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第12课 北伐战争第五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运动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致词蒋介石检阅黄埔军校学员导入黄埔军校旧址 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其来势汹涌,似滚滚洪流。学习本课你会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北伐战争为什么势如破竹?蒋介石怎样在人民的血泊中建立起南京国民政府?背景:共产党:国民党:血的教训,单靠自身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孙中山深感国民党势单力薄,难成大事。1924年1月20日,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开幕式上发表演说,阐明改组国民党的意义。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父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当时很多共产党员同时也是国民党员。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时间:地点:广州内容: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等10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
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联俄:对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所进行的斗争,给予极高的评价和颂扬,明确地提出中国民主革命必须“以俄为师”;
孙中山多次指出中俄两国是友好的兄弟之邦,确定中国革命应与苏俄互相提携、互相支持,协同奋斗;
孙中山热切希望苏俄能帮助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欢迎并感谢苏俄的政治军事援助,并与苏俄使华人员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联共:(1)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关于改组国民党的建议,决定向共产党敞开国民党的大门,欢迎他们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确立了以跨党的办法作为建立两党友好合作的方式;
(2)孙中山热情欢迎和信托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党改组的全部工作,以便靠共产党人的帮助,来实现其振兴国民党和建立两党党内完全合作的计划;(3)孙中山让共产党人担任了国民党各部门各级的领导职务或实际工作,使两党成员在党务、军事、工农运动、对敌斗争等方面合作共事,协同奋斗;
(4)孙中山不断警告与训斥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联合战线的言行,驳斥中外反动势力散布的“赤化”、“共产”等谣言,始终坚持维护国共两党的合作。扶助农工:他在逐步认识了工农大众的力量和他们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确定国民党必须依恃工农、唤起工农进行革命斗争的方针;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共产党人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扶助农民、工人运动开展的方策与措施,在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运动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及广州革命政府,与共产党人一道,热情而切实地支持广大工人、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孙中山手书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名单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共合作的实现,对推进国民革命有重要作用。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反对民族压迫和满洲贵族统治对外免除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时间:
地点:
名称:
办学方针:
作用:1924年6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培养了一大批军政人才黄埔军校的建立: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宿舍一角 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旧址即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20多公里的黄埔长洲岛。孙中山
军校总理蒋介石
校长廖仲恺
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中国共产党还派恽代英、聂荣臻等在军校担任有关负责工作。他们十分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党员、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使之成为军校的骨干力量。革命者来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1924年至1927年,黄埔军校共举办6期,招收学生1.2万余人,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你知道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吗?为什么黄埔军校当时能培养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开国十大元帅黄埔军校同学录 中国共产党派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等在军校担任有关负责工作。还从各地派党员、团员和革命青年到此学习,成为军校的骨干力量。 1924年至1927年,黄埔军校共举办6期,招收1.2万多人,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共和国10大元帅里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10位大将里有陈庚、罗瑞卿、许光达“出身”黄埔。背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汪精卫任主席;
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不少共产党员在军中担任了党代表。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目的: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的主要对象:张作霖
1875~1928
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吴佩孚
1873~1939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孙传芳
1885~1935
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北伐军兵分三路:
一路指向湖南、湖北;
一路指向江西;
一路指向福建、浙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叶挺
1896~1946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
新四军军长夺取汀泗桥、贺胜桥 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汉口和汉阳,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也都取得了胜利。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上海叶挺国民政府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冯玉祥五原誓师五原冯玉祥在绥远(今内蒙古)
五原誓师大会上(1926.9.17)冯玉祥
1882.11.6~1948.9.1
安徽巢县北洋直系军阀 在北伐的影响下,北洋军阀内部分化,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军联军,有力地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联军总司令
冯玉祥总政治部副部长
刘伯坚广州长沙上海南昌南京1927.1.迁都武汉郑州济南北京沈阳武汉武汉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五原1926.7.北伐开始 1927年元旦武汉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北伐胜利
及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周恩来
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武装起义胜利 1926.10至1927.3,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北伐战争不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北伐战争是讨伐反动军阀的正义革命战争;
是国共两党合作,各革命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有力支援;
苏联的援助;
北伐的军事方针正确。中山陵背景:时间:
地点:
经过:
影响:1927年4月12日上海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全国各地逐渐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命令早以作好准备的大批青红帮武装流氓从租界冲出,向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组织发动突然袭击。当工人群众奋起抵抗时,国民党第26军以“工人内讧”为借口,强行将工人组织缴械,解除了上海2700名工人组织的全部武装。工人仓促应变,死伤300余人。驻在上海的帝国主义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蒋介石下令“清党”,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政变后3天内,上海有300多名工人群众、中共党员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分共”会议: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结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被关押的革命群众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残酷地屠杀共产党人的革命人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夏明翰
1900~1928.3.20向警予
1895.9.4~1928.5.1
原名向俊贤 湖南溆浦人
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纪念碑(湖南溆[xù]浦县) 在向警予牺牲地武汉的龟山西头,1978年建成向警予革命烈士陵园,墓名“向警予烈士墓”为邓小平所题。
邮电部曾经发行过向警予和杨开慧的纪念邮票,是当时少见的殊荣。
1981年7月1日在她故乡的向警予故居管理所对外开放。1985年9月4日改名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奉系军阀张作霖与蒋介石遥相呼应,4月28日在北京杀害了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3万多人;全国5万多名共产党员只剩下7000多人。蒋介石组成的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8~1949.4.23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A.政治上反共反人民
B.经济上形成官僚资本 左起:蒋介石、胡汉民、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邓泽如、甘乃光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这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了“宁汉合流”。孔祥熙陈立夫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统治宋子文蒋介石陈果夫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胜利进军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课堂小结国共合作时间:1924年地点:广州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黄埔军校建立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意义:极大的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北伐战争孙中山病逝;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
黄埔军校学员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广州誓师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北伐战争背景开始:对象: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结果:1927年4月18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宁汉合流”。从1927年3月到1928年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3万多人;全国5万多名共产党员只剩下7000多人。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政策:反共反人民影响:蒋、汪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背景:2.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
A、1926年5月 B、1926年7月
C、1927年5月 D、1927年7月1.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CB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4.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哪个城市迁到哪个城市( )
A. 从广州迁到武汉 B. 从广州迁到南京
C. 从武汉迁到南京 D. 从南京迁到重庆A5.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 )
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A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