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6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试卷说明:全卷共7页,四大题,17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28分)
1.书写(3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5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niànɡ( )。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是雨,是使人静mì(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zhuānɡ( )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 临人间。
3.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峨眉山月半轮秋, 。
(6) ,落花时节又逢君。
(7)诗歌《观沧海》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表现出曹操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的诗句是:
, ; , 。
(8)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乐观向上的力量的诗句是: , 。
4.名著阅读。(8分)
(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5分)
(2)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2题。
(一)(16分)
萌 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把酱油买回采,孩予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一出门,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于的手,呵斥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
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 ”
孩于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着满地的泥土与碎片,哭了。
男孩毕竟还小,他在沉默了几天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又开始和院子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后,也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按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
“种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男孩摇着头,摆着手,着急的说。
“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 ”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也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
我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你怎么在这里流泪?”
男孩又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5.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试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4分)
答: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的题目含义丰富引人深思。作者为什么要以“萌芽”为题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文意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人物描写的作用。(4分)
(1)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男孩摇着头,摆着手,着急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4分)
(1)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假如你是这个男孩,此时还想说些什么呢?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孩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男孩为什么称赞女孩的父亲“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生命的链条
有个老铁匠,他打的铁链比谁的都要牢固,可是他木讷不善言,卖出的铁链很少,所得的钱只够勉强糊口。人家说他太老实,但他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又结实又好。
有一次铁匠打好了一条巨链,装在一艘大海轮的甲板上做了主锚链。可这条巨链放在船上很多年都没有派上用场。有天晚上,海上风暴骤起,风急浪高,随时都有可能把船冲到礁石上船上其他的锚链都放下了,但是一点也不管用,那些铁链此时就像纸做的一样,根本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拉断。最后大家想起了那条老铁匠打的主锚链,把它抛下海去。
全船一千多乘客和许多货物的安全现在都系在这条铁链上。铁链坚如磐石,像只巨手紧紧拉住船,在狂虐的暴风雨中经受住考验,保住了全船一千多人的生命,当风浪过去,黎明到来,全船的人都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
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也像那位老铁匠一样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于是很多人无法忍受寂寞对自已的能力和努力产生了怀疑,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善待自己的工作,甚至自暴自弃。这样将永远没有机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当机遇降临的时候,成功也将与你失之交臂。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努力地打着一条“铁链”,它不是铁做的,而是以自己的能力、学识和恒久的努力为材料的,在一个时候,肯定会用到它。是否牢固坚韧,就看你在平时是否扎扎实实地打好了每一锤。
9.文章开头与“扎扎实实地打好了每一锤”相照应的是哪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在2、3自然段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表明的观点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三段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是哪一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划线句“当风浪过去时,黎明到来,全船的人都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谈谈“生命的铁链”在文中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4—18题。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全诗共八句,请仿照下面示例,谈谈诗歌三、四句如何构成对仗。(3分)
示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尽”对“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作者选用了哪四种景物来写钱塘湖早春特点的?(每空格填写不能超过两个字)(4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6.诗句的“几处”二字能否改成“处处”,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30分)
17.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
2.(1)酿 (2)贮 (3)谧 (4)妆 莅
3.(1)百草丰茂
(2)潮平两岸阔
(3)断肠人在天涯
(4)随君直到夜郎西
(5)影入平羌江水流
(6)正是江南好风景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1)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略
二、现代文阅读
(一)
5.第一件事:男孩用葡萄核种葡萄,遭到父亲粗暴对待。
第二件事:女孩用葡萄核种葡萄,得到父亲暗中帮助。
6.要点:萌芽含义双关,既指孩子期盼葡萄核萌芽,也引人联想到孩子们具有的创新精神的萌芽。以“萌芽”为题,寄寓着作者这样的希望和心情:家长、教师以及一切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们,要爱护孩子的创造精神,不要扼杀可贵的萌芽。
7.(1)通过“浇水、蹲、发呆、不理”等词语描写男孩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他期待奇迹出现的执着与满心的希望。
(2)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父亲粗暴、无知的举动已经无情地扼杀了儿子可贵的探索精神,使他失去了可爱的童真。
8.(1)示例:知道,我每天都给葡萄浇水,可是爸爸说我执迷不悟,还把花盆摔破了……
(2)示例:女孩的父亲能理解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感情。
(二)
9.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又结实又好。
10.故事:老铁匠做的铁链成了一条大海轮的主锚链,并在一次海上风暴派上用场,救了全船一千多乘客。(船陷入危机,铁链救急!)
观点:当我们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时,要学会忍受寂寞,不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产生怀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善待自己的工作,这样,当机遇降临时,成功就会属于你。(要坚定自己认为对的立场,持之以恒!)
11.“船上其他的锚链都放下了,但是……全都被拉断了。”与“铁链坚如磐石,像只巨手……保住了全船一千多人的生命。”
12.从侧面写出老铁匠这条巨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给人们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13.既是指老铁匠打造的救了大家生命的铁链,又是指我们心中那种对于工作、对于人生的不变的理想、信念或追求。(自己的能力、学识和持久的努力)
三、古诗文阅读
14.“几处”对“谁家”;“早莺”对“新燕”;“争”对“啄”;“暖树”对“春泥”。
15.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16.“几处”体现早春景色的特点,“处处”则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四、语言运用
1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