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7-2018八年级(上册)科学《基础提升》测试卷(一)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循环的动力是( )
A.太阳辐射 B.地心引力 C.大气环流 D.水的三态变化
2.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重量
3.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C.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力上来的物体受到浮力小
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
5.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运输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运输 D.局部地区地表径流运输
6.下列四个情境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7.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8.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www-2-1-cnjy-com
A.木块受的浮力大 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
A.海洋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B.海洋与海洋上空的水循环
C.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循环
10.在有石块的河里游泳的人上岸时,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脚越来越痛,因为石头越来越多
B.脚越来越痛,因为人越来越重
C.脚不痛,因为人对水底的压力越来越小
D.脚越来越痛,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
11.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与深层地下水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与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与河水 D.冰雪融水
12.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13.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水呈三态变化 B.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C.造成海平面下降 D.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14.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如图所示,在研究浮力大小时,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根据以上事实,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是( )
A.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B.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越多,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16.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18.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ρ铜>ρ铁>ρ铝),用细线拴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B.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C.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D.V铜<V铁<V铝,m铜<m铁<m铝
17.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取10N/kg)( )【来源:21cnj*y.co*m】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19.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航空母舰排开的海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C.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它本身的密度有关
D.航空母舰的排水量约为7×104t,表示它空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7×104t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 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
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常 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 ;④ ;
⑦ ;
(2)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2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以下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请在图2中的方框内用“○”、“●”表示反应后的生成物。
(2)请根据补充完整的图2,你能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① ;② 。
23.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21·cn·jy·com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4.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21·世纪*教育网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2-1-c-n-j-y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 (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出处:21教育名师】
25.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救生圈”,用一个三通塑料管将3个大号空塑料瓶固定,如图所示。已知每个空塑料瓶的体积是2L,则此“救生圈”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忽略三通管和绳子的体积,g取10N/kg),扔到水中救人时,人和“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总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总重力。若在该“救生圈”上固定更多的空塑料瓶,使用时可 (选填“增大”或“减小”)浮力。
26.烧杯中装有一定量的水,水位如图A所示,用细绳将物体拴住浸没在水中,水位如图B所示,此时细绳所受拉力为12N,将物体缓慢向上提,当水位如图C所示时(其中C处是AB的中点),细绳所受拉力为17N,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牛,物体所受重力为 牛,比较图A和B,烧杯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力差为 。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7.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金属块
物体重力/N
液体密度 g/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
测力计的 示数/N
1
A
5
1.0
20
4.8
2
A
5
1.0
60
4.4
3
A
5
1.0
100
4.0
4
A
5
1.2
100
△
5
B
3
1.2
100
1.8
(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cm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 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
(2)通过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选填“无关”或“有关”);21教育网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
28.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www.21-cn-jy.com
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浮= 可计算出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方法 (填“1”或“2”),另一方法不可行的原因: 。
三、解答题(第29题6分,第30题10分,共16分)
27.图所示的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慢慢放入一木块,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从溢水杯中溢出6×10-4m3的水,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g=10N/kg),木块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 ;水溢出前后,溢水杯底受到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c·n·j·y
30.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是AB﹣CD。求:
(1)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的密度?(取g=10N/kg)
浙教版2017-2018八年级(上册)科学《步步提升》测试卷(一)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3节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C
D
B
A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C
D
B
D
B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四、解答题
29、6N; F浮=G木; 不变;
30、(1)从h=7cm开始,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已经浸没在水中,对圆柱
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关系可知,F浮=G﹣F拉=12N﹣4N=8N.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
V排===8×10﹣4m3
V物=V排=8×10﹣4m3,
(3)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G=F拉=12N物体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G=mg=ρVg,
∴圆柱体的密度:
ρ===1.5×103kg/m3
答:(1)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N;
(2)圆柱体的体积为8×10﹣4m3;
(3)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55399510)。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教育网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