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孟子》两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孟子》两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6 10: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
《孟子》两章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舜(   )     域(   )民
亲戚畔(   )之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   )士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
(6)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
(7)七里之郭:________
(8)委而去之:________
(9)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
(10)亲戚畔之: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委而去之
寡助之至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4.填空。
(1)《孟子》是__________所作,________经典之一。
(2)孟子的思想核心和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里之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与挫折。
(8)《〈孟子〉两章》中,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观点相近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自
《______________》,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米粟非不多也:________
(2)亲戚畔之:________
12.《孟子》这篇文章的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 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________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________
(3)当举群相送耳:________
(4)使人耽之若是: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中考相关链接
17.(台州中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
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那六兄弟)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老都管又道:“且耐他(杨志)一耐。”
答案
1.shùn yù pàn yuè gé bì
2.(1)被选拔,被任用。 (2)他,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3)通“增”,增加。 (4)通晓。 (5)指在国外。 (6)比不上。 (7)外城。 (8)离开。 (9)犯错误。 (10)通“叛”,背叛。
3.A
4.(1)孟子及其门人 儒家 (2)仁政 (
( http: / / www.21cnjy.com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而死于安乐也 (5)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6)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8)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6.(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7.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
8.内容上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
9.文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忧患,死于安乐”。
10.示例:在成长的道路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能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1.(1)粮食。 (2)通“叛”,背叛。
12.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表达自由奔放,语势更加强烈。
13.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1)擅长、善于。 (2)前往(去,接近,靠近)。 (3)全(全部)。 (4)假使(假如,如果)。
15.(1)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16.B
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