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秋天的怀念》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5 《秋天的怀念》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9 14: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走近作者 1951年生于北京,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散文《我与地坛》。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瘫痪 侍弄 整宿 憔悴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shàn wān jué mànfù xù dāo
读准字音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
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通过什么景物来怀念?研读课文1.第一次看菊花研读第一段,思考:
1、我的态度怎样?从哪里体现?2、母亲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体现的?怎样理解“悄悄”、“偷偷”?体现了什么?“悄悄”表明母亲体谅儿子,想让儿子尽情的发泄,体现了母亲的细心周到“偷偷”表明母亲不放心儿子,体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扑”“抓”“好好活”母亲抓住的不仅是我的手,更是抓住我的心,母亲想把我从绝望中拉回来,坚强活下去。同时也暗指母亲和我一起战胜病魔。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动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写出了母亲为儿子时刻着想。研读课文2.第二次看菊花研读第三段,思考:
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我内心的孤寂研读课文第二次看菊花母亲挡在窗前是有意还是无意?有意。因为母亲怕我看到落叶萧条的景象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和勇气。这一段用什么方法刻画了以为怎样的母亲?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既表达了内心的欢乐又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无处不在。第三次看菊花
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缅怀
懊悔:不能体现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三次看菊花2、写菊花有什么含义?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我真正读懂了母亲的话,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文章两次出现“好好活”含义一样吗?第一次是母亲鼓励我战胜困难。
第二次我读懂了生命的意义,像菊花一样乐观地生活。3.文章题目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怀念母亲”?文中所叙述的事情发生在秋天,而就在那个秋天,病重的母亲依然全身心地照顾着“我”,直至在那个秋天离“我”而去。秋天里有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更能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老师寄语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但愿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有作者对生命的思索。课后作业请回忆平日生活中母亲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母亲写一封信。拓展欣赏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笔纸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