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8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唐山市28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1 19: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山市28中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评分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2017 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传说中炎帝的发明的叙述,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有(

①教民开垦耕种
②种植五谷
③制作乐器琴瑟
④建造宫室
⑤制造船只
⑥创造文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⑤D、④⑤⑥
4、“华夏儿女政通人和俱兴奔腾三江六川,炎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子孙国强民盛两旺驰骋五湖四海。”这副对联中暗示华夏族的主体是(

①炎帝部落
②蚩尤部落
③黄帝部落
④尧部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
6、(2017·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
7、(2017 青岛)《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8、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遗址
9、在远古一个晴朗的下午,两个北京人捕获了一头梅花鹿。在分给大伙前,他们要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成若干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棍棒D、硬质土块
1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
11、(2017·东营)某同学绘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4、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
15、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
1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7、“上古穴居而野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中这段话所描述的“宫室”最早应出现在什么时候(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元谋人D、北京人
1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
19、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D、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
20、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2、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
(2)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他们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2)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3)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通过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可从治水成功的原因,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角度去思考)
(5)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C展示了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场景,出现了水井,住干栏式房屋,用磨制石器。D项是半坡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
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农耕生活。
2、【答案】A
【考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遗址的位置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位于黄河流域;大致位于图中①处。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京人遗址的位置及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识记基础知识,还要注意识别历史地图。
3、【答案】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制作乐器琴瑟,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炎帝的知识。
4、【答案】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据材料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可知,相传,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因而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和华夏族的形成。本题以这副对联为切入点,考查“炎黄子孙”华夏族的主体的来源。
5、【答案】B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大汶口人生活时间晚于半坡人。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本题难度不大。
6、【答案】D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故其中等级最高的是天子,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7、【答案】A
【考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题干材料的准确解读。“10万多件石器”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材料无法印证北京人会种植栗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所以①③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难度适中。
8、【答案】A
【考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据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有170万年。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距今约1万8千年前。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谋人。
9、【答案】A
【考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北京人会制作石器和木棒等工具,他们在切割兽肉的时候,,会使用锋利的石制工具。B项铁制工具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10、【答案】B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的远古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上定居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制作陶器。元谋与元谋人有关,他们属于原始人类,还不会制造陶器,与北京有关的北京人也是如此;半坡与半坡居民的农耕文化有关,他们学会制造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早于半坡,他们也会制作陶器,但没有彩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彩陶。
11、【答案】B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住干栏式的房屋,开挖水井,过着定居生活。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黄帝、炎帝和蚩尤的部落。三苗是长江流域的部落。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
13、【答案】C
【考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夏、商、西周的兴亡,大变革的时代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我国的远古人类使用石器进行劳作,西周时期使用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故此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
14、【答案】B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之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开始实行世袭制,取代了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使得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5、【答案】B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原则的理解和识记,掌握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产生的历史影响。
16、【答案】A
【考点】灿烂的青铜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A项中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符合题意。B项为西周青铜礼器利簋;C项为周代青铜器,从造型上看,不是鼎的造型;D项为四羊方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7、【答案】A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依据题文表述: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依据所学可知,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最早远古人类是河姆渡人,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专题复习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距今时间、生活地点、大河流域、种植作物、房屋结构、劳动工具,列表格分析比较加深理解掌握。
18、【答案】B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9、【答案】D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是神农氏,D项符合题意;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20、【答案】D
【考点】华夏之祖,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禅让”传说中,禹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禹成为奴隶制国家国王,禹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粟。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考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所以要提高农业的发展,维持所需。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遗址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房屋属于干栏式房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他们还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衣,半坡人制造的彩绘陶器,形状各异,表面用赭色、黑色等颜料绘成动植物或几何形的花纹。判断的依据的是: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
“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粟农作物。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2)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3)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答案】(1)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形势,巩固疆土。
(2)宗亲、功臣;他们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义务。
(3)西周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材料涉及到的知识点是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2)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当诸侯。他们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士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在初期确实起到积极作用,国家得到有效的管理,边远地区也到开发,国家越来越强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封制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23、【答案】(1)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2)他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服了洪水。
(3)他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还有创新的思想等。
(4)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有创新思想,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坚强的毅力等。也启示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5)我们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考点】华夏之祖
【解析】【分析】⑴依据所学可知,禹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生活在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过渡时期,属于原始社会末期。
⑵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禹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服了洪水。⑶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禹治水有功的原因是顺应了民意,勤恳踏实,与群众同甘共苦,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还有创新的思想。
⑷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我们解决问题要有创新思想,灵活多变,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坚强的毅力等。也启示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⑸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我们要节约资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