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课题
辛亥革命
第
9
课时
总第
9
课时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屠艳娜
审核人
屠艳娜
学习目标
说出武昌起义的史实背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武昌起义
学习难点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乐探(5分钟)
革命志士的奋斗起义时间领导者结果地位或意义
1906刘道一、蔡绍南失败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安庆起义1907
----------------------------------浙江绍兴起义1907秋瑾-----------------------------------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兴----------------------------------
1911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
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领导机构:湖北革命组织
与共进会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
3、起义概:
年
月
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当夜,占领武昌城,。随后,武汉三镇起义胜利。4、成立军政府:1911年11月11日,起义军成立
,推举
为都督5、革命形势:11月下旬,全国
的省份宣布
,支持
。6、历史意义:(1)推翻了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制度的终结,(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
的闸门。
乐研(5分钟)
怎样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乐拨(2分钟)
某历史学家写道:“它是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分析材料中的“它”是指(
)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
的
革命
乐展(2分钟)
1、“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春雨湿黄花”,次对联写的是(
)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2、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民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首先爆发与南京
B、高举“自强”“求富”的口号
C、首义发生与武昌
D、直接导致全国所有省份都脱离清政府独立
乐测(5分钟)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时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是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下列表述不争的是(
)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领导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1907年孙中山领导广西起义,试图夺取镇南关孙中山率领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因众寡悬殊,黄花岗起义失败“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孙中山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事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创立兴中会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领导辛亥革命
D、领导安庆起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大半载而武昌至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材料二:湖北军政府成立时的情境
课本44页湖北军政府图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一是孙中山对哪一事件的评价?该事件有何意义?材料二中的湖北军政府成立于哪一年?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知识网络构(10分钟)
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