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5单元(庄子选读)检测含答案(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5单元(庄子选读)检测含答案(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5 21:10:45

文档简介

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2鹏之徙于南冥检测含答案
二、鹏之徙于南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g)     抟扶摇(tuán)
坳堂(ào)
越俎代庖(zǔ)
B.夭阏(è)
蜩鸠(tiáo)
榆枋(fānɡ)
决起而飞(jué)
C.舂粮(chōnɡ)
浸灌(qìn)
龟裂(jūn)
剖开(pōu)
D.斥(yàn)
蓬蒿(hāo)
数数然(shù)
泠然善也(línɡ)
解析B项,“决”应读“xuè”;C项,“浸”应读“jìn”;D项,“数”应读“shuò”。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选项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旬有五日而后反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解析①冥,通“溟”;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反,通“返”。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腹犹果然
解析A项,古义指本色;今义指纯正的颜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C项,古义指不求名声;今义指没有名声。D项,古义指饱的样子。今义有两种词性,作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作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彼且奚适也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C.彼且恶乎待哉
D.齐谐者,志怪者也
解析例句与C项是宾语前置。A项,介词结构后置;B项,定语后置;D项,判断句。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         匹:比。
B.绝云气,负青天
绝:穿越。
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劝说,规劝。
D.犹有所待者也
待:凭借。
解析C项,劝:勤勉、努力。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副词,将要/副词,姑且、暂且。C项,代词,什么/代词,怎么、为什么。D项,连词,来/连词,而且。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阐述“小知”与“大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年”与“大年”的不同,实际上是借以强调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却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
B.“汤之问棘”一段对话,从内容上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文章第一段大致相同,只是前后详略各异。庄子之所以重复引用,意在强调材料言之有据,以显其真实确凿,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庄子认为,能够“效”“比”“合”“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四种人,虽然有一定的才智修养,但都被功名利禄所束缚,都被世俗“一”隅所累,无法摆脱各种限制,因此也就无法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D.在庄子看来,只有顺应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而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
解析B项,对材料引用的目的分析有误。“汤之问棘”一段对话,主要作用在于对前文补充论证,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小大之辩”。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参考答案(1)我腾升而上,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在蓬蒿中飞行或盘旋,这就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2)至于利用天地的自然本性,利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而游于没有止境的宇宙当中的人,他还依靠什么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①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②,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③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 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注①诋訾:毁辱,诽谤。②属书离辞:属书,连缀文辞;离辞,犹“摛辞”,铺陈辞藻。③洸洋:犹“汪洋”,形容文辞宏赡,议论恣肆。
( http: / / www.21cnjy.com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学无所不窥     窥:涉猎,研究。
B.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恣:放纵无羁。
C.养食之数岁
食:喂养。
D.衣以文绣
衣:衣服。
解析D项,衣:动词,穿衣。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0下列各句中与“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D.吾闻言于接舆
解析例句与B项都是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C项,介词结构后置,也是被动句;D项,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庄子著作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B.庄子写的一些文章,空设言语,没有实事。
C.庄子用“郊祭之牺牛”作比,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国治罪。
D.从庄周拒绝楚王聘任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庄子拒绝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的精神。
解析C项,“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国治罪”不当,庄子要说的意思是不想让自己受国君束缚甚至成为统治者的牺牲品。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2)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3)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参考答案(1)他的语言汪洋恣肆,随心所欲,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用他。
(2)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
(3)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让自己的心情愉快。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庄子·马蹄》)
(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
(2)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140字左右)
参考答案(1)儒家认为物质利益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要以正当的手段来追求。道家则认为人不应该有物质欲望,否则就丧失本性,迷失自我。
(2)提示:可以从赞同的角度谈,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也可以从反对的角度谈,如“摒弃物欲,无欲则刚”等。(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论断。那么,①                       首先,②                      ,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输、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答案示例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 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1无端崖之辞检测含答案
一、无端崖之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垩漫(è)   斫(zhuó)   郢人(yǐnɡ)
B.逡巡(qūn)
踵(zhònɡ)
怵然(shù)
C.恂目(shùn)
巨缁(zī)
期年(qī)
D.惮赫(dàn)
黄馘(xù)
舐(shì)
解析B项,“踵”应读“zhǒnɡ”,“怵”应读“chù”;C项,“期”应读“jī”;D项,“惮”应读“dá”。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灌渎
B.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C.骛扬而奋鬐
D.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解析A项,“趣”通“趋”;B项,“恂”通“瞬”;
C项,“鬐”通“鳍”。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项:脖子。
B.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借钱。
C.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来:过来。
D.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然:然而。
解析B项,贷:借。C项,来:语助词。D项,然:乃,就。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4对下列加点的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离而腊之 ②郢人垩漫其鼻端 ③上窥青天,下潜黄泉 ④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⑤欲代子相 ⑥日凿一窍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解析①⑤名词活用为动词,②③⑥名词作状语,④使动用法。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饰小说以干县令
B.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C.于是鸱得腐鼠
D.神气不变
解析A项,“小说”在句中指“偏颇琐屑的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今义指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B项,“逡巡”在句中指“退却”;今义指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C项,“于是”在句中指“在这时”;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是连词。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贷子三百金    
金:金属。
B.周顾视车辙中
顾:回头看。
C.鲋鱼忿然作色曰
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D.君乃言此
乃:竟,竟然。
解析A项,金:古代货币单位。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7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而”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B.两个“而”不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解析而:①②均为连词,表顺承。之:③是代词,代“鲋鱼”;④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8下列对上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假装很大方,答允秋后收得税金后借给他三百金。
B.粮对于庄子、水对于鲋鱼,都是赖以养生的急需品,虽少但可养生。监河侯对于庄子,远赐等于见死不救。
C.这篇寓言构思精巧,寓言中引寓言,故事中套故事,于俗事中见深理。
D.在人物刻画上,监河侯的虚伪、庄子的迂腐无不跃然纸上。
解析D项,“庄子的迂腐”这个说法从文中找不到根据。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参考答案(1)我昨天来时,道中有一个喊我的。我回头看那车辙中,发现一条鲫鱼在那里。
(2)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吴王射巧猿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①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②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选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注①狙:猕猴。②殛:死,殒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王浮于江       浮:渡。
B.恂然弃而走
恂然:惊惧的样子。
C.委蛇攫抓
委蛇:弯曲。
D.王射之,敏给搏捷矢
敏给:敏捷,迅速。
解析C项,委蛇:从容的样子。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登乎狙之山    B.众狙见之
C.之狙也
D.三年而国人称之
解析A项,结构助词;B项,人称代词;C项,指示代词;D项,人称代词。
答案BD
( http: / / www.21cnjy.com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答案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参考答案颜不疑回去后,就拜董梧为师,改掉了他的傲态,抛弃了淫乐,告别了荣华显耀,三年后全国的人都称赞他。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4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能够揭示寓意的话。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如果等庄子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蜀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
这个故事揭露了                   ,讽刺了                          。
参考答案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 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的惯用伎俩
( http: / / www.21cnjy.com )15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答案③ ④ ① ②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5恶乎往而不可检测含答案
五、恶乎往而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子祀(sì)      尻(kāo)
曲偻(lóu)
句赘(gōu)
B.沴(lì)
浸假(qìn)
鸮炙(xiāo)
怛(dá)
C.不肖(xiāo)
哀骀它(tái)
蘧然(qú)
翣(shà)
D.眴(shùn)
郤(xì)
刖刑(yuè)
草屦(lǚ)
解析B项,“浸”应读“jìn”;C项,“肖”应读“xiào”;D项,“屦”应读“jù”。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卫有恶人焉 ②其可以为法也 ③寡人丑乎 ④爱使其形者也 ⑤穷达贫富 ⑥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⑦女恶之乎 ⑧子祀往问之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④⑥⑦
D.③⑤⑦⑧
解析①恶:古义指丑陋,今义指凶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丑:古义指惭愧,今义指丑陋。⑤穷:古义指处境不好,不得志;今义指生活贫困,缺少钱财。⑥南面:古义指面向南,今义指南边。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都译为“厌恶”。A项,主宰、统治/君主。B项,连词,来/介词,因为。D项,爱惜/喜爱。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又将奚以汝为    
B.予何恶
C.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D.唯命之从
解析C项是判断句,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鲜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恶之乎 ”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庄子·大宗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祀往问之     问:问候、慰问。
B.其心闲而无事
闲:安宁恬静。
C.岂更驾哉
更:更加。
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同“悬”,倒悬。
解析C项,更:更换。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伟哉夫造物者
A.甚矣,汝之不惠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时人莫之许也
解析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主谓倒装。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2)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参考答案(1)合乎时(而得)、顺乎理(而失),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
(2)况且人力不能胜过天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厌恶这些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8庄子认为子舆最为可贵之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安时处顺,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幸,不怨天尤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yǔ)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 ”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庄子·大宗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色若孺子     
    孺子:孩童。
B.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外:遗忘。
C.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易:更改,改变。
D.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参:通“叁”,三。
解析C项,易:容易。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语气词,吗;B项,助词,……的人/助词,表判断;D项,代词,那/语气副词,表揣测。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
答案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
(2)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参考答案(1)我还是持守着并告诉他,三天之后便能遗忘天下。
(2)能够灭亡一切生命的道,它本身不会灭亡;能够产生一切生命的道,它本身不存在产生的问题。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另举两个例子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庄子是先秦乃至传统中国的最伟大的批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正是他的逍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                         ,                  ,                         ;                         ,                  ,                         。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解析要注意分析例句的隐含要求,既要“形似”,又要“神似”。
参考答案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力的批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 正是他的呐喊 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国人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批判者 正是他的抨击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14(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
解析在解答此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并注意字数要求。此题中表脚告诉我们图表是全国与浙江2013—2014年的阅读率数据比较。第(2)题是要求根据数据,得出相关结论。在细读图表时要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图中,浙江的报纸期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而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的结论由此得出。回答时注意分点陈述和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1)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浙江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3东海之大乐检测含答案
三、东海之大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泾流(jīng)      殆(dài)
潦水(lǎo)
稊米(tí)
B.口呿(qū)
两涘(sì)
尾闾(lǚ)
井幹(hán)
C.渚崖(zhǔ)
汒(máng)
絷(zhí)
蚷(jù)
D.礨空(lěi)
喙(huì)
跐(cǐ)
逡巡(qūn
xún)
解析B项,“闾”应读“lǘ”。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此比形于天地     
比:掩护,遮蔽。
B.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名声。
C.不足以举其大
举:全、尽。
D.夫不为顷久推移
推移:变化、发展。
解析B项,闻:知识、见闻。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B.吾自以为至达已
C.是非坎井之蛙与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B项,认为。A项,古义指面向东;今义指东边。C项,古义指这不是;今义指事理的正确和错误,也指口舌。D项,古义指大道理;今义指不吝啬。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以为莫己若 ③莫大于海 ④自以比形于天地 ⑤而受气于阴阳 ⑥我之谓也 ⑦又奚以自多
A.①③⑤/②④/⑥⑦
B.①④⑥/⑤/③/②⑦
C.①④/②⑥⑦/③⑤
D.②④⑥/⑤/①/③⑦
解析①④为被动句;②⑥⑦为宾语前置;③⑤为介词结构后置。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 http: / / www.21cnjy.com )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端:尽头。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转。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不满。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解析C项,少:看不起、轻视。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C项,连词,就。A项,形容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尾/动词,表示肯定,相当于“是”。B项,连词,表示承接/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且。D项,介词,表示被动/动词,看见。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关于选文的分析和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解析C项,“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错,原文是河伯“弗信”。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参考答案(1)水流很大,波涛汹涌,两岸之间以及水中陆地与河岸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2)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的道理多了,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①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 ”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②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选自《庄子·天地》)
注①搰搰然:用力的样子。②生:通“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挈水若抽     挈:提。
B.数如泆汤
数:频繁,引申为快速。
C.则纯白不备
备:完备。
D.道之所不载也
载:记载。
解析D项,载:充满。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A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D项,动词,好像/动词,比得上。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向汉阴丈人推荐用机械技术来打水浇灌,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B.汉阴丈人认为使用机械技术,会使人道德水平下降,变得投机取巧。
C.这位种菜老人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人,拒绝社会的进步。
D.庄子在本文中是借汉阴丈人之口反对机巧之事和机巧之心,提倡素朴和返归本真。
解析C项,种菜老人拒绝使用机械是因为他反对人们的机巧之心,而非“愚昧落后”。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2)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参考答案(1)一天可以浇灌上百畦,用力很少但功效很大。
(2)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有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有机变之类的心思。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下面这首题为《典故杂吟》的七言律诗巧藏20个成语典故。请根据示例从其他三联中任选一联写出四个缩用的成语典故。
沧桑世事见天壤,唇齿衔环今古情。
缘木守株贻笑柄,枕戈尝胆赞英名。
七擒三顾效汗马,八斗五车能点睛。
投笔击楫钦裹革,移山填海尚鹏程。
示例:颈联 七擒七纵,三顾茅庐,汗马功劳(汗马之劳),八斗之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画龙点睛。
参考答案首联:沧海桑田,天壤之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渊之别),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结草衔环。颔联: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枕戈待旦,卧薪尝胆。尾联:投笔从戎,中流击楫,马革裹尸,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鹏程万里。(任选其一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14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观察右面图片,整合图片信息,紧扣“赢”字的构件和含义,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赢”字由“亡”“口”“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贝”“凡”构成。“亡”表示危机意识,“口”表示沟通能力,“月”表示时间概念,“贝”表示取财有道,“凡”表示平常心态。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平常心态、时间观念加上取财有道,是成为真正赢家的必备要素。2017-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5.4尊生检测含答案
四、尊 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创伤/悲怆 收敛/眼睑 棺椁/谆谆告诫
B.晕厥/晕车
蠹虫/案牍
絜驾/提纲挈领
C.掊击/解剖
拾掇/辍学
积累/日积月累
D.货舱/沧桑
闲暇/遐迩
倾泻/水泄不通
解析A项,chuāng/chuàng
( http: / / www.21cnjy.com ),liǎn/jiǎn,ɡuǒ/zhūn;B项,yūn/yùn,dù/dú,xié/qiè;C项,pǒu/pōu,duo/chuò,lěi;D项,cāng,xiá,xiè。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都译为“到……去”。A项,将要/况且。C项,用、拿/认为、以为。D项,代词,你/连词,表修饰。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因杖策而去之
A.籍吏民,封府库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D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A、B、C三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的一项是(  )
①越俎代庖 ②大相径庭 ③望洋兴叹 ④缘木求鱼 ⑤贻笑大方 ⑥小国寡民 ⑦井底之蛙 ⑧邯郸学步 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⑧⑨
解析④出自《孟子》,⑥出自《老子》。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恶乎比予哉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庄子·人间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絜之百围
絜:用绳子等计量圆筒形物体的粗细。
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辍:中止。
C.实熟则剥
剥:剥落。
D.几死,乃今得之
几:将近、几乎。
解析C项,剥:通“扑”,击打。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句中语气词,表强调/代词,他的。A项,连词,就。C项,语气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D项,副词,才。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匠师徒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却认为其无用,对此不屑一顾。
B.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
C.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柤梨橘柚果蓏等结出的果实能为人所用而常被击打挫伤,相反,栎树因为无所可用却免遭斧斤得以保全。
解析A项,“木匠师徒认为其无用却对此不屑一顾”错,文中师父不屑一顾,但徒弟看了个够。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2)女将恶乎比予哉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参考答案(1)这是不能当材料的树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如此长寿。
(2)你要拿什么和我相比呢 你将把我跟有用的树木相比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说  琴
[明]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者戴仲鹖,取而绳以弦,进而求操焉。何子御之,三扣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①。徐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观其黟然黑,邪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尤夫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其器有四:弦、轸、徽、越。弦以被音,轸以机弦②,徽以比度③,越以亮节④。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
高下张,比度则细大弗逾,亮节则声应不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弦取其韧密也,轸取其栝⑤圆也,徽取其数次⑥也,越取其中疏⑦也。今是琴弦之韧疏,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疏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以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始桐之生邃谷,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盘石,风雨之所化,云烟之所蒸,蟠纡纶囷,璀璨岪郁,文炳彪凤,质参金玉,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畅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宜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邪然,为腐材置物耶
“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如常以求固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缚柱以求张弛,自混而欲别物,自褊⑧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攩,几何不为材之病也 是故君子慎焉。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 知取于轸乎 义取于徽乎 谦取于越乎 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
(节选自《何大复集》)
注①文:指曲调。②机弦:控制琴弦。③比度: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音节的高低度数。④亮节:加大、节制琴的音量。⑤栝(guā):琴弦插入琴体的一端。⑥数次:数,琴徽的度数;次,合乎次序,位置正确。⑦中疏:小孔的通畅。⑧褊:狭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音则清浊见,机弦则高下张  被:散发。
B.使攻者制之中其制
中:合乎。
C.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
罪:怪罪。
D.一物而众理备焉
备:准备。
解析D项,备:齐全。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B.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C.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D.是以/宫商不诚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制琴喻用人,以琴的四大部件各自的作用,道出用人时“劲则能弗挠”“时则能应变”“序则能辨方”“虚则能受益”四方面的意义。
B.文中批评今之琴四部件制作不当致使琴不中用,也就是抨击当时统治者用人之不当,使文章增添了对现实的揭露意义。
C.文章结尾借仲鹖之口说:“信取于弦乎……一物而众理备焉。”这是点睛之笔,总结文章的前后内容,沟通全文的内在义理。
D.仲鹖说:“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说的是他信服何子说的道理,愿意更换琴弦,调整琴弦的松紧,使琴重放光芒。
解析D项,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做法。这里的“改弦更张”,是指改变原来的错误做法,恭恭敬敬地听从何子的教导。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2)吾将尤夫攻之者也。
(3)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参考答案(1)它的质地不能胜任琴弦,所以弹起来声音不响亮。
(2)我要严厉责备制琴人。
(3)内里质朴,雕饰外部,显露则兼济天下,不显露则独善其身。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曰:“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①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②,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注①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②脔:小块肉。
短文中,庄子借孔子之口提出“此以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的观点,请结合庄子的人生观,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短文告诉我们:做事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清对象,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勿以己度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必然招致鲁侯养鸟的可笑结局,适得其反。
“无为”和“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两个最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在了解事物、事件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不要妄为;“道法自然”就是以“道”为自然最高的、最根本的法则,自然不单指自然界,而是兼指自然如此,自然而然。如果鲁侯在海鸟的问题上,采取“无为”,即“不妄为”的态度,不违反海鸟的习性,不把海鸟迎到鲁国宗庙来款待和供养,而是遵循鸟的习性,让它回归自然,那它绝不会不吃不喝,两眼昏眩,心里悲伤,熬过了整整三天而死去。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应以此为戒。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4观察右面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注此人下面是一块巨石。
(1)描述漫画内容,至少恰当地用上一个成语。不超过50字。
(2)给漫画拟一个题目,不要拟“无题”。
(3)写出你对此人的告诫。
参考答案(1)一个人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弯着腰,两臂搂住巨石,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欲将巨石搬走。
(2)示例:不自量力(没脑子)
(3)该放就放吧。(或:做事不妨多用用脑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