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第1单元含答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第1单元含答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6 14:11:01

文档简介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1.3囚绿记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ē)     涸辙(ɡù)
炎热(yán)
公寓(yù)
B.纤细(qiān)
嫩芽(nèn)
婆娑(pó)
蕈菌(xùn)
C.幽囚(qiú)
固执(zhi)
葱茏(lónɡ)
猗郁(yī)
D.娇弱(jiāo)
触动(zhù)
攀缘(pān)
烽烟(fēnɡ)
思路解析A项,“涸”应读“hé”;B项,“纤”应读“xiān”;D项,“触”应读“chù”。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虽然对于封建迷信的禁止性规定一直都有,但过去执行不力,很多干部对此    。
(2)陆蠡是台州    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名人,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风,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
(3)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    。
A.不以为意  首屈一指  鼎力相助
B.不以为然  屈指可数  全力相助
C.不以为意  屈指可数  鼎力相助
D.不以为然  首屈一指  全力相助
思路解析(1)“不以为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由“执行不力”可知,应用“不以为意”。(2)“屈指可数”形容为数不多。“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用“屈指可数”更符合实际。(3)“鼎力相助”是敬辞,大力相助(多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全力相助”,用全部的力量或精力去帮助别人。这里应用敬辞“鼎力相助”。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紧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遇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B.她聪明,就像她的名字“永久的智慧”,几乎所有的女红她都会:烹饪、刺绣、织毛衣,做绢花和洋娃娃,编中国结和跳交谊舞。
C.解决农村案件频发问题,不仅要在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治安上着力,恐怕我们更需要多从增强农民权利等更为宏观的问题来考虑,如此,才能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更有尊严。
D.要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并使之蔚然成风,还要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浓厚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思路解析A项,句式杂糅,“为避免或救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之不受损害”是将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在一个句子中。要么说“为避免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受损害”,要么说“为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B项,分类列举不当,“烹饪”“跳交谊舞”不是女红。C项,搭配不当,“增强农民权利”应为“保障农民权利”。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思路解析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句;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而且前面已有“一连好几天”,不必重复“天天”;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可确定第三处应选⑤句与之照应。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5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是“自私的”
思路解析根据下文紧接的语句,可以找到“自私的念头”的具体含义。至于第二问,可以结合这段文字结尾处的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自私的念头”指的是将常春藤牵进“我”的屋子。说“自私的”是因为“我”要牺牲常春藤的自由生活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6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思路解析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常春藤的“伸长”“攀缘”“舒放”,结合下文写常春藤的“柔绿”“嫩黄”“细瘦”“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可以看出,这句话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形成对比。
参考答案这句话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写它的变绿变黄变细变瘦形成对比,揭示了“囚绿”对生命造成的损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7第②段中写“我”原来在乡下居住时对床下嫩芽的爱护,似乎与上下文都不衔接。这段文字能不能删除 说说你的理解。
思路解析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看,这段文字并不多余,能围绕这层意思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不能删除。这是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8绿枝条日见病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思路解析作者把自己的念头称之为“魔念”,可见这种念头的荒唐和不近情理,是一种自私和偏执的怪念头。
参考答案用“我”的“魔念”衬托“我”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偏执的心理。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光  阴
陆 蠡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蹑踪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语。“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我独语。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片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 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轻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 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很早以前。我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只竹箩——我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是爱惜光阴的。他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是他把光阴用尽了。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 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有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的心何时变得沉重 我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光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 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的。啊,悲哀的,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选自《陆蠡散文选集》,有删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在描写散步的见闻时,很自然地把这种见闻转化为细腻的对话描写,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复杂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认识。
B.作者精于构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思想”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成为自己如影随形的朋友。
C.“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光阴”比喻成能被驱赶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用玩耍等方式使时间过得更快的行为。
D.本文妙“喻”连珠,如作者说飘坠的树叶是“一张日历”,说计算光阴的速度“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等。
E.作者这篇文章借助诗意的联想,把议论隐含在饱含诗情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对光阴有着沉痛的反思,这种反思使我们更清醒地审视自己,珍爱光阴。
思路解析A项,“对话描写”应为“心理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C项,应为比拟的修辞手法。D项,“计算光阴的速度‘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不是比喻,是类比。
答案BE
( http: / / www.21cnjy.com )10第二段中“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第九段中写祖父匆匆的脚步有何作用
(导学号56560003)
思路解析“树叶”的来处十分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题干中问的是“象征意义”,故而应从深一层思考。要抓住文中“祖父是爱惜光阴的”分析写“祖父匆匆的脚步”的作用。
参考答案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光阴的逝去。祖父匆匆的脚步与“我”在竹箩里玩耍形成对比,用祖父的珍惜时间反衬“我”的不珍惜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11“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什么
思路解析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可以结合上文祖父对光阴的珍视分析。
参考答案浪费时间就是浪费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往往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光阴。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只有浪费过光阴的人,才会意识到光阴的可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有人认为“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一段表现的是作者对光阴的珍惜,也有人认为这一段说的是作者浪费光阴的事情。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解析对这段话含意的理解,要把握关键词语“那么做”指代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理解。
答案示例(1)表现作者对光阴的珍惜。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承接上面“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一句,但“很久不那么做了”表示转折,可见下文是写作者对光阴的珍惜。“我的心”“变得沉重”,“我”变得“吝啬”等表现了作者对光阴的珍惜。(2)说的是过去不珍惜光阴的事情。“竟有一次”带有一种自责的情绪,然后开始回忆过去不珍惜光阴的事情,其中用尺测量光阴的速度是无所事事的表现,“好久”表示时间之长,“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 ”是对自己的责备。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和使用的修辞手法,再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我怀念着绿色

思路解析仿句必须与原句运用的修辞一致,句式基本一致,表达类似的情感。画线处多用短句和对比手法。
答案示例(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烤热了。我欢喜看草绿,我欢喜看花艳。我疲累于空旷的冬季的萧条和秋季的黯淡,我怀念着绿色,如同干枯的苗期望着甘霖!我如饥似渴的心情即使一叶之绿也如获尺璧。
( http: / / www.21cnjy.com )14下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种类型亚健康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导学号56560004)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同年龄段的亚健康状态
(1)身体亚健康:

(2)心理亚健康:

(3)社会适应亚健康:

思路解析回答本题应仔细观察图表,根据图表中柱状图的高低进行回答,回答时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
参考答案(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2)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
(3)31~50岁年龄段发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后都相对较低。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1.1荷塘月色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宛然(wǎn)     嬉游(xī)
点缀(zuì)
寂寞(mò)
B.幽僻(pì)
煤屑(xiè)
参差(cī)
踱步(dù)
C.仿佛(fú)
眠歌(mián)
乘凉(chéng)
斑驳(bó)
D.脉脉(mò)
敛裾(jù)
袅娜(nuó)
媛女(yuàn)
思路解析A项,“缀”应读“zhuì”;B项,“踱”应读“duó”;D项,“裾”应读“jū”。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图。
②荷塘中,高高挺出水面的荷叶一望无际,青翠欲滴;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含情脉脉,妩媚动人。
③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④随着虚无缥缈的歌声,诗人的思绪融进了朦胧的荷塘月色之中,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⑤入夏以来,天气异常,五风十雨,致使城市内涝、市民受灾的情况不断发生。
⑥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思路解析③“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不合语境。⑤“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此处望文生义。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家产,不以国事为念,胸无大志。此处望文生义。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营里程已突破10万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千米、在建规模1.2万千米,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思路解析B项,搭配不当,“老龄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为“老龄化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不合逻辑,“在建规模1.2万千米”不包含在“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中。D项,句式杂糅,前面的主语为“公民”,所以“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应改为“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信息的统一平台”。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早就为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德国科学家在显微镜下发现莲叶的表皮上有无数乳凸状的颗粒,连水珠都不沾。科学家把炭粉洒在莲叶上,用水一冲,炭粉马上消失殆尽。          ,这种薄膜用于车辆和建筑的表面,一场雨或一阵风便能清除上面的浮尘。
A.莲叶这一性质让科学家把一种具有“自活性能”的薄膜制造出来
B.科学家按照莲叶这一性质制造出一种具有“自活性能”的薄膜
C.莲叶这一性质使一种具有“自活性能”的薄膜被科学家制造出来
D.一种具有“自活性能”的薄膜被科学家按照莲叶这一性质制造出来
思路解析横线前面主语是“德国科学家”,横线后面句子的主语是“这种薄膜”,按照主语一致、宾主衔接原则,应选B项。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5第一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思路解析从内容上可以看出,第一段写月光下的荷塘,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使所写景物生动,具有美感。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第一段描写“月下荷塘”。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从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6第二段描写“塘上月色”,这段文字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写出了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路解析作者先写月光,又写了月光下的叶子和花,基本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写作。作者情感可以通过其对景物的喜爱感受到。
参考答案从光到影、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塘上月色的素淡、朦胧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7怎样理解“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句的含义
(导学号56560000)
思路解析理解句子含义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理解其表面义,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其深层含义。该句的理解关键在于把握“酣眠”“小睡”两词的含义,联系前后语境可知,这里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把“满月”比喻成“酣眠”,把“朦胧的月色”比喻成“小睡”,表达了作者对朦胧月色的喜爱。
参考答案满月固然很好,但是月亮被淡淡的云笼罩着,若明若暗,不能朗照,也是别有情趣的。这正与作者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8作者笔下的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是朦胧的。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思路解析作者对这种景物的赞美,是因为这种景物符合作者情感的需要,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参考答案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于自我陶醉中换来的短暂的自由。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
( http: / / www.21cnjy.com )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③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⑤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1946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38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⑦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有删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9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思路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阐释翠湖对于昆明的意义即可。
参考答案翠湖和昆明城密不可分,几乎就挨着城市的中心,像眼睛与身体的关系一样,翠湖赋予昆明城以灵气。
(2)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
思路解析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不名一钱”和“无穷无尽”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前者是“不用花钱”的意思,后者是“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意思。
参考答案一是遛翠湖无须有钱,无须花费;二是翠湖风景好,可以逛很久,逛很多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10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思路解析这段文字是对景物的细致描写,赏析的角度很多,可以从景物描写、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极写了翠湖的鱼的多、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由,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人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为后文抒发对翠湖的怀念做了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11根据文意,请分析作者“很想念翠湖”的原因。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很想念翠湖”出自第⑥段,从上下文的关系看,答案应在上文,应根据第②③④⑤段内容概括。
参考答案①翠湖美丽宁静的环境,给人以宁静闲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的心境;②翠湖独特、淳朴、自然的民风令人怀念;③在翠湖经历的美好时光,镌刻着作者关于青春、友情的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12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思路解析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三个关键点,即“有点担心”“我不反对”“我希望”,据此可以回答。
参考答案作者对在翠湖边举办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猎奇心理的、庸俗的、与翠湖的气质相冲突的“蛇展”表示出忧虑,担心翠湖失去了宁静与和谐,对这种短视与浅薄的行为,提出委婉的批评。同时作者并不拒绝与市民生活、当地风俗紧密联系,与翠湖的气质相得益彰的热闹,而是希望翠湖能恢复以往的明爽安静,继续为昆明人民服务。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徽标设计贵在富有创意,用简单的图形寄寓深刻的含义。右图是“中华老字号”徽标,请从构图角度简要说明其寓意。(60字以内)
(导学号56560001)
思路解析根据题意,应首先说明该徽标整体构图内容,然后就其构图特点说明其寓意。注意分点作答,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①徽标图案由“字”“号”二字组成;②印章造型、篆刻手法表现老字号历史悠久;③上下贯通体现老字号的发展前景无限。
( http: / / www.21cnjy.com )14请根据“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加以想象,对采莲姑娘“弄莲子”的情景进行描写。
要求:①有环境、肖像和动作描写;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100字左右。
思路解析这是一个考查联想能力和描写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题目,要抓住题目的要求——对采莲姑娘“弄莲子”的情景进行描写。环境、肖像、动作是描写的重点和应有内容。
答案示例荷花轻摇,莲船隐现。一水碧色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青衣,半天彩霞映红素颜。斜盘了乌髻,低挽了宽袖,指间忽隐忽现一粒秋莲。低头,轻叹,看鱼儿聚了,看鱼儿散;回首,无言,听莲歌近了,又听莲歌远。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1.2故都的秋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凋谢(diāo)    潭柘寺(zhè)
屋椽(chuán)
落蕊(ruǐ)
B.细腻(nì)
平仄(zē)
椭圆(tuǒ)
歧韵(qí)
C.文钞(chāo)
橄榄(lǎn)
嘶叫
(sī)
普陀(tuó)
D.鲈鱼(lú)
鲑珍(xié)
驯鸽(xùn)
譬如(pì)
思路解析B项,“仄”应读“zè”。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B.一叶知秋,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
C.位于眉山市的“三苏祠”园内廊庑相连,竹木参天,殿宇轩敞,极具南国流风遗韵。
D.自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过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新闻真实性,所传播的信息泥沙俱下,容易误导群众,这是自媒体明显的局限性。
思路解析A项,“见微知著”指看到一点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B项,“一叶知秋”指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儿预兆就能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C项,“流风遗韵”指前代流传下来的风雅韵事或好的风尚。适用对象错误。D项,“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思路解析A项,表意不明,可以改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被人们采集起来”或“人们常常把它采集起来”。B项,语序不当,先“达成一致”,后“定稿”。D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他不仅是记者、作家、电影工作者,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而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②又采用了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称它作“陶然亭”。
③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
④后来此处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时的宴会之所。
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⑥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
⑦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
A.①②④⑦⑥⑤③    B.①⑦⑥⑤③②④
C.⑥⑤⑦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⑦⑥⑤
思路解析本段文字介绍的对象是“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亭”,应先指出,故①句应为首句,可排除C项;⑥⑦两句是写现在,⑤句是过渡句,②③④三句是写历史,由⑤句可以看出,应先写现在,再写历史。故选B项。
答案B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http: / / www.21cnjy.com )5说到牵牛花,作者为什么认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思路解析首先考虑蓝色、白色、紫黑、淡红的颜色特点,然后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参考答案“蓝色或白色”属于冷色调,而“淡红色”为暖色调。作者喜爱牵牛花的冷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冷寂之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6文中加点的“这些深沉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中词句的含义,加点文字处在本段文字的结尾处,起收束作用。“这些”是对上文中作者感受的总结。
参考答案“这些深沉的地方”指的是作者“细腻”“清闲”“落寞”的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7第二段是从哪几个方面的感受来描写槐树的落蕊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四个方面描写了槐树的落蕊。渲染了气氛,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8第三段中写北国的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思路解析第三段文字,作者为了写北国的“秋声”,选定了秋蝉;为了凸显北国的秋蝉的特别,写了南国的秋蝉,并用北国的蟋蟀耗子与北国的秋蝉类比。
参考答案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的特点,用北国的蟋蟀耗子类比北国秋蝉之多。“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切向往与眷恋之情。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长在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删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但对北方人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C.江南的冬天,虽有寒风,但冷不过一两日,总是微风和煦,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绿意。
D.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
E.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借助想象,用颜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表达了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思路解析C项,“到处可见充满生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意”与文章内容不符。D项,“实写雪景”说法错误,此处是虚写。E项,表达“相见恨晚”的情感说法牵强,作者是在表达对江南悠闲境界的喜爱。
答案AB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在江南“不感到岁时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思路解析答题区间为文章的第三段。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江南冬天不肃杀的原因是天气不冷、植物不凋。
参考答案江南之冬,天气不冷,芦花不败,树叶难凋,草色不枯。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作者说“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一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点是“这”字指代的内容,从文章第四段中不难看出“这”指的是上文中作者描述的江南冬天傍晚下着微雨时的悠闲境界。
参考答案悠闲、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江南的雪景时,共有四处引用了写雪的古诗句。这四处古诗句的顺序能否改变 为什么 引用这些诗句的目的是什么
(导学号5656000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作者安排材料的顺序,结合这四联诗描述的内容和表现的意境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这四联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时间顺序(从傍晚到第二天早上)记述了江南冬日降雪的全过程,每一联都是单独的美好画面,合起来写到了声、色、味、酒、花、人,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情画意。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完好地表现出江南冬雪景色的美丽与诱人。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3(2015·课标全国高考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读书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是否定的。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思路解析①应该是一个总括性句子。结合下文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记忆型阅读”“批判型阅读”两种阅读类型,可以推断此句应该是总说阅读的类型。②是针对上一句中的“记忆型阅读”的主要特点“盲从书本知识”来说的。③结合上下文,上句说的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下句说的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所填语句肯定与“问题”有关。
答案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14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思路解析所给例句从句式上看是一个对偶句,从内容上看构成对比,每个分句又采用因果倒置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紧扣这些关键点。
答案示例有人感叹冬天,因为她的肃杀,仿佛冷酷而悲凉的社会;有人赞颂冬天,因为她的洁净,犹如清纯而高雅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