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YL)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2016·湖北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 )
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2.(2016·贵州黔南州)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A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
3.(2016·湖北荆州)“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瑷珲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4.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B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圆明园是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5.(2016·哈尔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C )
A.石达开 西安
B.朱元璋 北京
C.洪秀全 天京
D.杨秀清 广州
6.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也使得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B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7.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大潮的重要事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洋务派的活动( C )
A.创办汉阳铁厂
B.
创办北洋海军
C.创办大生纱厂
D.
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8.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B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9.(2016·江苏南京)“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C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10.(2016·重庆B)历史上艰险的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1.(2016·湖北恩施)《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D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2.(2016·山东滨州)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C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3.(2016·广西百色)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C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4.(2016·河北)《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C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5.(2016·青海西宁)从如图中能够直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A )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路线
B.清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辛丑条约》屈辱签订
D.八国联军从中国沿海侵入内陆
16.“戊戌变法失败了,仅存的硕果却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里所说的硕果指的是( D )
A.京师同文馆
B.同仁堂
C.万木草堂
D.京师大学堂
17.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期间,因国际局势变化,中国于1917年和1937年分别停止了对德国和日本的赔款。该条约的签订使( D )
①中国再次被迫割让了大片领土 ②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6·江苏泰州)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D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9.(2016·湖南张家界)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C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0.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武力进犯大多得逞,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B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于强大
B.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C.清政府战和不定,妥协退让
D.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操练不勤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鸦片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期。( × )
22.近代最早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 )
23.186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洗劫并焚烧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圆明园。( × )
24.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维护清朝统治。( × )
25.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 )
26.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 √ )
27.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 )
28.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
29.19世纪末,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 )
30.慈禧太后“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结果是签订了《马关条约》。( ×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31.(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就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1840年广东海面的炮声,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美梦”……——《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让台湾。”
——梁启超
(1)材料一中打碎了大清王朝的“天朝美梦”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1分)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2分)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林则徐
①虎门销烟
②邓世昌
黄海海战
(3)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顽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
(4)材料三为实现“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其结果如何?(2分)
戊戌变法。失败。
(5)在中国近代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探索中,既有我们学习的经验,也有我们需要吸取的教训。请你说说这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启示。(2分)
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政策或改革的实行要符合我国国情,实事求是等。
32.(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1分)李鸿章“学习外国利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洋务派。维护清朝统治。
(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至少答出两点)(4分)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生产,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分)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维新派主张除技术之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1分)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1分)
不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33.(12分)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不少中国人进行不懈的学习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请回答:
(1)近代以来,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和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分别是哪一条约的签订?(2分)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该运动提出什么口号?(2分)该运动的前期是如何“师夷长技”的?(2分)
自强、求富;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企业(任举一个即可)。
(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为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提出了什么救国方案?(1分)
戊戌变法;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4)近代中国没有富强起来的原因是什么?(3分)
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加之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近代中国无法富强起来。
34.(14分)(2017·山东省名校质检)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曾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
(2分)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2分)
“胜利”是指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 (如图)
(2)上图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材料中所说的地方是北京东交民巷胡同,根据这一条款,列强在这里取得了哪些特权?(2分)
《辛丑条约》;划定使馆区,可驻兵。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2分)
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西方殖民者的凶残、野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