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散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散步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9 14: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散 步
莫怀戚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累qíxìnnènshàchāiwěilín déjué字词积累朗读课文朗读课文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散步人有哪些?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4.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散步的季节?
2.散步的地点?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5.什么分歧??初春田野“我” 、母亲、妻子、儿子?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 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整体感知6.谁来解决分歧?
7.为什么“我” 来解决?
8.“我” 要如何解决?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
10.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我”“我” 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 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 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 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母亲改变了主意。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概括一下这篇散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精读赏析一、品味人物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我”、母亲、妻子、儿子 是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我孝顺、善良我的母亲慈爱、亲切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聪明、乖巧这是一个尊老爱幼、相亲相爱、温馨和睦的家庭。9三、品味语言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总算”“熬”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担心。2.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儿子的话既表现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10二、品味景物文章哪几个段落写到了景物?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作用: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从侧面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作用:点明了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四、品味写法1.文章语言富有对称美。(1)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2.文章结构一波三折一折:我们去散步,母亲开始不去。
二折:在散步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发生分歧。三折:我顺从母亲,决定走大路;而母亲却依从儿子,走小路。
这种一波三折的结构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3.以小见大尊老爱幼小 事散 步中心14内容主旨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田野上散步这个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15拓展阅读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教师寄语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