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9-19 0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习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在体内是怎样运输的?
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是怎样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想一想 议一议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大约只有2.2kg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部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活动过程的,其余那么多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以及自然界又有什么意义?幼根上有白色的“毛”—根毛,大量的根毛的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P109观察与思考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 水分的运输途径导管叶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茎从 下 到 上果实←花←叶←茎←根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方向 用透明干燥的塑料袋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罩起来,在茎部扎紧。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现象出现? 说明什么?二、植物的蒸腾作用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在叶片进行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横切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培养皿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叶脉 (内有导管)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上表皮
下表皮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输导组织,起输导支持作用。(无叶绿体)(气孔较多)上面有气孔
(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总结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气孔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探究气孔数目哪一面多下表皮的气泡数目多 下表皮气孔数目也比上表皮表面多.保卫细胞内壁(薄)外壁(厚)气孔张开气孔闭合(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白天—晚上—空气涌进气孔,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当然水分也会通过气孔散失。叶片的生产活动停止,蒸腾作用随之减弱。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开闭的原理:水分 根、茎、叶中的导管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叶片的蒸腾作用(绝大部分水)蒸腾作用的意义:
1.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2.降低叶面的温度。
3.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对自然界呢?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减少蒸腾作用思考植物的“吐水”现象小资料“吐水现象”又称“滴泌现象”,经常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水蒸气接近饱和且无风的夜晚。因为晚上叶片上的气孔一般是关闭的,水从叶片上散发的量减少,而土壤中湿度大,植物根系仍然强烈地吸水,这就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分吸入量大于蒸发消耗量,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边缘的水孔排出,形成水珠。若是气温突然下降,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凝结成露
珠。作物生长健壮,根系活动较
强,吐水量也较多,所以,吐水
现象可以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
标,并能用以判断苗长势的好坏。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的作用: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
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
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会进行吗? 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加快,等等。讨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2.气孔与保卫细胞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蒸腾
失水的“门户”。3.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及自然界的作用知识总结课堂检测一、填空
1.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2.气孔的开关是由( )细胞控制的.
二、判断
1.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浪费现象。( )
2.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是蒸腾作用形成拉力的结果。( )叶片保卫×√1.根吸收的水分用于什么最多?(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细胞生长作用 D.蒸腾作用
2.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下列哪项犹如“绿色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
A.海洋 B.草地 C.森林 D.岩石
3.下列哪项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
A.表皮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DCB三、选择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下列诗句。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四、回答问题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编写手抄报。实践作业设计“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活动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