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1 15:0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中国古代史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
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
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公元纪年的划分公元AD 公元前BC
每十年为一个年代(S)
每一百年为一个世纪(C)夏、商、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秦朝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炎黄子孙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民主选举,选贤举能”。一.王位世袭制——权力延续的“接力棒”(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2.特点:
(1)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第一个王朝【思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一.王位世袭制——权力延续的“接力棒”(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1.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2.主要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直接统治阅读以下材料,归纳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一.王位世袭制——权力延续的“接力棒”(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3.特点:
(1)商王对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量是有限的。
(2)弥漫着神权色彩。2012年9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齐国开国国君、齐文化奠基者姜太公3150周年诞辰日,来自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各地的姜太公后裔代表,在齐国故都山东临淄参加纪念姜太公诞辰祭礼。请思考:姜太公被封于齐,以及姜太公后裔的祭祖活动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相关? 分封制
宗法制二. 分封制——众星捧月的格局(一)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王都镐京二. 分封制——众星捧月的格局(二)分封制
1.概念: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目 的3.分封的内容:
土地和人民。
4.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诸侯的权利:
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再分封;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分析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诸侯有什么义务:
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告子》诸侯的义务:
派兵戍守或随王出征  
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摘自《礼记·王制》
材料二: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新问题: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听从周天子。
本质问题:分封制崩溃。
影响: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分裂。二. 分封制——众星捧月的格局(二)分封制
5.影响:
(1)积极:
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2)消极:
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造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三.宗法制——权力延续的有效保障(一)目的:
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二)特点:
1.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谁有资格继承王位?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继承人,他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成为大宗。
继位的天子按照分封制对父亲其他儿子进行分封为诸侯,诸侯被称为小宗。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孰对孰错天子永远都是大宗非嫡长子永是小宗诸侯的大宗、小宗地位是相对的嫡长子永是大宗(√)(×)(√)(×)三.宗法制——权力延续的有效保障(三)大宗小宗的关系
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四)作用
1.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2. 宗法制容易导致分裂和宗派势力,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
的体现,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四.礼乐制——权力的讲究四.礼乐制——权力的讲究(一)概念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二)作用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礼乐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权利的维护—以宗法制为核心,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商(铜鼎和甲骨文)分封制宗法制夏400多年、商600多年、周800多年实行王位世袭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小结王位世袭制逐渐解体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解析】A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C3.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A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C【解析】D5.“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6.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