都没有。
三、语言运用
14.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能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
答案示例:纱帐被风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了起来,一只小猫依偎在诗人身边不愿离开。
15.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片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终于明白:生命终归会结束,价值将永存世间。
解析:从语段中心句来看,所写句子应展现生命的价值。另外,要注意句式一致。
答案示例: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用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 谭嗣同面对屠刀,仰天长笑,用一腔刚毅之血见证了生命的价值(写出两句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2015·湖北高考)欣赏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
解析:本题要求为“天鹅戏水图”写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配文。答题时,应先仔细观察图片,几只天鹅在水中嬉戏,柳丝倒影在水中,由此可以引发很多联想,如天鹅戏水、杨柳依依,当记起“春江水暖鸭先知”“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佳句。突出景物特征,就是要描写杨柳,体现“早春”季节特征。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注意写作短文当以天鹅为中心。
答案示例:(1)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2)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