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检测(打包5套)新人教版选修1_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检测(打包5套)新人教版选修1_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9-20 08:15:56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电磁波及其应用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本检测卷共25道选择题,每道题4分,共100分.
1.1895年,利用电磁波首次成功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是(  )
A.赫兹  B.马可尼  C.贝尔   D.法拉第
答案:B
2.(多选)关于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们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C.它们虽然是本质不同的波,但它们都有波的特性,如衍射和干涉
D.声波的波源是机械振动,电磁波的波源是电磁振荡
答案:CD
3.下列关于光和无线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和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光和无线电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C.光不是电磁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
D.光可以反射,无线电波不会反射
解析:光和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而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c=3.0×108
m/s,A项正确,B、C项错误;电磁波也具有波的特点,即能反射、干涉、衍射,所以D错.
答案:A
4.下列关于信息化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的拾取、传输和处理
B.传感器能代替、补充、延伸人的感觉器官功能
C.日光灯的启动器利用了双金属温度传感器
D.光敏电阻传感器无光照射时电路中电流大,有光照射时电路中电流小
解析:光敏电阻传感器无光照射时电路中电流小,有光照射时电路中电流大,D错,其他选项均正确.
答案:D
5.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开拓了广泛的现代技术应用空间,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立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答案:D
6.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用电器中,没有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
A.遥控器
B.空调机
C.电冰箱
D.电饭锅
答案:A
7.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调幅波的是(  )
解析:A图为调频波,B图为调幅波,C图为载波,D图为信号.
答案:B
8.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向地球发回成功着陆的信号,发回的信号属于(  )
A.电磁波
B.声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解析:从火星向地球发回的信号属于电磁波.
答案:A
9.如图所示是一枚1994年发行的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邮票.赫兹的最大贡献是(  )
A.提出电磁场理论
B.发现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
C.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D.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解析: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是麦克斯韦,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是库仑,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是奥斯特,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答案:C
10.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
A.红外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B.X射线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C.可见光的频率最大,红外线的频率最小
D.X射线的频率最大,可见光的频率最小
解析:在电磁波谱中,按照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答案:B
11.1927年,英国发明家贝尔德在伦敦第一次用电传递了活动的图像,标志着电视的诞生.电视塔天线发送的是(  )
A.电子
B.电流
C.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1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电磁波的频率相同
B.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
m/s
解析: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0×108
m/s,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不同,所以B、C错,D对.不同的电磁波频率可不同,所以选项A错.
答案:D
13.下列现象能说明电磁波具有能量的是(  )
①微波炉能利用电磁波加热食物 ②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③太阳能热水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④地震波能摧毁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加热食物需要能量,水温度升高也需要能量;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并不表现出具有能量;地震波是机械波,不是电磁波.
答案:B
14.电子秤常用的传感器是(  )
A.红外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声音传感器
解析:电子秤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所以应为压力传感器.
答案:C
15.如图所示是空间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图象,在它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中的某一点电场强度E应是(  )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解析:由题图可知,磁场均匀增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故E不变,选项C对.
答案:C
16.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们非常熟悉,光也可以传递信息,所以A错.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和电视都是无线传递的,所以B错.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通过调制高频的无线电波到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C错.只有D对.
答案:D
17.如图所示的球形容器中盛有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面呈现的是圆形黑影,在黑影中放一支温度计,可发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明显上升,则由此可断定(  )
A.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可见光是透明的
B.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紫外线是不透明的
C.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红外线是透明的
D.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对于红外线是不透明的
解析:太阳光中以红外线加热作用最明显,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说明有红外线通过.
答案:C
18.关于电视信号的发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可以直接通过天线向外发射
B.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必须“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才能向外发射
C.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是同步向外发射的
D.电视台发射的是带有信号的高频电磁波
解析:摄像管输出的电信号是低频的电流,不能直接发射,必须将其“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才能向外发射,伴音信号和图像信号同步向外发射.因而B、C、D均对,只有A项错误.
答案:A
19.有些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采用的传感器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解析:洗衣机内水位高低不同,对洗衣机水桶的压力不同,因此该装置采用的是压力传感器,B选项正确.
答案:B
2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太阳光把地面晒得发热是因为可见光的热效应在各种电磁波中是最强的
B.医院里用X射线进行人体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本领最大的
C.科学家关注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因为它会使气候恶化
D.在热学中所说的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
解析:热效应最强的是红外线,A选项错误;贯穿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B选项错误;臭氧层可吸收阻挡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使地球上动植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另外臭氧层空洞可引起气候恶化,所以选项C正确;热学中所说热辐射就是指红外线辐射,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CD
21.下列电器中,应用了压力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数字温度计
B.天黑自动开启的路灯
C.数字体重计
D.白炽灯泡
解析:红外数字温度计应用到温度传感器,天黑自动开启的路灯应用到光敏传感器,体重计是与测量力相关的仪器,所以用到压力传感器,白炽灯泡没用到传感器,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C
22.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解析: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选项D错误.
答案:D
23.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作解调
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
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
解析: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而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本题电场的变化有以上两种可能,故D正确.
答案:D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信卫星可以通过地球南北两极的上空
B.用甲手机给乙手机打电话时,电磁波直接从甲手机传到乙手机
C.电磁炉与微波炉的加热原理完全一样
D.用光导纤维也可以传输电磁波
解析:通信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运动;使用手机要通过基站;电磁炉先加热锅具再加热食物,微波炉直接给食物加热.
答案:D
25.(多选)下图为握力器原理示意图,握力器把手上的连杆与弹簧一起上下移动,握力的大小可通过一定的换算关系由电流表的示数获得.当人紧握握力器时,如果握力越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电路中电阻越大
B.电路中电阻越小
C.电路中电流越小
D.电路中电流越大
解析:握力越大,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越小,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选项B、D正确.
答案:BD
PAGE第三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A级 抓基础
1.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作无线电波
B.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
C.无线电波的频率越低越容易发射
D.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为了向远处传递电能
解析:无线电波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其波长范围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所以A、B项正确;发射无线电波的条件是频率足够高且有开放电路,C项错;发射无线电波的目的是向远处传递信号,D项错.
答案:AB
2.关于人们使用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B.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C.没有外置无线的手机,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D.两个手机互相传递信息,不需要电磁波
解析:手机既能接电话也能打电话,既有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有无线电的接收装置,A、C错,B对;两个手机靠电磁波相互传递信息,故D错误.
答案:B
3.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出声音,在接收电路中必须经过下列过程中的(  )
①调幅 ②调频 ③调谐 ④解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要接收到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并通过耳机发出声音,需要先经过调谐把所需要的电磁波选择出来,然后再经过解调把有用信号从高频信号电流上“取”出来.
答案:B
4.(多选)移动电话是现代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时要靠如图所示的基站来转接,城市中高大建筑物上常常可以看到图中移动通信的基站.关于移动电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部移动电话相距较近时可不通过基站转接而直接通话
B.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C.移动电话利用光纤传送信号
D.移动电话既是一个电磁波发射端,又是一个电磁波接收端
解析:移动电话是利用微波来传递信息的,而且必须通过基站来转接的.所以只有选项B、D正确.
答案:BD
5.下列关于电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视信号的发射、接收过程是:景物→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像
B.摄像机在1秒内传送24帧画面
C.显像管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像的关键部件
D.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活动景象
解析:电视信号发射、接收的过程是景物→电信号→电磁波→电信号→图像,故A正确;摄像机在1秒内传送25帧画面,故B错误;显像管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还原成景物的像,故C正确;因为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在屏上看到的是活动景象,故D正确.
答案:B
B级 提能力
6.如图所示为电视接收过程示意图,其工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A.解调→放大→调谐→显示
B.调谐→放大→解调→显示
C.调谐→解调→放大→显示
D.放大→调谐→解调→显示
解析:电视接收机首先利用电谐振通过调谐把空间高频电流选出来,然后解调,取出信号,经放大后再传给显像管显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
答案:C
7.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定位系统,海豚也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性能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下列关于雷达和海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定位
B.它们都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进行定位
C.雷达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定位,海豚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定位
D.雷达利用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定位,海豚利用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定位
解析:海豚生活在海里,借助于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在黑暗中定位,捕捉食物;而雷达采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定位.
答案:C
PAGE
1第二节
电磁波谱
A级 抓基础
1.下列所举的电磁波中,电磁波的波长最长的是(  )
A.收音机接收的短波
B.医院透视用的X射线
C.微波炉使用的微波
D.人体发出的红外线
解析:根据电磁波谱知,波长关系:短波>微波>红外线>X射线,可知波长最长的是短波,故选A.
答案:A
2.当电磁波的频率增加时,它在真空中的波速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c=3.0×108
m/s,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
答案:C
3.关于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公式v=λ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表明波长越长,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越大
B.公式表明频率越高,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越大
C.电磁波的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大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波长和频率及能量无关,仅决定于介质
解析:此公式是这三个量的关系式,波速是由介质决定的,与波长和频率及能量无关,所以A、B、C项错.
答案:D
4.我们生活中用的日光灯是靠镇流器产生的高电压使灯管中的稀薄汞蒸气发出某种电磁波,该电磁波射到灯管壁上的荧光粉上,从而发光.你认为汞蒸气激发后发射的电磁波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
X射线
D.γ射线
解析:该电磁波使荧光粉发光,说明该电磁波具有荧光效应,所以应为紫外线.
答案:B
5.(多选)关于红外线的作用与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B.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作用和荧光作用
C.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
D.既然红外线可以在人造卫星上遥感探测地球资源,那么红外线很容易穿透云雾
解析:荧光作用和化学作用都是紫外线的重要用途,红外线波长较可见光长,绕过障碍物能力强,易穿透云雾.
答案:AD
6.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横线上.
(1)X光机,________.
(2)紫外线灯,________.
(3)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________.
A.光的全反射
B.紫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
C.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
X射线的很强的贯穿力
E.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作用
F.红外线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
解析:(1)X光机是用来透视人的体内器官的,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电磁波,但又不能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采用了穿透能力比较强又不会给人体造成太大伤害的X射线,因此选D.
(2)紫外线灯主要是用来杀菌的,因此它应用的是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而非荧光作用,因此选C.
(3)“神灯”又称红外线灯,主要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它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使人体局部受热,血液循环加快,因此选E.
答案:(1)D (2)C (3)E
7.“风云二号”卫星发送回地面的红外云图是由卫星上设置的具有接收云层辐射的红外线感应器完成的,云图上的黑白程度由辐射红外线的云层的温度的高低决定,这是红外线的(  )
A.不可见性   B.穿透性强
C.热效应
D.化学效应
解析:云层的温度不同,其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和波长表现在云图上的黑白程度就不同.所以云图的黑白程度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答案:C
B级 提能力
8.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为了将埋在倒塌建筑中的被困者迅速解救出来,我国及时派出了救援队.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使用生命探测仪来寻找被压在废墟中的大量伤员,这种仪器主要是接收人体发出的(  )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声音
解析:不同温度的物体会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生命探测仪就是根据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与周围环境不同而寻找的,故选B项.
答案:B
9.在格陵兰岛的冰川中发现有冰冻的十几种番茄病毒,这说明冰盖下面有许多冰冻的病毒,一旦冰盖融化,病毒苏醒,对人类将构成极大的危害.下面处理这些病毒的方法中,既有利于防止病毒蔓延,又能研究病毒的是(  )
A.紫外线消毒
B.喷洒化学药剂
C.把病毒的天敌放在冰川附近警戒
D.红外线消毒
解析:紫外线消毒和喷洒化学药剂会杀死病毒,不能留下活性病毒以供研究;红外线不能杀菌消毒.
答案:C
10.甲坐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前60
m处听音乐演唱会,乙坐在家里离电视机4
m处听电视转播.已知乙所在处与国家大剧院相距1
000
km,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m/s)(  )
A.甲先听到声音
B.乙先听到声音
C.甲、乙同时听到声音
D.不能确定
解析:电磁波的速度是光速,远大于声波的速度,乙先听到声音.
答案:B
PAGE
1第四节
信息化社会
第五节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A级 抓基础
1.商场里常用到电子秤,电子秤中使用的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超声传感器
D.红外线传感器
解析:传感器能将温度、力、声、光等非电学量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的元件.电子秤能将受力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故电子秤中使用的是压力传感器.
答案:B
2.以下家用电器中,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是(  )
A.消毒柜
B.家电遥控器
C.自动门
D.空调机
解析:消毒柜的消毒作用与温度无关;家用遥控器安装了红外线发射装置,以此来控制电视机,也与温度无关;自动门是借助于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不同来感知人的靠近,因此用的是红外线传感器.只有空调机用到了温度传感器.
答案:D
3.(多选)下列关于传感器应用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热水器的自控装置应为湿度传感器
B.银行门口的自动门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
C.超市中的电子秤用了压力传感器
D.楼道中的自动开关只用声音传感器即可
解析:电热水器的自控装置应为温控,所以用温度传感器;银行门口的自动门靠安装在门口上方的红外线传感器感知人的靠近,从而控制开门装置自动打开;超市中的电子秤利用压力传感器,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到秤盘上产生不同压力,从而转换成不同的电信号;楼道中的自动开关不仅用到声音传感器,还用到光传感器,保证夜间在有声情况下开启,而白天则不开启.综上可知,只有B、C项正确.
答案:BC
4.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线警报器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解析:红外线警报器的工作原理是:如果有人通过红外线可以察觉得到的范围,那么红外线警报器就会发出信号,并与触点接通,使灯点亮且发出警报.因此,红外线警报器的工作过程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A选项正确.B选项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C选项是利用压力来传递信息的过程,D选项是通过温度来控制的过程,所以B、C、D均错.
答案:A
5.在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
A.压敏性
B.光敏性
C.热敏性
D.三种特性都利用
解析:由题意可知,路灯和航标的点亮和熄灭都是利用光线的明暗来控制的,因此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光敏性.
答案:B
6.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某种类型的热敏电阻,这种热敏电阻温度越低电阻越大,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解析: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R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
答案:C
B级 提能力
7.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装置
B.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转化为电学量的装置
C.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小
D.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系统
解析:传感器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且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系统.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也会变大,C错.
答案:C
8.山东省济南市已陆续建成一部分高标准的过街天桥,与其他过街天桥不同.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该过街天桥首次加设室外感应扶梯.有人乘坐时,扶梯以原有设计速度运行;无人乘坐时,扶梯则自动减速或停止运行.与全天运行的自动扶梯相比,感应扶梯可省电60%.你认为该扶梯之所以能自动控制,最有可能利用的传感器是(  )
A.温度传感器
B.湿度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声音传感器
解析:根据扶梯有人时运行,无人时会减速或停止的特点分析,最有可能借助于压力传感器来控制.
答案:C
PAGE
1第一节
电磁波的发现
A级 抓基础
1.(多选)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不一定是变化的
C.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
D.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振荡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是变化的磁场
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如果电场的变化是均匀的,产生的磁场就是稳定的.如果电场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产生的磁场就是变化的,A选项错,B选项正确.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C选项错.按照正弦函数规律变化的振荡电场,因为电场不是均匀改变的,所以在其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同频率的变化的磁场,故D选项正确.
答案:BD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最早发现电和磁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B.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C.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
D.最早预见到有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赫兹
解析:最早预见到有电磁波的科学家是麦克斯韦,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D项不正确;由物理学史的知识可知,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
3.电磁场理论预言了(  )
A.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
B.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产生磁场
C.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
D.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够产生电
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所以选C项.
答案:C
4.电磁波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长期使用下列4种通信装置,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是(  )
摇柄电话      拨号电话
 
    
A  
  
  B
移动电话      按键电话
      
C        D
解析: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长期使用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摇柄电话、拨号电话、按键电话都是通过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信息传播的,没有电磁波的污染,故选C.
答案:C
5.(多选)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电磁场就有电磁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
解析:电磁场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磁场以及传播方向三者相互垂直.电磁波是一种波,它具有波的一切特征,它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CD
6.下列是由所产生的电磁波引起的现象是(  )
A.用室内天线接收微弱信号时,人走过时电视画面会发生变化
B.在夜间用电高峰时,有部分地区白炽灯变暗发红,日光灯不容易启动
C.把半导体收音机放在开着的日光灯附近,会听到噪声
D.在边远地区,用手机或小灵通通话时,会发生信号中断的情况
解析:人走动时影响了室内天线对电视信号的接收,并非由产生的电磁波所引起;日光灯不容易启动是因用电功率过大,输电线上损失电压和功率大所致;日光灯用的是交变电流,由于镇流器不断产生自感现象,产生变化的磁场与电场而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会发出噪声,而手机或小灵通通话时,会发生信号中断的情况是信号的问题.故只有C项符合.
答案:C
7.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列图所示,其中能发射电磁波的是(  )
解析: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当空间出现恒定的电场时(A图),由于其不激发磁场,故无电磁波产生;当出现均匀变化的电场时(B图、C图),会激发出磁场,但磁场恒定,不会再在较远处激发起电场,故也不会产生电磁波;只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D图),才会激发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其又激发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如此不断激发,便会形成电磁波.
答案:D
B级 提能力
8.手机A的号码是133××××0002,手机B的号码是133××××0008.手机A拨叫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且屏上显示A的号码“133××××0002”,若将手机A置于一透明真空玻璃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玻璃罩外面的人发现手机A(  )
A.发出响声,并显示B的号码
B.不发出响声,但显示B的号码
C.不发出响声,但显示A的号码
D.既不发出响声,也不显示号码
解析:声波为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波、手机发射的信号均为电磁波,故用手机B拨叫手机A时,玻璃罩外的人能看到手机A显示手机B的号码,但听不到声音,故B正确.
答案:B
9.(多选)在空间某处存在一个变化的磁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在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线圈,线圈里一定有感应电流
C.在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线圈,线圈里不一定有感应电流
D.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跟闭合线圈的存在与否无关
解析: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A错;在磁场中放置一个闭合线圈,如果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变化,则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也就不会有感应电流,B错,C对;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与是否存在闭合线圈无关,D对.
答案:CD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