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期末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期末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0 21: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历史期末检测题(YL)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南京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C )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英国在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南京等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给英国。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2.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 B )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3.“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中国同盟会成立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4.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B )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5.怀揣梦想穿越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中国梦”激励着国人前行,近代著名的张謇弃官从商,履行的是( D )
A.君主立宪梦
B.民主共和梦
C.民主科学梦
D.实业救国梦
6.小颖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这样一段描述:“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役后,清军退入威海卫,使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败。”该战役是( C )
A.半岛海战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7.如图所示的梁启超饮冰室书斋,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这幢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将这位近代风云人物与津沽大地连在了一起。书斋的主人曾领导了( C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8.“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B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资产阶级
D.汉族地主武装
9.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10.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是( C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11.(2016·湖北随州)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 )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12.(2016·湖南株洲)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C )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申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13.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宴到中间,承宣宫人告,吴总监来电话,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不要出府回家,因学生将要游行……”作者回忆的这件事情是( C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四一二政变
1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D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15.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开展了( C )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16.“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C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17.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这里“日寇的新进攻”是指( C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8.右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19.1949年春,在北平西苑机场阅兵时,毛泽东对率部接受和平改编的原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说:“北平和平解放,宜生兄功不可没。”这里的“宜生”是指( D )
A.李宗仁
B.张学良
C.佟麟阁
D.傅作义
20.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A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 )
22.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
23.太平天国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对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
24.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
25.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全国新式教育的最高学府。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通令全国兴办学堂,统一学制。( √ )
26.1911年是辛亥年,所以中华民国元年是1911年。( × )
27.1919年6月3日以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 )
28.为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 )
2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
30.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战略决战的序幕。( ×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31.(12分)(2017·山东省名校期末)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电报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三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致电毛泽东
材料四 “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遵照中正(即蒋介石)
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
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1)材料一是什么事件后“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分)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造成什么严重后果?(1分)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2)材料二中的“大事变”发生的时间?(1分)这场事变标志着什么?(1分)
1937年;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3)结合材料三、四并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蒋介石谈判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2分)毛泽东为什么要到重庆进行谈判?(2分)
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时为了欺骗人民;为了争取和平,
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4)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1分)这个成果实现了吗?(1分)请用史实说明。(2分)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没有实现;蒋介石在1946年
6月撕毁
“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后期,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了改变现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侮的要求,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严复等。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从而兴起了新文化运动。——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材料一中,林则徐、魏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由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继承和应用?(2分)
洋务运动。
(2)材料二中的话是一位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所说,他是谁?(2分)
谭嗣同。
(3)材料三所提到的辛亥革命,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归失败。请你谈谈它失败的原因。(从当时革命任务和社会性质的角度来回答,4分)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未能完成(或未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材料三中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逐渐成为阵地之一。请写出当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是谁?(2分)他奉行的办学方针又是什么?(2分)
蔡元培。兼容并包。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33.(12分)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2分)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1分)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夺取中心城市。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何意义?(2分)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1分)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1分)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4.(14分)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3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2分)
新文化运动。
【聚焦名医】
(3)以下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1分)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4分)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领导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4分)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独立富强等。(言之有理均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