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短评两篇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短评两篇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8 14:0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嫡传 籴米 洗涤 孝悌人伦 势均力敌
B.果脯 神甫 拊掌 釜底抽薪 感人肺腑
C.侥幸 妖娆 尧舜 抓耳挠腮 不依不饶
D.嫔妃 滨海 屏息 一颦一笑 
濒临绝境
解析A项,dí,dí,dí,tì,dí;B项,均读fǔ;C项,jiǎo,ráo,yáo,náo,ráo;D项,pín,bīn,bǐng,pín,bīn。
答案B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周六排位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易斯·汉密尔顿似乎成了媒体的众矢之的,一名法国女记者与汉密尔顿上演了唇枪舌剑的一幕。
B.否则,当他在台上讲的时候,就不仅难以治止台下讲他,而且有损于党的原则的严肃性。
C.即来之,则安之,选秀就这样。起码挣着钱了,一年280多万美元,你想想这个安慰自己,心里就不难受了。
D.至第4号起,增刊《饮冰室诗话》一目,评介当代诗人诗作,厚古簿今,进一步发展“诗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解析B项,治止—制止;C项,即—既;D项,至—自,簿—薄。
答案A
3.导学号5976005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解析A项,盖棺论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评价。对于评价历史人物来说符合语境。B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不能用于称对方的物品,使用对象有误。C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与语境不合。D项,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修饰对象是不菲的票价,适用对象不当。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这些喜欢打擦边球、不走寻常路的人们来说,暂停更新、永久关闭自媒体账号只能治标,他们可以改头换面然后重出江湖。
B.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歌手兼诗人鲍勃·迪伦,被瑞典媒体称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具轰动效应”,更是引起了全球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C.最近为防止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的鸽子数量不再增加,美国政府发布了一项要求大家不能随便给鸽子喂食的公告。
D.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担负着再现历史的使命,必须从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让艺术创作服务于历史真实,而不是让历史成为艺术创作的下脚料。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残缺,应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事件”。C项,“防止”和“不再”语意重复,去掉“不再”。D项,搭配不当,“从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应改为“从确凿的史实出发”或“以确凿的史实为出发点”。
答案A
5.导学号59760051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差错(包括引用、敬谦和标点的差错)的一项(  )
A.孔子曰:“食色,性也。”我引用孔老夫子这句话,只是为了证明连老孔都把食摆在第一位,此文与色无关也。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每当此时,朋友的一句问候总会让我的心温暖如春。
C.毛新宇做客《艺术人生》,他刚一落座,朱军就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
D.李默想向人大的法学泰斗张正清教授请教几个学术上的问题,他写完信后,在信封上工整地写上:“张正清教授(收)”。
解析A项,“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这句话实际上是孟子的学生告子说的),后面句子中“食”“色”最好是打引号以示专指;C项,“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不能用于对方,称对方的父亲可用“令尊”;D项,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寄信时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这种用法不规范。
答案B
能力提升
一、阅读理解
导学号5976005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学术道德应落到实处
刘效仁
近几年来,某些当选院士接二连三曝出学术不端丑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课题组涉嫌抄袭造假至今犹未了,“六教授联名投诉一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抄袭剽窃”再掀波澜。3月3日,刘兴土院士到东北师范大学向75岁的李建东教授鞠躬致歉。尽管李称“将不再追究此事”,但几位举报人表示,应完善我国院士增选制度,将学术道德“一票否决”真正落到实处。(《中国青年报》3月4日)
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只不过,国内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造假者中,不乏资深教授、院长、院士等人物。要正本清源,自然要从院士“开刀”,从“宝塔尖”“开刀”。要将学术道德“一票否决”落到实处,首先要明确清晰的确立“学术不端”的标准,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体系。
2000年年底,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对“学术不端行为”给出的“标准定义”,即保留了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局1989年定义中的“伪造”“弄虚作假”和“剽窃”三要素(《科学新闻》杂志2008年4月7日)。而我们对此并无细密的规范,以致“学术不端”的官司很难打。正如一位教授所言:“抄袭不是刑事案件,即使胜诉,不过判对方赔礼道歉、消除影响,顶多给你支付点稿酬。”因此,许多当事者就极力往抄袭上“靠”,或只承认“文中未做标注”。
“学术不端”亟须独立调查机构予以甄别,做出权威性论断。可当下我国却缺乏包括国际学界专家学者参与的独立公正的学术调查组织。尽管中科院、工程院都有学术道德委员会,但由于很难做到完全独立自主,不仅“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儿”,而且为保自身声誉,还可能对学术不端者予以庇护。以致几年来虽有若干名院士因学术不端被媒体曝光,但鲜有人受到处理。对李连达院士课题组涉假事件,舆论纷纷吁请独立调查,直到今天也未见有机构应承。我们要鼓励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同样需要专门的机构受理,并依照举报予以认真查究。
我国现行的院士增选除了组织系统提名,就是院士推荐。被推荐人往往找上门来请托,不少院士则碍于情面,做了“托儿”。在填写推荐书时,尽管要郑重地写上“本人了解被提名人的成就、贡献与学风道德等情况,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可实际上即使其提名对象日后被发现此前存在某些问题,举荐人也无须负任何责任。自律意识淡薄加上缺乏约束机制,推荐审核难免走过场。因此,必须建立举荐失察连带责任追究制。如提名对象涉嫌重大学术道德问题,或学术水平距院士标准相差甚远,一经查实,仅仅扣减推荐人的下一轮推荐名额远远不够,也要公开曝光,予以相应处罚。
至为关键的是,将学术道德“一票否决”落到实处,建立汰出机制。一经查实形成定论,就当取消相应荣誉和剥夺相应权利。是院士的不妨“除名”,作为候选者自然淘汰,其他如教授、院长者流,一律从严处置。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范帕里耶斯,在被发现编造和修改科研数据、杜撰合作者姓名之后,不仅被学校正式开除,甚至其工作过的地方,都对其发起了类似学术调查。美国还禁止学术不端的当事人数年内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严重的甚至终身禁止。(新华网2005年10月29日)然而,杂交水稻“汕优63”培育者、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被知情人公开举报其论文和专著抄袭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有关方面将举报调查结果在院士增选大会上公布、讨论。最后,其仍以超过2/3的票数当选。(《人民日报》1月18日、《南方都市报》1月13日)
如此环境之下,“六教授联名投诉一工程院院士刘兴土抄袭剽窃”事件,会不会因当事人鞠躬致歉,对方“不再追究”而不了了之
(文章来源:2009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6.本文作为一篇新闻评论,一开头为什么要列举两则学术不端的丑闻
参考答案(1)开头连用两例,说明学术不端现象绝不是单一的、偶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引出评论的话题(或答“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提出“学术道德应落到实处”的观点张本(或“铺垫”)。
7.作者认为国内屡屡发生种种学术不端行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我国法律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定义”没有细密的规范;(2)我国缺乏包括国际学界专家学者参与的独立公正的学术调查组织;(3)举荐人自律意识淡薄,缺乏约束机制,对举荐失察行为缺乏连带责任追究;(4)未将学术道德“一票否决”落到实处。
8.结合本文所抨击的现实,你认为学术道德能否落到实处 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能。原因有: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明确细密的学术道德规范,建立科学、公正、客观的学术评价体系,以保障有法可依;②有识之士都在吁请成立独立公正的学术调查机构专门受理相关案件;③建立健全汰出机制和举荐失察连带责任追究制,将“一票否决”落到实处。(2)不能。原因有:①中国国情所致,当前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方方面面都有利益共同体,学界也不例外,在约束机制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就会滋生学术腐败,结成利益共同体;②对学术不端者过于宽容、同情的学界氛围,使得当事人并没有承受到身败名裂的道德压力;③学术不端行为风险极低,当事人只要“鞠躬道歉”,可能对方就不再追究,不了了之。
二、语言运用
9.导学号59760053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共青团中央曾发起过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参考答案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10.导学号59760054(2017·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               。
③               。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述的严谨,准确,符合事理逻辑。所给的①句“只有……才”关联的推断结果关系不恰当,据此可知,下文也会存在这类问题。梳理所给语句,可知“必将”“就一定”两处也属于表述不严谨,说法绝对,有违事理逻辑的问题,指出即可,不要求改正。
参考答案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