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飘泊(pō) 作坊(zuō) 人潮欢拥 截然不同
B.请帖(tiě)
讣告(fù)
酣畅淋漓
句式杂糅
C.脚踝(huái)
高亢(hánɡ)
憾地震天
排山倒海
D.潜力(qiǎn)
重创(chuāng)
擦肩而过
失之交臂
解析A项,泊—bó,拥—涌;C项,亢—kànɡ,憾—撼;D项,潜—qián。
答案B
2.导学号597600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②苹果公司于2016年9月发布新一代iphone
7手机,但从对消费者的调查来看,人们却对此反应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手机了。
③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④这位作家后期的散文常常化灿烂为平淡,以超然和平静的眼光洞察人生的悲喜,淡雅古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⑤印度南部的一个小村,几乎每家都出了一名小偷,“贼村”之名不胫而走,为洗刷恶名,全村居民宣誓要改弦更张。
⑥台湾省某官员曾说,在台湾住久了,人会变得目光如豆。休说国际大势了,就连岛内经济发展的急速转型,乃至政治力量的实质改变,往往都视而不见。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解析①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使用正确。②炙手可热:手一接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望文生义。③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不合语境。④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使用正确。⑤改弦更张: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不合语境。⑥目光如豆:形容眼光短浅。使用正确。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 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解析A项,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B项,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同时使用。C项,倒装式问句中,问号应放在句子末尾,故“怎么了 你。”应改为“怎么了,你 ”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武汉投巨资建排水系统但依然每逢大雨就“看海”的问题,武汉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排水系统不灵的原因是武汉的地势低、排水条件差造成的。
B.北京时间9月10日,2016年篮球名人堂入选仪式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隆重举行,前NBA球员奥尼尔、艾弗森和姚明入选今年的篮球名人堂。
C.教育部近期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约40%以上。
D.10月1日,该商场迎来五周年店庆,并将举办“庆国庆,迎店庆”大酬宾活动,很多童装都有优惠,有的二折、三折甚至五折。
解析A项,“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将“造成的”删去;C项,成分赘余,“约40%以上”中的“约”和“以上”保留一个即可;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五折、三折甚至二折”。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解析①与②只在于“则”与“只”的区别,语境需要表达的是对悲观者思想狭隘的看法,所以用表达限度的“只”,选②;③中“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强调机会的转瞬即逝,是后面“需要……”的原因,而④先果后因,所以选③;⑥中“尽量发挥你的潜能”是发现机会的条件,⑤将其倒置,所以选⑥。
答案D
能力提升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曾经的坎坷化做今夜的辉煌,让时光倒流。
1993年9月23日,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当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以金牌总数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时候,当中国的综合国力一步步增强、人们的奥运情结越来越浓的时候,八年前的这一幕,仍如此真切地扰动着人们的心绪。
曾经的坎坷,已积淀成神圣而执着的理性……让时光倒流。
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燃烧。此前,国际奥委会的一封邀请函寄至清政府,可正值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朝统治者哪还有暇顾及奥运!
1915年,国际奥委会又一次发来邀请。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国内的护法战争,中国又一次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擦肩而过。
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就首次提出: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能派一支代表队参加奥运会 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这一声声呼喊,在那个中国人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年代,是如此的悲壮与高昂。
这一切,使今夜的喜悦变得凝重……让时光倒流。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看台上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干事宋如海百感交集,反复用英语吟诵“奥林匹亚”,忽然喊出一句中国话:“我能比呀!”
后来,他将奥林匹克运动会译为“我能比呀”。
代表中国实现“我能比”这个愿望的,是1932年的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
在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资助下,他只身在海上漂泊21天到达洛杉矶。
疲惫不堪的刘长春在男子100米预赛中,一路领先70米后,脚步明显吃力,最终被淘汰。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入撑杆跳高决赛的中国运动员符保卢,竟买不起比赛用杆;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参赛团中唯一住不起奥运村的。
这不堪回首的一页,已被我们翻过。
昨日的悲歌,只会使今天这不眠的狂欢,更加酣畅淋漓!
6.“让时光倒流”在文中多次出现,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让时光倒流”在文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材料的组织上把现实同历史衔接起来,形成鲜明对照,更能突出“世界选择北京”的主题;二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增强了文章的抒彩,并使得这种情感层层递进,很能感染人。
7.如何理解1908年《天津青年》发出的“奥运三问”
参考答案《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表达了近代中国人对参加奥运盛会的期盼,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自立乃至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期盼。
8.如何理解“昨日的悲歌,只会使今天这不眠的狂欢,更加酣畅淋漓”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历史已成为过去,今天我们已经洗刷落后的屈辱,奥运的成功申办让每一个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为之狂欢,更加酣畅淋漓地抒发民族自豪感。
导学号59760023(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感恩老兵①
郭松民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 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 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十四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一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选自《新民晚报》)
注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9.开头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就整篇文章而言,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10.作者为什么说,“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2)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3)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4)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应有的、同样的关注,隐隐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等。
11.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一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参考答案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这会让我们变得麻木。
12.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
参考答案新闻主题: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新闻敏感。(或者“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作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显然,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将无疑能起到‘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
写法: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地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或者“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语言运用
13.导学号59760024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参考答案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互联网与农业的“联姻”,远非开个网上地方馆、点击鼠标接入那般简单。① ,“互联网+农业”是要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未来,对于电商进村,我们有着太多的期待,② :不应在互联网的大潮中让农业和农民“头脑发热,一哄而上”,③ ,让互联网能够真正扎根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这也正是新时期“三农”的希望和未来所在。
参考答案①从长远发展来看 ②但更要有理性思考 ③而是应该找到适合农业产业特点的发展模式
15.请说明下面这幅讽刺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参考答案画面内容:墙上一个酒杯状的窟窿,一位腆着将军肚的领导模样的人正面向一位财务人员,对这个窟窿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寓意:公款吃喝致使企业亏损,警示人们要狠刹吃喝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