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0 22: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亚非拉国家”1、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或称“第三世界” 。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印度的独立①印度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二战后,首先开展民族独立运动的是:亚洲(1)背景 1857~1859年,印度终于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起义最终失败。
二战后,印度再次爆发民族独立运动高潮。(2)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1950年印度建国,尼赫鲁成为首位总理.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②印巴分治 ①建国印巴分治后,双方冲突不断,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之争问题,尤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双方冲突的焦点,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冲突的主要问题)由英国在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公布所以又称为 “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原因:
①英国不甘心彻底失去印度殖民地,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② 根据宗教信仰的不同划分(信仰印度教的为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为巴基斯坦)(4)印度独立影响:积极方面: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结束了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统治
消极方面:②印巴之间的矛盾不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之间的对立(印巴冲突)今日印度人口十几亿,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的发展中大国。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印度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相对较好,印度软件、商务外包装等服务业和旅游业较繁荣。 但产业不协调,发展受阻。2.其它亚洲国家
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新加坡、韩国、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是亚洲较早的现代化发展的代表。对非洲的殖民掠夺
始于新航路开辟
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首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进行奴隶“三角贸易”,对非洲进行殖民掠夺。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1) 埃及独立时间: 1952年
领导人:纳赛尔(2) 苏伊士运河绕道非洲好望角,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需增加约8,000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需增加约10,000公里;苏伊士运河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每天有成亿吨的货物在这里通行,所以被称为“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了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纳赛尔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非洲独立年1960年有17个独立国家,称为“非洲独立年”(3) 纳米比亚的独立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面积为11.086万平方公里 古巴巴拿马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沟通两洋的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巴拿马
①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
②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的力量壮大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长期斗争发展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独立运动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