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今生今世的证据》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21 21: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学设计
( http: / / shiliguo.xcwljy.cn / article / 581080.html )


今生今世的证据


现代文新授课


1课时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给词语注音、释义(略)
能力点
1能理解其中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含义。2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育点
1热爱生命,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重难点
1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不仅局限于乡情。2哲理性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青山依旧,几度夕阳,自然是永恒的,而人生短暂渺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当世事成空,尘埃落定后,我们不禁思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有谁能记得我们曾经生活过?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作家刘亮程的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二、作者简介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当过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长篇小说《虚土》。三、字词扫描1、字音:烟垢(gòu
)骨骸(hái
),打夯(hāng
)嘹(liáo
)亮
横杈(
chà)2、
字形:嘹亮
瞭望
框架
诓骗
诟骂
灰垢
拆开
干坼 四、研读文本,理解下列加点句子的含义。1、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声中?明确:一个人慢慢变老,生活的艰辛和磨难还留在记忆中。2、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明确:一个人内心的思想斗争,悲欢离合等精神活动。这个是任何东西都不能证明的。3
、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的等待是什么。明确:等待土墙的倒塌,一切都归于沉寂。说明一切证据最终要消亡。五、诵读课文,理解文意。1、师:作者说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指的是哪些东西?生:院墙、树、圈棚、炉灶、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破瓦片,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等。(作者生活的痕迹)2师:作者以往对自己生活中的证据(旧物)是怎样的态度?阅读1和2两节。体会黑体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到,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生:表现了作者对旧日东西的漠视和轻慢,还不懂珍惜。读来有一种懊悔和伤感的味道。
师:很好。但作者后来懂得了,这些旧物都能证明他以往的生活和存在。所以他要留下这些证据。这就是今生今世的证据。3、师:那么作者又回忆了以往的哪些生活(证据)?生:大地深处的大风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瘸腿男人的追逐栓牛的木桩恒久明亮的月光旧房子和路,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4
师:以上这些(生活)证据真的能永恒的证明一个人曾经的生活吗?生:不能。课文第6节“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一些东西只是在当时能见证你的表面的存在,而至于你内心深处的思想斗争和悲欢离合是谁也看不到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实。况且有些东西很快就消亡了。师:好极了。一个人内心的生存,你解释的很好,即内心深处的思想斗争和悲欢离合。5:师:人生中有些证据是最终要消亡的,作者在哪些段落中表达了这种意思?生:第七节“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的等待是什么。”土坑知道墙最终要倒塌,也就是一些证据最终是要消失的。还有第2节中“土墙的倒塌”,第9节中,“家园的废失”等。6亮点设计
讨论(深化拓展)师:那么大家现在讨论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生命到底需要不需要证据 生:(甲)生命需要证据。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屈原司马迁李白等伟大的文人留下辉煌的篇章,后人记住了他们,一些英雄和杰出的科学家,历史也记住了他们,比如岳飞戚继光等比如伽利略牛顿等。所以人生应该追求卓越不凡,做出一番成就,那么你自然就拥有生命的不朽的证据。(掌声)生(乙):我不赞成生命非要留下证据不可。人生短暂,真正有杰出成就的人很少。平凡的人居多。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认真的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就无所谓生命的证据。正如泰戈尔说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还有张洁在《我的四季》说“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7课堂小结。 师:无论需要证据还是不需要证据,两者都很好。只要我们真真实实的生活过努力过,人生就没有遗憾了。最后借陶潜的诗共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刘亮程的这篇文章虽然放在家园之思里面,但他和别的表示家园之情的文章不同,他更多的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伤感的哲学味道。家园的废失,生命证据的消失,让人不由的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生命的存在!六、课后作业以“我的精神栖息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真情实感。
七、教学反思这篇放在“月是故乡明”中的文章,其实是很有难度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是富含哲理的一篇散文,它不是一篇单纯的表示思乡之情的文章。它更多的关照了一个人内心的发展。它领着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老师设计了具有梯度的问题,层层铺设,然后学生豁然开朗。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