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6 20:3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她优美的舞蹈仿佛让我们看到树枝上累累的果实,呈现出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xīn(  )。
(2)好的篆刻,其图案设计和雕lòu(  )琢磨功夫必须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2.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3.古诗文名句填空。(12分)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曹刿论战》)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意思。
(6)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后,来到古老的郊区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
C.《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造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不过,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
5.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漫画手机】
(1)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下面漫画是一幅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山之石】
(2)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收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处不超过12字)(2分)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内开通免费Wi 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愈辩愈明】
(3)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对一只蝴蝶的关怀(15分)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得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
、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6.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道是缺憾却完美(13分)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憾。”是的,缺憾是人生的一种常态,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正因为有不完美,人们才会不断地弥补、完善。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②身体的病残是一种缺憾。对待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憾,有的人恨,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完美,恨它们破坏了本该有的幸福。可转念想想,如果霍金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邰丽华能言善听,如果史铁生可以向着大海奔跑……完美,就真的存在了吗?因疾病缠身的缺憾,霍金用超凡的意志在轮椅上,给现代物理科学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听说障碍的缺憾,邰丽华在舞蹈方面逐渐显露天赋,给舞台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因双腿瘫痪的缺憾,史铁生爱上了写作,他的《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给文学艺术添了完美的一笔。由此可见,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
③人生的不如意也是一种缺憾。现实生活中,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总是向往美好,排斥缺憾,但出现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面对这些缺憾,有的人徘徊不前,半途而废;有的人唉声叹气,急流而退;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悲观绝望。
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西楚霸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乌江自刎,是不是令人潸然?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会有谁认为项王渡江而逃有失颜面,不会有谁认为这是项王人生中的一个缺憾,除了他自己。他因为这所谓的缺憾迷失了方向,因为这所谓的缺憾放弃了梦想,因为这所谓的缺憾,给本可以完美的明天画上了休止符。
⑤项王拒绝缺憾、放弃梦想,将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结束在了缺憾中,他永远跨不到那个叫“完美”的殿堂。其实在人生这场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能正视人生的不如意,就可能将缺憾转变为完美。
⑥1968年,美国3M公司发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胶水,却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粘,可就是粘不牢东西。这个缺憾一直困扰着工程师福莱。直到1974年,福莱参加礼拜翻开歌本时,书签掉了下来,他突然想起那次不成功的发明,于是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粘在书签上,书签不就掉不下来了吗?通过实验,一种带粘性的书签诞生了,无论把这种书签粘贴到哪儿,它都会乖乖地待在那儿,不需要时把书签揭下来,也不会对书有任何损伤,而且往上写字也非常方便,这就是不干胶便利贴的前身。便利贴一经问世,便十分畅销,至今仍是3M公司的不败商品,并持续演化出其他无痕挂钩等明星产品。一次失败未必永远失败,工程师福莱就是一个人生的智者,他将生活的缺憾智慧地转变成了完美。
⑦________________?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缺憾,我们无须听从命运的安排,要以坦然的心态逆势起飞,不被缺憾羁绊,勇敢地走出阴影;面对缺憾,我们要用坚强的毅力将缺憾化作一种动力,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营造完美;面对缺憾,我们还应有智慧的思考、创新的意识,改变缺憾带来的不利因素,最终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⑧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人生十全十美。完美并不意味着缺憾的完全消失,只要能将缺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尽力使缺憾最小化,也就能更加接近完美。
(选自《文道》,有改动)
1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用下面的名言作为选文的道理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正视疾病,勇于承受的人,将变得更坚强、壮大。——希尔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④⑤⑥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在选文第⑦段的横线上补充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使上下文表述连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认为选文的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绝句二首(其一)(6分)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短文两篇①(12分)
(宋)苏 轼
读陶诗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田家乐
某②启。仆③居东坡,作陂④种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痘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⑤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注释】 ①两篇短文为作者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贬黄州、汝州时所作。②某:与后文的“公”都是指章惇,当时在京为官。③仆:对自己的谦称。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黑牡丹:牛的戏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方欲遣人求之:________
(2)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________
(3)昨日一牛病几死:________
(4)用其言而效:________
1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岁。
20.阅读两篇短文,仔细体会苏轼的生活情趣。赏析下列句子。(6分)
(1)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50分)
21.根据要求,完成写作。(10分)
据央视报道:南京马拉松比赛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24岁的小伙子在终点前突然倒地,呼吸、心搏骤停。紧急关头,两名选手为小伙子进行心肺复苏,小伙子渐渐有了呼吸。
下面是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动作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及提示语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按步骤介绍“胸外按压”动作。(120字左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
方法: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按压5cm。
速率:100~120次/分。
步骤:①平放;②直跪;③按压。
要点:用力、平稳、快速、有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40分)
家,是早出晚归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
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
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找寻寄托……
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请以“回家”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
1.(1)馨 (2)镂
2.示例: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 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
3.(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 http: / / www.21cnjy.com )2)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3)一鼓作气 再而衰 (4)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5)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6)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D
5.(1)人们迷恋手机,以至于疏远了彼此的关系。
(2)①养成暂别手机的习惯 ②发挥手机的积极作用
(3)示例一:正方。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有效。通过手机进行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手机进校园无可厚非。示例二:反方。现在大多数同学已经成为“低头族”,缺乏对手机的控制力,带手机进校园,使得学生上课玩手机,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
6.用柳条营救花蝴蝶;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7.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
纯真。
8.议论。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9.“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沙尘暴”指的是人们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行为。事例示例:公交车上没有人给老人、孕妇让座;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
10.示例: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儿关爱,少一点儿淡漠,多一点儿善良,少一点儿算计。
11.我们应该正视缺憾,追求完美。
12.名言放在第②段最合适。因为这句名言可以论证(支撑)“身体病残的人也可以创造人生的完美”这一分论点。
13.对比论证。先从反面举项羽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面对兵败这一缺憾而乌江自刎的例子,再从正面举福莱把不成功的发明改进为畅销商品的事例,正反对比,突出地论证了分论点:人生的不如意(缺憾)也可以转变成完美。使读者对观点有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14.既然缺憾可以转变为完美,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缺憾、实现完美呢?
15.不同意。最后一段是补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证,它补充论述了追求完美也要有度,不是所有的缺憾都能被转变为完美的,只要尽力了,人生就不会有遗憾。这样的论述使文章分析更透彻,论证更严密。
16.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
17.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反映出诗人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
18.(1)正、刚刚。 (2)给予、赠送。 (3)几乎。 (4)见效、奏效。
19.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
20.(1)示例:陶诗对他宛如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可见苏轼对陶渊明喜爱之甚,又读得小心翼翼,舍不得一下子读完,真有意思。 (2)示例:如孩童得一糖果,唯恐一口吃完,真是可爱之人!而“无以自遣耳”,隐隐透露出作者的生活境遇。 (3)示例:“不识”与“识之”,形成对比,看似平常语气,却有一番惊喜。他是以“老妻”为豪的。
21.示例:将被抢救者脸朝上,平放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上;抢救者在被抢救者身侧双膝跪地,大腿尽量与地面垂直;双手手掌朝下,成十字叠放于被抢救者的两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双臂绷直,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力量,平稳、有规律地用力向下按压5cm,再向上放松;每分钟重复100~120次。
2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