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各民族的内迁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各民族的内迁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19 11: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西晋的建立绘制图示记忆三国到西晋的过程。
方法技巧三国存在的时间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晋朝。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280年吴国灭亡,共存在了60年时间。归纳总结西晋持刀陶俑 这件陶俑表现的是西晋武吏或士兵的形象,该陶俑头戴高冠,冠上有笄插在发髻中,身穿交领窄袖上衣,双手紧握一把环首铁刀,刀上饰有简单的花纹。魏晋时期,环首铁刀是士兵广泛使用的兵器,不仅是实战格斗的兵器,也是礼仪佩饰。西晋持刀陶俑是研究西晋军队发展、兵器使用的重要文物。
☆西晋实现统一的原因。
(1)主观原因
①蜀、吴两国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②此时北方的实力比南方雄厚。
(2)客观原因
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八王之乱
历史上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分封制导致的后果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朝代:西周、西汉、西晋。
2.后果
(1)西周:春秋战国的战乱纷争。
(2)西汉:“七国之乱”。
(3)西晋:“八王之乱”。
3.启示:分封制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归纳总结 ☆八王之乱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1)原因
①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②晋惠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
(2)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斗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北方游牧民族2.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3.十六国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图片反映了西晋时期内迁各民族的迁移地区。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影响渗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1.西晋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1)原因
①西晋统治腐朽,特别是晋惠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
②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
③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316年,匈奴人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教训
①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其政治必须清明。
②统治者应该勤俭治国。
③统治者应该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2.东汉、魏、晋时期出现的人口迁徙浪潮及其影响。
(1)人口迁徙
①北方民族内迁: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蒙古草原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 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②中原人南迁:由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南逃,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影响
①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也最终使西晋灭亡,北方地区民族政权林立。
②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一 西晋的兴亡 例1 (黑龙江哈尔滨模拟)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
A.西汉 B.东汉
C.西周 D.秦朝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虽然完成了统一,但统治者昏庸腐朽,最终导致西晋短命而亡,这与秦朝有相似之处。
答案:D考点二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例2 (陕西西安模拟)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迁居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诗句中的“乱如麻”可知北方人民南迁的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