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1第9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专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2-1第9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专题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9-21 16: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讲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1.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则直线与直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设,则,,则,故选A
2我们定义“经过点P(x0,y0,z0),法向量为=(A,B,C)的平面的方程是:A(x-x0)+B(y-y0)+C(z-z0)=0”.现在我们给出平面α的方程是x-y+z=1,平面β的方程是,则由这两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已知得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1,1),=(1,-2,-1),故所求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cos< >|==.故选A.
3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点,求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 .
【答案】
【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1,0),=(-1,0,1),=(0,,1)
设平面ABC1D1的法向量为=(x,y,z),
由 可解得=(1,0,1)
设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θ,则,
4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D,E分别是与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的重心G.则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
【解析】:以C为坐标原点,CA所在直线为轴,CB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
则 ,,,
∴ , , ,,
∵ 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的重心G,
∴ 平面ABD, ∴ ,解得 .
∴ , ,
∵ 平面ABD, ∴ 为平面ABD的一个法向量.

∴ 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5已知空间图形O-ABC中,OA=1,OB=1,OC=2, OA 、OB、 OC 两两互相垂直,如何找出一点D,使BD∥AC ,DC∥AB ?
【解析】:如图1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 ,B(0,1,0) ,C(0,0,2) ,设所求点为
则=(–,1-,–) ,=( –1,0,2) , =(–,-,2–)
=(–1,1,0)
∵BD∥AC DC∥AB ∴∥ ∥
由共线向量定理得
即 解得  此时,D点坐标为(-1,1,2).
6已知是正三棱锥柱,D为AC的中点,求证:∥平面.
【解析】:以棱BC的中点O为原点,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BC=2a,CC1=b,则OA=.易知.
7.正方体中,求证:平面∥平面
【解析】:如图3,分别以三边所在直线为轴, 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1,0,0) ,(1,1,0), C (0,1,1) ,
D(0,0,1),则=(-1,0,1),=(-1,0,1)
∴∥ 即直线∥
∴∥平面
同理可证:∥平面
∴平面∥平面.
.8已知直三棱柱中,,,,,是的中点,求证:.
【解析】:
.
所以,即.
9.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E,F分别为棱AB,BC上的动点,且AE=BF, 求证:.
【解析】:如图4,以O为原点,分别以OA ,OC,为轴,轴,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则,.
所以,.
则·,
所以.
10.已知正方体ABCD-ABCD,P为底面对角线BD上一点且BP=3PD,Q为棱DD的中点,试证PQ⊥面AQC.
证明:建立如图5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AA=1,则A(1,0,1),C(0,1,1,),Q(0,0,),P(,,0).
所以=(-1,1,0),=(-1,0,-),=(-,-,).
从而·=(-)×(-1)+(-)×1+×0=0,
·=(-)×(-1)+(-)×0+×(-)=0,
所以⊥,⊥.
所以⊥面AQC,即PQ⊥面AQC.
11.已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分别为的中点,设所成的角为,求.
【解析】:如图7,
.
又 ,
所以,从而cos.
12.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60°,在四边形ABCD中,∠D=∠DAB=90°,AB=4,CD=1,AD=2,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建立如图8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D=∠DAB=
90°,AB=4,CD=1,AD=2,∴A(2,0,0)、C(0,1,0)、B(2,4,0),
由PD⊥平面ABCD,得∠PAD为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PAD=60°,由AD=2得PD=2,即P(0,0,2) , 则 = (2,0,-2),=(-2,-3,0),则||=4,||=,·=-4,∴cos< ,>= -, ∴PA与BC所成角的的余弦值为。
1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点为棱的中点. 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建立坐标系如图9,则、,,,,,,,,
,,.
,可得为平面的法向量,
∵,
∴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4.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是延长线上一点,且. 求二面角的大小.
【解析】:取的中点,连,由题意平面平面,,∴平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10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由题意平面,∴为平面的法向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 , ∴ ,
即. 取,
由,
得. 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15.如图,空间四边形的对棱、成的角,且,平行于与的截面分别交、、、于、、、.
(Ⅰ)求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Ⅱ)在的何处时截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析】
(Ⅰ)证明:∵BC∥平面EFGH,BC平面ABC,
平面ABC∩平面EFGH=EF,
∴BC∥EF.同理BC∥GH,
∴EF∥GH,同理EH∥FG,
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
16.如图,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菱形,对角线交于点,,,,底面,设点满足.
(1)当时,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的值.
(2)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代入,得,
解得,即,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则,
消去,得,令,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解得或,因为,所以.
E
z
x
D1
y
A
C1
B1
A1
B
D
C
O
C
B
A
图1
图2
D
A
B
C
A1
B1
C1
D1
图3
图4
A
B
C
D
A1
B1
C1
D1
图5
z
y
x
Q
P
A
B
C
D
M
N
图7
图8
A1
B1
C1
D1
A
B
C
D
E
x
y
z
图9
图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