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的暴政1.秦始皇2.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1)在埋葬秦始皇时他下令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2)他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3)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误区警示】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利于维护秦朝统一,值得肯定。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统一,但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负面影响远大于积极作用。易错误区 封建王朝暴政的几个共同表现
赋税过多,徭役繁重,刑罚残酷。归纳总结 ☆评价秦始皇。
(1)功:秦始皇统一全国,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2)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实行严刑峻法,使得人心惶惶。这些暴政,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编写“三字经”记忆秦朝的暴政。方法技巧秦始皇,暴虐狂。赋税重,徭役忙。
兵役苦,刑法酷。秦二世,更猖狂。
杀宫女,闷工匠。害同胞,屠臣民。
任挥霍,巡游忙。秦天下,将欲亡。陈胜、吴广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起义 这幅画描绘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领900多个贫苦农民,在安徽大泽乡杀死了押解他们的两个军官,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行起义时的情景。画中站在土坡上挥着右臂向群众诉说的是陈胜,旁边右手执剑的是吴广。此画是1972年由画家姚有多创作的,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泽乡起义》易错误区【误区警示】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守长城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而误期,那么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
【误区点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戍守长城的途中遇雨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因此,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守长城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也必定会爆发,只不过是爆发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不同而已。
用图示绘制秦末农民战争的过程及结果。方法技巧楚汉之争易错误区【误区警示】秦末农民战争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误区点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陈胜、吴广起义又叫大泽乡起义,它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只是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队伍逐渐壮大,分别对秦作战。最终,刘邦率领的军队推翻了秦朝。方法技巧表格比较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误区警示】刘邦、项羽领导的反秦战争和楚汉之争都是农民战争。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项羽和刘邦在秦朝灭亡前的身份都是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以推翻秦朝统治为目的的,因而此时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在秦朝灭亡后,两者的身份已经由农民起义军领袖变成了西楚霸王和汉王,他们之间所进行的楚汉之争是以争夺帝位为目的的,因而此时的楚汉之争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
易错误区
始皇无道施暴政,徭役赋税刑罚重。
陈胜吴广大泽乡,义军在陈建政权。
六国贵族来反秦,项羽秦军巨鹿战。
刘邦率军来入关,攻陷咸阳秦灭亡。利用歌谣记忆本课主要内容。方法技巧 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的暴政,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秦朝的赋税沉重,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秦朝的赋税,有田租、户赋(按户口多少征收)和其他苛捐杂税。
(2)最为突出的是徭役繁重。秦朝徭役之繁重已达到了极点。
(3)秦朝的刑罚严酷。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4)总之,繁重的赋役和严酷的刑罚,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生活非常悲惨,大规模的反秦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2.陈胜称王后,打出的国号及其含义是什么?
(1)国号:“张楚”。
(2)含义:“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或重张楚国声威。秦在原楚国地区的暴政,使得楚地的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反秦统治、眷念故国的社会群体心理。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正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陈胜、吴广正是利用了楚地的这一特点,打出兴楚的旗号,顺利地发动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3. 陈胜、吴广起义的伟大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所表现的革命首创精神和英雄气概,鼓舞了后世广大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但他们燃起的反秦烈火却没有熄灭。在他们领导的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农民军进行反秦斗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为后世人民反抗压迫发动起义提供了借鉴,同时,它对后世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 4.正确认识农民起义。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其小农意识使他们无法逾越皇权思想。 例1 (山东临沂)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考点一 秦的暴政——焚书坑儒 解析: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这一内容与题干描述相符,故选择A项。
答案:A考点二 秦末农民大起义 例2 (湖北黄石)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解析: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刘邦领导的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15年就灭亡了,故选择C项。
答案:C考点三 巨鹿之战 例3 (山东青岛)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解析:本题考查巨鹿之战。巨鹿之战发生前,项羽令士兵打破锅,凿沉船,决心与秦军决一死战。最终项羽军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故选择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