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与教育文化事业
第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业☆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①科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②考试内容不实用,而且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智。
③录取程序不利于选拔才俊。
(2)意义
①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
②最终促成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2.新闻出版业《愚公移山》(局部) 《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徐悲鸿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整幅画自左向右展开:左边画的是背负大筐的大象和挑筐的大汉;接着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有一小孩,一个在吃饭,一个在运土;再右画的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挖土不止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教材图片节选其中一部分。
☆报纸的出现有何作用?
(1)反映了民间心声,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3)丰富了人们的信息来源和知识来源。
(4)推动近代工业发展,使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的数量增加。文学艺术的成就1.文学(1)鲁迅。(2)郭沫若的《女神》。
(3)茅盾的《子夜》。
(4)曹禺的《雷雨》。
(5)巴金的《家》。
(6)老舍的《骆驼祥子》。2.美术
《申报》创刊号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期,共出版27 000余期 。出版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是同时期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它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们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3.音乐4.解放区的艺术成就( 1)背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2)代表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大型歌剧《白毛女》也影响很大。
5.电影《定军山》剧照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于1905年12月28日上映。《定军山》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它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方法技巧利用歌谣记忆文学艺术的成就。鲁迅作品要牢记,《阿Q正传》《狂人日记》。
美术大家齐白石,《愚公移山》徐悲鸿。
聂耳以歌鼓士气,创《义勇军进行曲》。
星海《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好旋律。
电影融入生活里,《定军山》到《渔光曲》。1.新式教育兴起的背景。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步伐,需要大量的外语、科技和军事人才等,科举制度下的旧式教育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新式教育兴起。
2.新式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1)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培养具有儒家传统思想,能够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人才”。
(2)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培养近代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3. 科举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4. 鸦片战争后,大众传媒在我国兴起的积极意义。
(1)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提高了大众的文明程度。
(3)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4)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考点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例1 (贵州黔东南)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
A.京师大学堂 B.经世学堂
C.时务学堂 D.京师同文馆 解析:本题考查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时间。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故选择A项。
答案:A 例2 (云南昆明)刊登新闻,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堪称中国近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报刊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时务报》 解析:本题考查《申报》的历史地位。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堪称中国近代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报刊,故选择B项。
答案:B考点二 文学艺术的成就 例3 (天津)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
A.《松花江上》 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 D.《义勇军进行曲》 解析:本题考查《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知识。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该曲由田汉作词,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故选择D项。
答案:D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由此表明,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影响是( )
A.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
B.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C.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它记录了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齐白石 B.茅盾 C.鲁迅 D.徐悲鸿
5.促使在中国存在了约1 300年的科举制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有( )
①科举制度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科技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②戊戌变法运动对科举制度的冲击 ③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和近代新式学堂的举办 ④为了适应与列强的外交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下图为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部分),它赞扬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的毅力,表达了对夺取□□□□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朝鲜战争
7.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艺术作品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绘画作品】
材料一
《田横五百士》
(1)请写出材料一中作品的作者。
【音乐作品】
材料二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作品名称。
【时代精神】
(3)从上述的作品中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案
1.C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是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见证,故选择C项。
2.B 解析: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的同时,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这与题干“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相符合,故选择B项。
3.B 解析: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故选择B项。
4.C 解析: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这与题干“以笔代戈”“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相符,故选择C项。
5.B 解析: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它的废除与戊戌变法以及外交需要没有直接的联系,②④错误,故选择B项。
6.B 解析:《愚公移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择B项。
7.(1)徐悲鸿。
(2)材料二是《义勇军进行曲》。材料三是《黄河大合唱》。
(3)爱国主义的精神;国难当头社会各阶层团结一致,发挥所长,众志成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