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第3单元含答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第3单元含答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6 14:13:03

文档简介

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3.10游褒禅山记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bǎo)    庐冢(zhǒng)
奴仆(pú)
荒谬(miù)
B.华实(huā)
窈窕(yǎo)
懈怠(dài)
瑰丽(guī)
C.蛮夷(yí)
负疚(jiù)
迷惑(huò)
幽暗(yōu)
D.渔父(fù)
谨慎(shèn)
罕至(hǎn)
梵语(fàn)
思路解析A项,“褒”应读“bāo”;B项,“华”应读“huá”;D项,“父”应读“fǔ”。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漫:全都。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悲:感叹。
思路解析A项,“漫”是“模糊”的意思。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3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就是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
B.古人的名和字之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C.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尊敬。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有称官爵名的,如王安石又称“王荆公”。有几项同时称的,一般是先官名,次籍贯,再次姓名,后字。如“庐陵(籍贯)萧(姓)君圭(名)君玉(字)”。
D.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南宋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思路解析D项,王安石,是北宋临川人。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字,从意义和用法角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③于人为可讥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①②③介词,“在”;④介词,“对”。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思路解析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完成第6~9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D.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思路解析D项,“叹”应为“感慨”的意思。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项是(  )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⑥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思路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作者游褒禅山的“所得”,⑤是作者对游洞情况的记叙,⑥是说与作者同行的人后悔出洞。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里,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
B.褒禅山上有前洞和后洞,前洞所在位置平旷,到那里记游的人非常多;后洞曲折幽深,景象奇特,但记游的人相对较少。
C.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一个人疲倦懈怠不想再游下去,就对大家说火把快要熄灭了。大家随他一起出洞后,马上就有人后悔了。
D.王安石游山后很有感触,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这很值得后人学习。
思路解析A项,“始”为“开始”“当初”之义,并非指慧褒是“第一个”在华山居住的人。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思路解析翻译这两句话的重点是“其”“随”“极”“至于”“幽暗昏惑”“物”“以”“相”等词。
参考答案(1)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以致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 其亦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游眺望乎 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 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 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廓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 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 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 其不然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直好山乎        直:只是。
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燕:安闲。
C.至即深山长谷之民
即:就是。
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壅:阻塞。
思路解析C项,“即”的意思是“接近”。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①代词,指在山石上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②助词,的。B项,都是表推测、估计的副词,恐怕、大概。C项,①连词,表转折关系,却;②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D项,①连词,表目的关系;②介词,用。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56560016)
A.去廓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B.去廓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C.去廓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D.去廓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思路解析通读句子可以看出“《书》不云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不云乎……”的句式是相同的,因此断句也应一致,由此排除B、D两项;再结合句中的具体实词、虚词帮助断句,得出答案为C项。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第二段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连用五个问句,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文章构思新奇,平铺直叙,论述有方,逐层深入,中心突出,轻重得宜,实为不可多得之美文。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思路解析C项,文章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突兀而起,连用五个问句。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3)作亭之意,其然乎 其不然乎
思路解析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焉”,代词,指“山”。“夫”,发语词。“其”,表推测、估计的副词;“然”,这样。
参考答案(1)广博高大,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这些当作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2)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3)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 大概不是这样吧
参考译文石门亭位于距青田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处处可见。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
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大概是因为它只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座好山吧 大概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吧 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病疾忧患吧 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 大概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 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这些当作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有记载:“我家老成之人逃遁于荒野。”《诗经》里不是有写道:“驾着车辆出行远游,来排遣我的忧患。”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顺还敢自我舒适安逸吗 到了这里见到接近的都是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阻塞而下情不明的情况吗 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是仁的体现。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众不会服从教化。民众服从教化,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你能让他们休养生息、不惹是生非,优哉游哉嬉戏欢乐吗 自古至今的留名于人世的人,那些刻石幸而存在,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了仁的名分却没有改变自己的意愿,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 大概不是这样吧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5学校成立若干学习兴趣小组,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四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和中药兴趣小组,以示祝贺。
(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⑥独有痴儿渐远志 更无慈母望当归
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   
中药兴趣小组  
思路解析①表现了摄影的特点;②写的是学术研究;③表明的是创作;④表示的是书信;⑤表现的是演员的特点;⑥“远志”“当归”为中药名。
参考答案⑤ ③ ① ⑥
( http: / / www.21cnjy.com )16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导学号56560017)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一要审清题目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构思一段话;二是充分利用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是表达要准确、连贯。
参考答案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燃气、电力管线进行普查;再通过制订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3.8兰亭集序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癸丑/揆情度理 修禊/锲而不舍 闲适/群贤毕至
B.作祟/崇山峻岭
湍急/惴惴不安
彭殇/一觞一咏
C.和睦/惠风和畅
妄作/作威作福
垓心/放浪形骸
D.嗟悼/绰绰有余
聘任/游目骋怀
夙愿/世殊事异
思路解析A项,guǐ/kuí,xì/
( http: / / www.21cnjy.com )qiè,xián;B项,suì/chóng,tuān/zhuì,shāng;C项,hé,zuò,gāi/hái;D项,dào/chuò,pìn/chěng,sù/shū。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修竹       修:高。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日期。
C.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思想情绪,情致。
思路解析B项,“期”的意思是“至、及”。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思路解析①介词,在。②介词,对。③代词,他们。④代词,人们的。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4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作为一种实用类文体,有两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是赠序,一种是书序。赠序,文人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书序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兰亭集序》。
B.禊,一种祭礼。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中的山阴,指山的北面。
D.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思路解析山阴,指山阴县,当时的县名。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完成第5~8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思路解析C项,“悟”,通“晤”,面对面。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6下列各组语句中,都能表现作者认为“人生可痛”观点的一项是(  )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②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⑤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思路解析①表现人生之短;②表现人的不同生活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③表现年老来临,兴致不再;④表现时间之短,美景易失;⑤表现人难免一死;⑥表现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死。排除②⑥即可。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思路解析B项,“因此要及时行乐”的说法有误。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过去,以前;“俯仰”,一瞬间;“陈迹”,旧迹;“一”,把……看作一样;“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妄作”,妄造、没有根据。
参考答案(1)以前所感到欣慰的事,一下子就成了旧迹。(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程原迩稿序
张 鼐
南高峰下,松梢乱云,竹影蔽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刳竹引泉,其声潺潺,出于涧底。鸣鸟上下,与行人唱和。境过清,非韵士不能耦而居,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吾友程原迩从新安来,同王象斗读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此。余偶过其室,瀹茗焚香,出文章数篇读之,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吾尝叹人生于世,凡浓艳之物,可争掬取者,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惟天下名山水,高人韵士,与奇文章相逼而来,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盖游不奇不旷,交不奇不王也。
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其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朋友之助,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挟册子咿唔、仰面看屋梁索解句者,恶足以语此 原迩之文,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倘非湖山之助,安能笔笔生动 今而往原迩益勉之矣。
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原迩其时寄我新篇,令我数浮大白,为原迩展山水之清音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高峰下,松梢乱云   乱:扰乱。
B.非韵士不能耦而居
耦:结伴。
C.交不奇不王也
王:旺盛。
D.如鸟溯风而鱼沫水也
沫:水珠。
思路解析D项,根据语境的意思,“沫”不能是名词,应为动词,解释为“在水中嬉戏”。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B.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C.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D.吾归山中/晨起见远烟一抹/起玳瑁湖上/九峰隐隐在西楼可数者/不觉旷然远览/有南峰之怀焉
思路解析首先要粗通大意,其次要根据所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进行断句。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是作者赞美程原迩文章优美的一项是(  )
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
②以吾澹然当之,其味立尽
③领此趣者觉神魂飞动,手足鼓舞
④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
⑤饶于韵而远于趣,入于正而出于奇
⑥同王象斗读书于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思路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②是说世间“浓艳之物”,④是说文章与山水之间的关系,⑥是说程原迩的读书伴侣。
答案A
( http: / / www.21cnjy.com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程原迩读书环境的清幽,引出程原迩这位高人,为下文写其文章的清秀做铺垫。
B.文章第二段写“我”与程原迩的一次交往,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使“我”神魂飞腾,感慨不已。
C.第三段写程原迩的文章“旷远卓绝,涧水松风,宛在笔底”的原因:借灵于湖山,借助于朋友。
D.结尾仍以山水为引,说明读朋友的文章需要“借灵于湖山”,而只有“借灵于湖山”才能写出“展山水之清音”的文章。
思路解析B项,“他朗诵了他写的文章”不当,原文是“出文章数篇读之”,意思是“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导学号56560014)
(1)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其文章之灵气。
(2)文章之借灵于湖山,如草色之借润于酥雨。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各有侧重点。第(1)句是否定判断句;第(2)句是比喻句,同时是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要翻译出这些语句的特点。
参考答案(1)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
(2)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从酥雨借得光泽。
参考译文南高峰下,松树树梢扰乱了流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翠竹的身影遮蔽了太阳。剖开竹子,接引泉水,泉水声从山涧的底部潺潺地传来。啼鸣的鸟儿上下翻飞,与山中行人唱和。然而这环境太清幽了,不是雅士是不可能陪伴他居住的,不是胸中早有烟霞之梦的人不可能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他写文章的灵气。
我的朋友程原迩来自新安,与王象斗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读书。我偶然间拜访他们的居所,他烹茶燃香,拿出几篇文章让我读,文章意趣旷远卓越,山涧泉水、风中奇松,在他的笔下都活灵活现。我曾经感叹,人生在世,大凡浓艳的东西,能让别人争抢的,我用淡泊的心态面对,它的价值在我这立即消失殆尽。只有天下著名的山水、高人雅士以及奇逸的文章逼我而来,我才会领悟其中的妙趣,感到神魂飞腾,手舞足蹈。大概游览不奇的山水不能使胸襟开阔,交往不奇的士人不能使精神旺盛吧。
文章要从湖山借得灵气,就像草色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酥雨借得光泽。文章要借助于朋友,就像鸟儿飞舞在逆风中、鱼儿游戏在激流间。那些拿古人书册咿唔吟哦、仰面看屋梁索解句意的家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语呢 程原迩的文章,富有韵味并且情趣超迈,开始处堂堂正正,结束处奇逸不凡。假如没有得到湖山的帮助,怎么能笔笔生动呢 从今往后,在文章方面程原迩一定会更尽力的。
我回到山里,早晨起来看到远处一抹烟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玳瑁湖湖面上缓缓升起,九座山峰隐隐约约的,在西楼上可以数得出来,纵目远观,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有了南高峰一般的胸怀。程原迩那时寄给我的新作,让我满饮了几大杯酒,因为他的文章展现了山水的清妙。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4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
《兰亭集序》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        ;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个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        ;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        。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思路解析选文从“章法”“结构”“用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个方面来描述《兰亭集序》的书法特点。第一处,承接在章法上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的特点,因此选D项最合适。第二处,与“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相连接的是C项。第三处,承接“每一个字”有生命、有筋骨、有血肉的评价,用“……各异”衔接最紧密,因此选A项。第四处,承接前文对书法运笔精妙的赞美,而B项正是讲“运笔使锋之妙”的,因此选B项。
答案D C A B
( http: / / www.21cnjy.com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假等机会自驾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假期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我问他都玩了些什么,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他还说,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里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思路解析
(1)劝告要委婉,不要太直白。(2)内容是关于“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的,手法是对偶,注意标语要简洁、鲜明、朗朗上口。
答案示例(1)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或“农家乐,乐农家”)2017-2018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检测:3.9赤壁赋含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语基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rén)    举酒属客(shǔ)
窈窕(yǎo)
旌旗蔽空(jīnɡ)
B.桂棹(zhào)
冯虚御风(pínɡ)
嫠妇(lí)
横槊赋诗(shuò)
C.渺渺(miǎo)
倚歌而和(hè)
扁舟(biān)
用之不竭(jié)
D.枕藉(jiè)
酾酒临江(shī)
渔樵(jiāo)
山川相缪(liáo)
思路解析A项,“属”应读“zhǔ”;C项,“扁”应读“piān”;D项,“樵”应读“qiáo”。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下列加点词与“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扣舷而歌之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泣孤舟之嫠妇
D.范增数目项王
思路解析C项的“泣”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和例句“舞”的用法相同。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羡长江之无穷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B.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
C.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D.①驾一叶之扁舟
②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思路解析B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美人”,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徘徊于斗牛之间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思路解析除D项外,其余的都是介词,在。D项,“于”,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为其然也
B.而今安在哉
C.而又何羡乎
D.凌万顷之茫然
思路解析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D项为定语后置。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完成第6~10题。
赤 壁 赋
苏 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 http: / / www.21cnjy.com )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泛:浮,浮行。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曾经。
思路解析D项,“曾”的意思是“竟然,简直”。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①代词,那;②代词,他。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助词,的;②代词,它。C项,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同介词“在”,表处所。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思路解析“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
答案B
( http: / / www.21cnjy.com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这段文字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B.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C.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
D.在第四段中,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思路解析这篇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生的看法,文中的
“客人”和作者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故而D项“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错误。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思路解析第(1)句翻译的重点是“者”字,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标志。第(2)句翻译的重点也是“者”字,这里是代词;“卒”,最终。
参考答案(1)有一个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相应和。
(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①,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⑤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巉(chán)岩:险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山岩。②披蒙茸:披,分开;蒙,覆盖;茸,这里指杂草。③冯夷:水神名。④玄裳缟衣:玄,黑色;缟,白色丝织品;裳,下裙;衣,上衣。⑤畴(chóu)昔:往昔,从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从:跟随。
B.顾安所得酒乎
安:哪里。
C.掠予舟而西也
西:西方。
D.道士顾笑
顾:回头。
思路解析C项,“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飞去。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B.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C.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D.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思路解析根据句意理解,“过临皋之下”是从临皋亭下面走过的意思,前后应停顿,据此选出答案。
答案C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交代了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做的准备。
B.第三段中的“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态;《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消沉和虚无的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思路解析D项,“消沉和虚无的思想”不准确。
答案D
( http: / / www.21cnjy.com )1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导学号56560015)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思路解析翻译这两句话时,第(1)句要把握“曾”“几何”的意思;第(2)句要结合注释,理解“畴昔”的含义,把“非子也耶”的语气翻译出来。
参考答案(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2)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参考译文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有酒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习习,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 ”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很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为了应付你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
( http: / / www.21cnjy.com )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高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感觉忧伤悲哀,紧张恐惧,感到害怕而不敢停留了。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然长鸣,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你了。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三、表达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1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三句话,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                ;                
思路解析从画线的语句的特点看,要采用“个性就是什么”的句式,要引用一句表现某人某种个性的诗句。
答案示例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 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 http: / / www.21cnjy.com )16下面是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表达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程校长:
您好!
我是敝校星云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102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
2016年4月5日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思路解析“敝校”是谦辞,不能用于内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作”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拜读”是敬辞,不能用于别人读自己的文章;“蓬荜生辉”用词不当;“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用在此处不恰当。
参考答案(1)将“敝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
(2)将“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
(3)将“拜读”改为“阅读”
(4)将“蓬荜生辉”改为“倍感荣幸”
(5)将“敬谢不敏”改为“先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