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9 11: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东晋的兴亡1.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1)司马氏势力的衰落。作为一国之君,却要与手下大臣同坐受贺,说明了司马氏势力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
(2)门阀士族之间彼此牵制。“王与马,共天下”,而王氏却不能篡权夺位,说明了王氏势力虽大却不是独大,这是几个大族势力相互制衡的结果。
东晋形势图 东晋,公元317年由司马睿建立,都城位于建康,因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与西晋相比,东晋的版图有了很大的缩减,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与此同时,北方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先后出现了十余个政权更替统治的现象。南朝的政治1.南朝的概况2.南朝的社会发展状况南朝牛车画像砖 这块画像砖反映了南朝时期社会经济萧条的现象。由于南朝长期动乱,经济萧条,政府很难保证有充足的蓄养马匹的经费,民间养马又因为社会环境的不安定而急剧减少,因此,原来主要用于耕作的牛则承担了交通运输的重任。南朝牛车画像砖是后世研究南朝历史的珍贵资料。隋之前在“六朝古都”南京定都的朝代
吴国(三国时期),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归纳总结列表总结南朝的四个朝代。方法技巧江南地区的开发 1.背景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2.原因3.表现南朝青瓷莲花尊 青瓷是南北朝时期瓷器的主流,这件瓷器高大厚重,造型犹如橄榄,线条优美,代表了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南朝青瓷莲花尊的出现,不仅说明了佛教在南北朝非常流行,同时也说明了北方人民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图示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方法技巧【误区警示】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误区点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易错误区 1.南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虽然南朝的四个政权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但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它们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等大城市,促进了南方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南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认识。
(1)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战乱会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劳动力和生产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可以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得到推广,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考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例1 (云南曲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解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他们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改变了江南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这是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主要原因,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B 例2 (广东茂名)《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这些都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D项说法有误,故本题选择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