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第一单元 一《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第一单元 一《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7 11: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ɡ
wēiyí
wūménɡ
(
) (
) (
)
yǘn

tiě
suǒ
(
) (
)
2.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
) jìn
(
)bànɡ(
)hènɡ(
) jǐn(
) pánɡ(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填空。
(1)《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 ,写于 年 月。他不仅是一位 家、 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对 作了生动的描写和歌颂。诗歌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 的崇高革命精神。
(2)总括全诗的两句。是:
(3)写山的大,表现红军
艰难;写山的小,表现红军把困苦当做
的英雄气概。
(4)表现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心情喜悦的诗句: 。
5.查字典。
(1)“丸”按顺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 部,意思是 。
(2)“岷”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岷山”在我国的 省。
(3)“征”的韵母是 ,在词语“南征北战”中的意思: 。
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四联,其中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对偶)。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中的“腾细浪”写水,“走泥丸”写山,都采用夸张手法。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写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D、《长征》写于1935年10月,作者是毛泽东。
1.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1)请在上面摘录的诗句里找出一个对偶句抄在下面横线上。

(2)诗中第一句中的“巅”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站在高山之巅”?

(3)“掀起万丈狂澜”中的“狂澜”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五岭
逶迤
乌蒙
云崖
铁索
2.横木
蛮横
尽头
尽管
磅秤
磅礴
3.(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4.(1)毛泽东
1935
10
政治
革命
诗人
长征
战胜艰难险阻、乐观向上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远征的
平常事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略。
6.B
课后能力提升
1.(1)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边环;
(2)巅:顶端
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总揽全局
(3)风浪
充分描述出作者的雄心壮志
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