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戊戌变法》练习
选择题
1.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
A.新思潮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
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
3.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 )
A.西方军事技术
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经济技术
D.西方自然科学
4.“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5.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6.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
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
7.“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8.“戊戌六君子”除“军机四卿”外还有( )
①康有为 ②梁启超 ③康广仁 ④杨深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10.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二、简答题
11.阐释百日维新的内容是什么?
12.阐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材料一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二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三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材料四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四位思想家的哪本著作(或译著)( )
A.《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B.《仁学》《变法通议》《天演论》《孔子改制考》
C.《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D.《变法通议》《仁学》《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2)上述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又各有什么特点
《戊戌变法》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解析:材料中上、天指的是皇帝。“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即人人都可以向朝廷上书言事,故选B
3.B
4.C 解析:康有为《公车上书》所写,内容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根据维新派的根本主张是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基本特点,此题很容易选对B项,ACD项都是康有为所提出来的对策,都是权宜之计。
5.D
6.C 解析:C项使一部分顽固派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触及其利益。
7.C
8.C
9.B
二、简答题
11.阐释百日维新的内容是什么?
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发展,奖励创造发明。
文化上:该科举、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炼陆军,扩建海军
12.阐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封建顽固派的阻挠破坏(顽固派势力强大)
主观原因:
(1)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2)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C
(2)共同点:都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托古改制;
梁启超:力倡“民权”,认识到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谭嗣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严复:宜传西方思想,介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