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曹刿论战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 )焉 牺牲玉帛( )
望其旗靡( ) 小信未孚(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__
(2)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
(3)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__
(4)小信未孚:________________
(5)虽不能察:________________
(6)战于长勺:________________
(7)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
(8)齐师败绩:________________
(9)公将驰之:________________
(10)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
A.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B.何以战?
C.宋何罪之有?
D.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时期______国史官________写的________体史书《________》。
(2)《曹刿论战》记叙了鲁庄公十年齐鲁____________的情况,这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____的典型战例之一。
(3)曹刿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认为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略写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9.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有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语篇阅读
(一)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②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③。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④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⑤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释】 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厌:满足。③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④遇:对待。⑤权:权宜,变通。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
上使外将兵
B.战陈之事,不厌诈伪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虽愈利,后无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
陛下亦宜自谋
12.下列句中的加点的“以”字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虽不能察,必以情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位怎样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归氏二贤传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①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有删改)
【注释】 ①摈(bì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复杖之:
________
(2)弟寻死:________
(3)与弟纹、纬友爱无间:
________
(4)纬以事坐系: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
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
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
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
中考相关链接
18.(温州中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________ 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________ ________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jiàn bó mǐ fú
2.(1)通“遍”,遍及,普遍。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情。 (3)个人专有。 (4)为人所信服。 (5)即使。 (6)在。 (7)击鼓进军。 (8)大败。 (9)驱车(追赶)。 (10)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A
4.(1)春秋 鲁 左丘明 编年 左传 (2)长勺之战 以弱胜强 (3)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4)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5.(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6.C
7.(1)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 (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8.战前和战后 战争过程
9.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职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示例:“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11.B
12.A
13.放火焚烧山林来打猎,尽管暂时能获得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
14.晋文公是一位深谋远虑、有着远见卓识的君主。
15.(1)用棍子打。 (2)不久。 (3)隔阂。 (4)犯罪。
16.(1)低着头私下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 (2)继母内心自感惭愧,终于被孝子的诚恳感化,跟随孝子去了。
17.D
18.(1)善于、擅长。 逃跑。 (2)没有。 归依。
(3)交换。 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