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庄子故事》两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庄子故事》两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6 10: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庄子》故事两则
基础知识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lǐ(  )泉    相(  )梁
梧桐(    )
·
(  )鱼
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家)
B.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在)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恐吓)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
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惠子相梁
C.庄子来,欲代子相
D.我知之濠上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________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
(3)是鱼之乐也:________
(4)请循其本:________
(5)或谓惠子曰:________
5.填空。
(1)庄子是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庄子》一书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庄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____的“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惠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的“鸱”,把“腐鼠”比作__________,巧借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3)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____________,能够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来观赏事物的美;而惠子则注重____________,认为每个人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课内语段阅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庄子坚持以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就本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是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的。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纪鸮①鸣
林简言
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鸮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鸮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鸮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简言曰:“假为鸮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鸮,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②,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鸮鸣而三闾放;杨震谟③,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鸮鸣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
(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
【注释】 ①鸮(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②謇谔:正直敢言。③谟:远大宏伟的谋划。
10.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11.下列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
,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至于门庭冷落。
12.第二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鸮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
篇目
(1)________
说理
《伤仲永》
神童才华泯灭
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纪鸮鸣》
槐树被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相关链接
14.(舟山中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光。
B.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一沙皇专制制度的忠实卫道士的典型形象。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等。
答案
1.醴 xiàng wú
tóng tiáo
2.D
3.D
4.(1)做宰相。 (2)怎么。 (3)这。 (4)最初。
(5)有人。
5.(1)道 游刃有余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2)志向高洁 醉心利禄猜忌君子 功名利禄 (3)美学上的观赏 知识上的判断
6.(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7.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8.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借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9.略。(言之成理即可)
10.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
11.B
12.示例:“每伺宵晦”的“每”字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鸮鸣者为达到毀树的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鸮鸣”的“辄”字,写出了鸮鸣者一有机会就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又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毒心肠;“私”字揭露了小人的鬼鬼祟祟与他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
13.(1)叙事 (2)揭示听信谗言的危害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