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两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5 16:0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并且理解“妻子”、“漫卷”、“元”和“但”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吟诵古诗,理解诗意,并能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一喜一悲”的不同心情,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受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3.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4.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经典诗词的情感,感受中国经典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古诗,读懂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景及两位诗人截然不同的心情,感受诗中描绘的“喜”、“悲”和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古诗。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准备:按照预习单的要求预习,并且完成预习单。
教师准备:
1.制作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目标、更有成效。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古诗,感知悲、喜
(一)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2.自由读诗,做到读正确。
3.检查能否读得正确流利。
重点指导:A、“蓟北”一词中的“蓟”的读音。B、强调“涕泪”、“妻子”的读音。
4.引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律。(如下标示)采取指读、教师范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读好两首古诗。
5.默读古诗,思考古诗大意:每首诗的每句是什么意思,两首诗所表现出的诗人的心情有何不同?
6.小组合作学习。每首诗由一位同学说说每句诗的大意,然后指名说说诗人不同的心情(一喜一悲)。对于疑难的地方全组同学交流。不能解决的疑难由小组长记录下来。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古诗,感受爱国
陆游和杜甫这两首一喜一悲的著名诗篇,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的,古诗所描写的当时情景是怎样的?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再读古诗,指生说说这两首诗一喜一悲都表现了爱国情感。
(二)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杜甫的“喜”
1.结合《春望》学习一、二、三句诗,理解诗人的“喜欲狂”
(1)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喜悦的心情,作者的这份“喜”从何而来呢?(剑外忽传收蓟北)
(2)为什么收复了蓟北诗人会如此欣喜若狂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大唐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吧。
出示《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教师朗诵)
轻声朗读杜甫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诗句,学生谈感受。
(3)经历了八年之久的战乱终于平定了,这对身处异乡的杜甫来说无疑不是天大的喜讯。请同学们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前三句诗,并圈画出哪些词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交流、理解圈画的词语并加以体会。
涕泪满衣裳
愁何在
漫卷诗书
喜欲狂
放歌
纵酒
重点理解:漫卷
喜欲狂
2.朗读第四句,感受诗人归乡之途的欢快
此时的杜甫已经五十多岁了,漂泊他乡,历尽沧桑,饱受战争之苦的他要重归故里,让我们和他一起在明媚的春光里踏上归途吧。。
这句诗中出现了几个地名
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思念家乡、)
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及归途的欢快。
3.渲染主题,感悟爱国
(1)透过诗人洋溢着的“喜欲狂”,我们能看到诗人一颗的心在为何跳动,为何喜吗?(引导学生回归到诗人为收复失地、为国家统一而喜的主题上来)
(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情。
4.创设情境,诵读全诗
(1)一个喜讯成就了一首古诗,伴随着杜甫这首生平第一首快诗,让我们梦回大唐,与杜甫同欢喜吧,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配乐读。
(2)背诵古诗。
(三)课堂作业: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描红临写生字“涕、巫、洛”,重点指导“巫”的写法。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古诗,感受陆游的“悲”
复习回顾: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顾杜甫的“喜欲狂”。
(四)诵读《示儿》,感受感受陆游的“悲”
1.解题,整体感知诗意。
(1)“示儿”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示”的意思“告诉”,以引出下面的诗人为什么“示”,
“示”什么)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写了是什么内容?
2.诵读第一句诗,感受遗憾之“悲”
(1)指名读第一句诗,(重点解释词语:“元”:同“原”,原来的意思,“但”:只是
)
体会、交流:面对死亡陆游从容淡定,他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哪个字最能代表诗人当时的心情?(悲)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的“悲”
说说课前了解到的历史背景,看看陆游生活一个怎样的时代中。(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并运用资料加深理解诗句。)
学生有感情第一句诗。(要读出“万世空”的淡定与“不见九州同”的悲痛)
(3)拓展阅读,深化感悟“悲”
A.陆游渴望见到九州同,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80年过去了,至死他也没能见到。
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生齐读古诗。
B.咆哮着的黄河东入大海,巍峩壮丽的华山耸入云霄,大好河山已被金兵的铁蹄践踏。被金兵奴役,被王师遗忘的中原老百姓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是——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日夜盼望的王师哪?有一个叫林升的宋朝诗人知道: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生齐读古诗,
(4)南宋的统治者们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西湖边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他们早已把中原的老百姓丢到了九霄云外。诗人的心情不仅仅是悲痛,还有悲愤!
学生再读一二句。(两首诗的扩展阅读,既加深了感悟,又积累了诵读了经典诗词,可谓一举两得。)
3.
品读第二句,感受遗愿之盼
(1)指名读,(理解词语:家祭、乃翁)谈谈陆游是怎样交待儿女的?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盼
(2)在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想象到的情景)
4.诵读全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陆游惟一的牵挂,陆游的悲与盼,这都源于他那一颗爱国之心。(多种方式诵读全诗。)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回归整体,对比两首诗,感受不同的悲喜心情,相同的爱国感情。
1.对比感悟诗情。
A.
两位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心相同,爱国的热情相同,表达的方式却不同?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祖国重归统一的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
B.
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古诗,注意要把这一“悲”一“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体会两大诗人的不同心境。全班一起背诵。
2.拓展陆游诗句,加深对诗人爱国之情的体会。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学生读一读,谈一谈对诗句的感受,深化爱国热情)
(六)练习设计
1.背诵古诗。
2.扩写练习:(二选一)
(1)根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象诗人弥留之际,在病榻上怎样叮嘱儿子,儿子们怎样应允,把父子对话写具体。
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七、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大快诗,全诗饱含着“喜”;而《示儿》字字饱浸着“悲”字。在教学中我结合历史背景材料,体悟诗文所含的诗人的“悲”“喜”情,使诗意理解更透彻。
2.在拓展诵读环节,分别诵读《春望》与《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使学生对诗文领悟更深入,更能激发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思。
3.教学中,紧紧围绕诗眼“喜”
“悲”,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反复吟诵,引导生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不足之处:
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诵读没能更好的随着领悟的步步加深而读得有层次性,特别是“喜欲狂”后的归乡之途没能领会出那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欢快。
教学建议:
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热爱经典诗词文化的情感,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教学这两首诗应紧扣“喜”与“悲”,按照“初读诗句→品读诗句→感情朗读”的过程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诗中蕴含的感情,从而使学生与诗人同喜同悲。
附预习单:
4.《古诗两首》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读写生字词练习。书写生字词语(用写字本),并把写错的字纠正过来,然后读正确。
二、读书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
资料库
1.查阅了解杜甫、陆游生平
杜甫
陆游
2.查阅了解写作历史背景
四、思考
1.朗读古诗思考:这两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2.你能读出诗人的什么情感?有何不同?
3.记录下你不理解的问题.
示儿

(遗憾)
不见九州同

(遗愿

北定中原日
爱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生平第一首快诗

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
喜欲狂
放歌
纵酒
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