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1
揭开神秘机器的面纱
一、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学生学习信息科技课程的开始,主要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广泛应用,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这部分学习内容都是纯粹知识性的内容,如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附件的名称、作用、硬件、软件、存储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的概念。
由于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比较枯燥,建议介绍硬件时,以感性认识为主,以实物演示为佳,通过观察、触摸等进行直观体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模拟)拆装主机,在认识硬件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兴趣。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从仿生学的角度讲解(人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能列举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卫生、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知道计算机硬件组成;
识别常见计算机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能列举计算机常用软件。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作用。
【教学难点】
计算机名词的记忆与区分。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二、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
关于计算机发展的视频资料等。
机器装备:安装
Windows
XP
的计算机。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单元前两页的漫画故事,提醒学生漫画中的神秘机器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2.你们喜欢计算机吗?你会用计算机干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卫生、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提问:刚才大家所看到的是生活中的计算机,那么计算机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这个样子呢?如果不是,会是怎样的呢?
3.引入课题
。
板书:揭开神秘机器的面纱
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出示
ENIAC)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ENIAC,它于
1946年诞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2.教师补充讲解按四代计算机的顺序,配合准备好的图片、视频资料及实物,讲解相关的知识。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小结:计算机经历了许多次变革,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
第二课时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观察老师模仿小熊爸爸用计算机制作一份“报告”(自我介绍)的操作。
2.说说制作一份“报告”的流程,用到哪些相关设备?
3.揭示课题:本节课继续了解神秘机器——计算机的组成。
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学习单的填写。
①教师操作哪个部件将文字输入计算机?
②哪些设备能清晰地将老师输入的自我介绍文字显示出来?
③哪个设备主要负责指挥显示器和打印机等设备进行工作?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先请同学们自学
P25、26,边看
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利用计算机硬件的演示动画,或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模拟)拆装主机。
归纳小结
教师归纳: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如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