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高考备考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高考备考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1 22: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长沙市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把握复习方向1、研读考试大纲 2016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考试大纲: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唯物史观统领全局的作用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017年26题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2016年考试大纲: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017年考试大纲: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我们还十分关注考纲题型示例的变化。
10/18/201812、研究高考真题(含评分细则)2017年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0/18/20181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王国与朝廷之间矛盾到汉武帝时期不可能“渐趋激化”,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朝廷控制的郡级政区的变化,不涉及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排除B。题干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王国控制的区域应该越来越少/小,且“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也不符合事实,故排除D(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支郡,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
2017年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10/18/20181(1)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10/18/2018141题标准答案与评分细则
建议:如果是“概括”题,完全原文复制的不记分。
(1)①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细则: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文字表述提及“启蒙思想”(或“启蒙运动”)。
②君主专制被推翻;
细则:君主专制被推翻;“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
③等级制度被废除;
细则:等级制度被废除;出现“平等”的文字表述。
④《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细则:《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出现《人权宣言》的文字表述;用法律形式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说明:本小题满分8分,得分点【0,4,8】,共4个得分要点。答对1个要点得4分,答对2个要点即可得8分。
10/18/20181(2)相同:①追求民主与平等。
细则: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追求民主;追求平等;反对专制(或特权);民族独立(建议删除,因为法国是反对专制,不是民族独立);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说明:本小节满分3分,得分点【0,3】,只有1个得分要点,即答对1个要点得3分。
②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
细则: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法国民族主义是抨击君主专制;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封建专制。
③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细则: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是反对外国侵略;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是反对殖民统治。
说明:本小节满分6分,得分点【0,3,6】,共2个得分要点。答对1个要点得3分,答对2个要点即可得6分。
10/18/20181④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
细则: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国内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
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
细则: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免除帝国主义的侵略;解除列强的经济压迫;反帝国主义。建议增加:“国民革命的需要”
两国社会矛盾(或社会背景、社会性质)不同。
⑥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细则: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苏俄的影响;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国共合作;共产国际;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说明:本小题满分8分,得分点【0,4,8】,共3个得分要点。答对1个要点得4分,答对2个要点即可得8分。
10/18/20181 前几年高考,基本都是“论点型”试题,从2016年开始要求考生提取“论题”进行论述。相对而言,“论题型”试题比“论点型”更加宽泛。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要求观点要符合科学精神和客观实际。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论题可以没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是某种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或现象。论点型试题题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中国的发展》;论题型试题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论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就本题而言,题目要求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与材料相关”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予以展开阐述即可(注意:阐释一定要围绕论题展开,一定要结合中外历史史实,中外史实一定要存在某些关联)。
3、强调复习课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①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②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③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④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⑤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4、了解学生情况
课标、教材、学情,长沙市学校分两类,一类是非常好的,一类比较一般,个别甚至非常差,主要有两种复习模式,以2017年湖南省高三复习研讨会上长沙市展示的两堂课为例,雅礼中学胡军哲的课就挖掘得非常深,而21中赵雪芬老师的课就比较平实。二、复习时间的安排与复习模式的探讨模式一:通史复习(理由:高考全国一卷的在模块教材中的分布,以及考查内容所涉及的模块专题知识的状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必修1第一单元>必修3第一、二单元复习,构建中国古代通史意识;
必修1第二单元>必修3第三单元第1课复习,形成世界古代通史意识。
以此类推,复习世界近代经济>世界近代政治>世界近代文化;
中国近代经济>中国近代政治>中国近代文化;
再复习世界现代经济>世界现代政治>世界现代文化;
中国现代经济>中国现代政治>中国现代文化;模式二:
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的顺序复习,
把选修教材的内容渗透到必修内容的复习中;
初中历史相关知识渗透在必修内容复习中。模式三: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体例复习。主要供“三基”较为扎实的学校学生选用。10/18/20181我市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备考中,明确要求教师上课应先引导学生掌握考纲要求,明确其涵盖的具体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准确解读考点立意,理解关键词及其含义。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复习方向清晰,重点、难点了然于胸,能力要求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肯定好于对考纲内容茫然者,为准确、科学的考试作答打好良好的基础。
10/18/20181 立足并用好人教版教材,兼顾岳麓版教材,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将传统复习模式中教师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改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必修教材相关考点的学案进行学习。教师在学生掌握了相关考点的基本史实、理解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再辅以材料教学、问题教学等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每节课设计好“自主研读”学案。学案是根据考纲要求呈现填空形式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地给学生时间,督促学生动笔完成填空内容,掌握基本史实,并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体系中有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达到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并重,既可避免教师梳理知识的满堂灌,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书写答题速度,学习效果倍增。
10/18/20181教师根据考点要求进行材料教学、问题教学,提高学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融入逻辑推理的复习教学模式,其设计思路:依据考纲要求,按照历史事件大体设计为 “是什么—>为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教学设计。
三、分校实施督导10/18/20181典型推荐
(一)课堂教学
1.高三教学之有效达成注重了三种知识的讲授,即基础性知识、结构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形成了三种策略;即:教材问题化,问题方法化,方法逻辑化。如雅礼胡军哲、铁路一中赵炜、周南龚满平、麓山滨江唐玲等做得很好。
2.突出一轮复习课的特点:教学中注意整体知识的重新构建,侧重历史概念的阐释;注重高考真题的讲练。教学取舍详略得当,脉络梳理关键节点好;知识分析注重高考思维;教学注重学生接受程度,注重培养能力;善于知识回顾比较,构成大历史、历史发展、历史特点等历史观察。如周南龚满平、雅礼胡军哲、十五中周学、明德的赵冬明、麓山国际袁皓、长郡中学彭文君、地质中学陶新勇等
10/18/201813.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主动地关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时空观及家国情怀的渗透。这一点上以年轻教师如地质中学陶新勇、十五中周学最突出。
4.教学态度认真,课堂准备充分,教案、学案及多媒体课件等合理而实用。绝大部分老师都做得好,尤为突出的是:附中梅溪湖的杨志勇、长郡的曾清香、铁一中赵炜、凌群等
5. 以题说史;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注重历史的纵深分析;善于引导学生,师生互动充分;注重知识的拓展,问题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雅礼胡军哲、实验中学严华、长沙外国语学校陈真辉、雷锋学校尹巧颐等做的很好。
10/18/20181(二)其它检查:
1、教学进度:进度相对合理。长郡中学和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在高二较早开始一轮复习,故进度相对靠前,为二轮迎考复习留下相对充裕的时间。
2、学生作业:各校作业布置和作业量均较为合理,教师批改颇为认真。长郡中学坚持每周前规划好本周作业,在网络平台公布,使作业布置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同时月考试题中使用部分作业内容,有利于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地质中学陶新勇老师对与学生作业有创新,设计有提问本,常规作业、自主作业、自编高卡真题讲练作业等四类。
10/18/201813、教师教案:各校老师均有高三教学详细的教案,且大部分为手写教案,其中胡军哲老师还整理装订成册。但是均缺乏学情分析(个人认为没必要每课作分析),普遍没有或很少有课后反思。且大部分反思流于形式。
4、教学计划:各校老师均有教学计划,包含有教学分析与进度安排。有利于整体复习安排。但计划不具体。
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0/18/20181(二)建议
1.重视知识脉络的合纵连横。平时教学,许多老师注重讲知识的重点,但是高考,更偏向考历史的节点,例如选择题,新课标全国卷从来没有用“实质”出过一道题,而用“变化”设问则不少。历史是前进的河流,不是安静的湖水。只有置于历史长河的演变中,重大或不重大的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凸显其中意义。因此,高三复习课堂如果只紧扣着小版块知识,将产生割裂,既不理解纵向发展之变(节点),又不明白横向比较之别(特点)。
2.进一步加大与高考真题的贴合度。高三的教学具有应对高考考试的一面,高考具有重点知识反复考,关键角度重复出的特点,通过所学知识中高考真题的引用,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侧重点和能力的着眼点,并提高学生的高考实战能力。
10/18/201813.按照高考试题所要求的历史逻辑调整知识分析的角度。高考历史得分率低的一个原因是高考有其自身所要求的历史分析逻辑,试题中常见的“结合所学知识”多数并非是教材知识,而是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在这个逻辑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尤其是2017年新考纲大大加强了问题中心的意识,对此要求进一步提高。但一些老师还是满足于教材的表述,思维则固化在政治经济文化这一僵化角度,而忽视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设问方向有不同的思维表达逻辑(如背景和原因不同,评析和评述不同等等)。更好地吃透高考真题的答案逻辑,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回答高考的问题。将这种逻辑贯穿在高三日常教学中很重要。这方面,所有老师都还有待加强。
10/18/201814. 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核心素养及2017新考纲的研究。基于上述方面对课堂教学内容及传授方式进行再理解再设计,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源于书本,高于书本,才有生命力。
5. 作业的布置坚持每周前规划好本周具体作业,在网络平台公布,使作业布置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同时月考试题中使用部分作业内容,有利于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作业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及时批改。
6.关注对学生应试心理
四、组织实施全市高三统一模考1、考试设想
为检测上学期复习效果,指导高三下一阶段复习。2017年元月,长沙市首次组织了全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全市75所高中学校全部参加此次模考,文科参考人数14000多。本次历史模拟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选择题32道、非选择题数量与高考一致。在题型的安排、材料的选取、语言的组织、考点的分布等各方面力图最大程度地实现模拟高考的目标。2、考试分析长沙市2017届高三年级历史统一模拟考试整体数据表五、复习经验交流(一)现场经验交流
1、按题型为主的复习交流2、按专题为主的复习交流3、根据学校特点和教师特长,自由交流(二)网络经验交流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