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2.东汉建立3.光武中兴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画像砖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画和石刻的装饰品,这些画像砖图案的内容表现了战争、狩猎、车骑、宴饮、舞乐等场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上图中的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对我们的启示。
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皇帝的励精图治,同时,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惩治贪官污吏,减轻人民负担。
【误区警示】汉武帝与汉光武帝是同一个人。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鼎盛时期的皇帝。汉光武帝名刘秀,是东汉王朝初期的皇帝,二者不能混为一人。另外,对于刘氏家族来讲,刘邦建立前汉的过程叫作“兴”,刘秀建立后汉的过程叫作刘氏江山的“再兴”。易错误区外戚宦官交替专政 ☆东汉衰败的原因。
(1)刘秀建立东汉所依靠的开国功臣多是拥有私人武装的大姓豪强。
(2)东汉后期,由于世家大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不仅当政的外戚要与之联合,而且连掌权的宦官也不得不与之周旋。许多世家大族占有大量的土地,拥有私人武装,成为雄踞一方的豪强地主。
(3)东汉末年,中央政府控制力遭到削弱,豪强地主武装割据局面骤然出现,再加上朝政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整个社会一片黑暗。黄巾起义 该陶俑于195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墓葬出土。此俑坐于圆形台座之上,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手执击鼓槌前伸欲击,下穿长裤,左腿屈膝,右腿上扬,赤足,身涂白粉,施朱彩。说唱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说唱俑又称说书俑。此俑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该说唱俑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是一件富有浓郁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
(1)黄巾军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
(2)黄巾军缺乏有战略头脑的军事领袖,其起义计划不完备,起义爆发后各地起义军独自行动,缺乏配合。
(3)东汉镇压黄巾起义的将领大都是一些能征善战的悍将,他们统兵作战的能力、军事指挥的才能、战术计谋的运用,都高于黄巾军领袖。
☆黄巾起义的影响。
黄巾起义对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东汉政府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起义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这一措施虽然缓解了东汉覆亡的危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割据,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 1.评价汉光武帝。
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并以非凡的胆识,采取以柔治天下、注重文治的方略,巩固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在位三十余年间,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 2.“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异:①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②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时期所没有的。
(2)同: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于新王朝前期出现的;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 3.正确认识宦官专权。担,减轻或废除严刑峻法,提倡节俭等。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
(3)启示:治世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都善于用人;等等。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宦官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进而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终导致王朝覆亡。可以说,宦官专权主要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发展,又加速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腐败和王朝的灭亡。考点一“光武中兴” 例1 (广东茂名模拟)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点是( )
①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②都有前代大规模战乱的背景 ③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 ④重视农业发展 ⑤都出现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的好局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⑤都是“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点,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D考点二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例2 (贵州黔东南模拟)东汉中后期,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以太后为首的外戚势力将小皇帝掌握在手里,牢牢把握皇位的继承。如王凤“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东汉的梁冀“口吟舌言”,无他才能,只因“累世有椒房之亲”,才能秉摄万事,擅权二十余年。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受外戚摆布,就依靠除掉外戚,争夺权力。横线处应填入( )
A.诸侯 B.丞相
C.宦官 D.刺史 解析:东汉中后期,皇帝年幼受外戚摆布,随着年龄增长,皇帝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除掉外戚。宦官得宠后把持朝政,诛杀异己。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也是东汉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