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月亮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3
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课文。
2、会写10个生字并组词。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猜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
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
1我们知道月亮是在哪呢?
2那孩子们怎么去找月亮呢?
3我们心中有没有月亮呢?
二、初读感知,快速捕捉信息。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准字音。
3、看汉字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句子可多读几遍。
4、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孩子们怎么去找月亮呢?
5、简要回答问题。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反复诵读,使学生的读书活动变得愉悦而有实效。)
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引导学生在互读、互听、互学中读好“壶、酒、刚、便、招、越、铁、造、湾、哪、突、愿”几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对朗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指名读,大家评议,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对关键词语的体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认识作者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
4、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奶奶的话引出了月亮的话题,耐人寻味。
精读第二自然段。写杯中的月亮被我们喝下肚里去了。
指名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写了什么?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孩子们听了奶奶的话越发觉得新奇,在院子里找月亮。
第五、六自然段具体写沙滩上寻月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四、表演感悟,升华主题。
1、分角色朗读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试着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师生评议:哪些同学表现最好?
(分角色朗读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从而将文章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落实识字任务
课文大家都读得很好了,那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字,你们都会认了吗?现在我们就来认认这些字。
1、每个同学都认真地读一读文后生字,看看你都认识吗?
2、不认识的字到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3、小组合作,互读、互听、互评,巩固识字。
4、采取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情况。
六、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1、水里有月亮,眼睛里也有月亮。请同学生们朗读第七自然段。
到处都有美丽的月亮,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2教师讲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作业设计:
1填空
作者描写了_______的月亮、天上的月亮、________的月亮、________的月亮美丽的月亮无处不在,成了幸福与希望、美好与安宁的象征。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