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6单元 检测题(含2017年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6单元 检测题(含2017年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8 10: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历史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C)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遵义会议)
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C)
A.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3.(2017·邵阳)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这一历史事件距今(C)
A.70
周年    
B.80
周年      
C.90
周年    
D.100
周年
4.(2017·盐城)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B)
A.A 
B.B 
C.C 
D.D
5.(2017·郴州)1934年11月6日的晚上,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B)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2017·岳阳)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D)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7.(2017·重庆)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8.(2016·河北)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B)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9.(2017·潍坊)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C)
A.开展游击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消极抗战
10.(2017·河北)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C)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1.(2017·威海)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A)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2.(2017·青岛)201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85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A)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F)13.1928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
(T)14.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T)1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1分)
黄埔军校。
(2)图二是国民革命时期哪次战争的胜利进军形势图?这次战争的首要打击对象是谁?(2分)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形势图)。吴佩孚。(若学生答北洋军阀或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都列出,也可给分)
(3)请说说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什么联系?(1分)
黄埔军校培养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17.(6分)(2017·益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1)用图中字母回答:(3分)
①1935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__B__。
②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__E__。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__D__。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2分)
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
(3)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1分)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18.(10分)(2017·长沙)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s\do5(图二))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图二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所建的纪念馆?(2分)
抗战开始的标志;南京大屠杀。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中流砥柱。
(3)中国在1942年1月1日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说明了什么?(2分)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