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6 21: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历史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A)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即指(B)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招募华工出国
D.开设工厂
3.有人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D)
A.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
4.(2016·鄂州)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6.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7.(2016·聊城)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B)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
8.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D)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9.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图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A)
——K——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B)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1.(2014·江苏徐州)201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争后(D)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2.“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
(2015·包头)
“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C)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14.(2016·河北)《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C)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5.(南宁中考)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C)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
16.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0分)
图一 英国炮轰广东海面     
 图二 黄海海战 
    
图三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3分)
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3分)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2分)
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2分)
例: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17.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
世纪
70
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
,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
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
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
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
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
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
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4
分)
洋务派。自强求富。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4
分)
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2
分)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图乙分别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两位维新志士?(2分)
图甲:康有为。图乙:梁启超。
(2)引发这场运动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光绪帝支持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何在?(3分)
《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维护封建统治。
(3)维新派的改革措施触犯了谁的利益?这场运动的结果怎样?(3分)
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失败。
(4)戊戌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历史教训?(2分)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八上历史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1.A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理解。结合所学,条约中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中国由此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故选B项。 3.D 4.D 5.A 6.C 7.B 8.D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选A。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清军未能乘日军登陆时出击,坐视敌人上岸,使北洋军陷入日军的夹击之中,最后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11.D 1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故选C。
13.C 14.C 15.C
16.(1)图一: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4)例: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一个即可);品质:言之成理即可。 17.(1)洋务派。自强求富。 (2)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1)图甲:康有为。图乙:梁启超。 (2)《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维护封建统治。 (3)封建顽固派和大部分旧官僚。失败。 (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